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久前,北京市再次新增禁毒戒毒志愿者服务长效点位,11个公共交通站点、10所高校等人员密集型场所将为群众筑起远离毒品的新防线。与此同时,北京市天康戒毒康复所第七届青少年暑期戒毒宣传教育活动季正式启动,民警将与志愿者和“戒毒小卫士”们携手,用创意形式走到孩子们身边,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

“创新推出的轰趴、直播等禁毒宣传新形式,让青少年群体轻松做到识毒拒毒;针对个体不同开展的精准戒治,帮助戒毒人员解决根源性问题;全程跟踪督导、社区康复指导等工作机制,让戒瘾康复人员更好地恢复生活、回归社会。”北京市戒毒管理局政治部主任戴志强说,该局近年来通过综合推进强制隔离戒毒、戒毒康复、社区戒毒与康复指导、禁毒戒毒宣传教育等工作,已构建起“所内科学戒治、出所有效衔接、所外持续照管、风险及时救助、服务社会治理”的戒毒一体化工作格局。据2023年统计,京籍解除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满3年操守保持率达80.51%,位于全国前列。

增强青少年防范药物滥用意识

“同学们,欢迎走进充满挑战与惊险的轰趴之旅,希望你们通过智慧和勇敢,战胜毒品的诱惑……”近日,北京市天堂河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七色花”禁毒戒毒宣讲团走进校园,为同学们带去了一场生动的“禁毒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活动中,针对“吸毒可以减肥”“毒品让你更聪明”等10种陷阱,民警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同学们分组演绎如何识别并拒绝毒品。随后,孩子们用五颜六色的线条在百米画布上一边勾勒梦想,一边写下“拒绝毒品,从我做起”的誓言。

“七色花”,仅是北京市戒毒管理局宣讲团队中的一员。近年来,北京市戒毒管理局坚持“关口前移,预防为先”,聚焦防范新精神活性物质、药物滥用问题,先后组建了“蒲公英”“天堂鸟”等5支各具特色的宣讲团队伍,并以青少年群体为重点,发起了“双百行动”等禁毒戒毒宣教活动,广泛传播识毒拒毒方法。

2023年以来,北京市戒毒管理局先后走进465所学校,为近13万名师生带去了丰富多彩的禁毒戒毒法治套餐,有效增强了青少年防范药物滥用的意识和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重塑家庭关系收获戒治力量

“妈……”

“哎!”

隔了大半年,终于听到儿子喊出了这声“妈”,玻璃窗后边的强制戒毒隔离人员郭某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2023年的夏天,郭某夫妻俩因吸毒被拘留,在一次探访中,郭某见到了心心念念的儿子,但儿子全程沉默不语,无论郭某怎么道歉、安慰、哭泣,儿子都没有回应。

“他已经15岁了,正是叛逆期,加上学业紧张,一下没了家,接受不了是正常的,给他点时间,慢慢来。”天堂河女子强戒所心理咨询师的安慰让郭某有了盼头。同时,民警的一句“得让孩子看到你戒毒的努力”,让郭某有了动力和方向。就这样,郭某积极参加戒治,康复训练很困难,她咬牙坚持,戒治课程听不懂,她就课后主动寻求民警的帮助。

民警看到郭某有如此明显的转变,开始积极帮她开展家庭治疗项目,通过各种方式帮助郭某修复起破碎的亲情,并最终重获了那声久违的“妈”。

“对戒毒人员和家属双向开展工作的时候,就会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在天堂河女子强戒所副所长李彦看来,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帮助女性吸毒人员戒毒,有着特殊的社会意义。

“除了家庭关系重塑,中医戒治、经颅磁刺激等一批新项目研究成果已全面投入实践,‘预防复吸的正念技术与实践’‘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个别谈话工作指南’在全国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广泛推广。”戴志强说,近年来北京市戒毒管理局针对戒毒人员个体人身危险程度、动机水平和复吸倾向性等问题,持续开展基础研究与精准戒治,全链条帮助戒毒人员解决根源性、深层次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跟踪督导力促戒毒者保持操守

“对于身体已经脱毒的戒毒人员来说,如何成功战胜心瘾、长期保持操守更为根本和复杂。”天康戒毒康复所政治处主任李莹告诉记者,作为全国6家戒毒康复示范所之一,天康戒毒康复所面向全国接收自愿戒毒人员,通过入所评估找准问题,并从心理矫治、认知教育、行为矫正、生理康复、劳动康复五方面入手,分阶段开展戒断治疗、康复治疗、社会适应的靶向戒治,同时支持家属陪住共学,目前已累计收治入住戒毒康复人员2500余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强戒人员,天康戒毒康复所责任民警依据跟踪督导机制,会在强戒人员临解除前对其开展专项政策宣讲。解除强戒措施的当天,督导民警将根据戒治情况评估报告,与解除人员本人、家属及派出所、社区等部门共商跟踪督导措施,并签订无缝衔接督导协议,形成工作合力。

同时,按照风险召回机制,当解除人员回归社会后出现复吸风险较高的情形时,会将其召回天康戒毒康复所,开展针对性防复吸技能训练,待复吸风险消除后,再回归社会。截至目前,北京市戒毒管理局已累计跟踪督导京籍解除人员3500余人,实现了跟踪督导全覆盖。

康复为要,助力为责。近年来,北京市戒毒管理局依据《北京市禁毒条例》,在全市恢复并建立起12个戒毒康复指导站,对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提供针对性康复治疗、心理干预和就业指导,对重点人员开展一对一服务,化解矛盾风险,累计帮扶3700余人,帮助他们保持操守。此外,戒毒康复指导站先后对4000余名禁毒社工进行培训,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提供专业助力。

“近年来,北京市戒毒管理局坚持‘人本、科学、安全、救助’的戒治理念,深入推进平安所区建设,做强做优强制隔离戒毒主体阵地,同时延伸拓展戒毒康复和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指导两项职能,预先开展禁毒戒毒宣传教育,构建起戒毒一体化工作新格局。”北京市戒毒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禹冰表示,该局将进一步树牢“大安全”理念,以教育戒治为中心,以专业能力建设为保障,更加主动参与社会综合治理,为构建和谐无毒社会贡献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法治日报

记者:徐伟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