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会宁县刘家寨子镇200余座蔬菜大棚里的鲜食辣椒已经全部成熟,迎来第一茬采摘销售高峰期,工人们正抢抓农时进行采摘、分拣、打包,供应市场,现场一派丰收喜悦的景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走进刘家寨子镇李家寨子村,下午时分的阳光下,大棚内一垄垄辣椒植株郁郁葱葱,一个个绿油油的辣椒挂满枝头,光鲜诱人,第一批辣椒已竞相成熟,长势一片大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宁县刘家寨子镇李寨村村民 郭玉花:党的政策好得很,我们刘寨的大棚也搭起来了,我们老百姓也能在大棚里打工了,一年能挣1万元左右,越干信心越大,也越爱干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宁县刘家寨子镇李寨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 陈军亮:合作社今年承包了200多个大棚,种植陇椒108这个品种,辣椒分三批种植,第一批已经开始采摘上市,第一茬采摘产量还可以,一棚大概采摘700多斤,产量还行。当前陇椒108的前期销售已经和凯尔亮超市达成了协议,价格在1.3元到1.5元之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产业发展是引领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这几年,随着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建成通水和引洮二期农业灌溉水源配套工程的实施,刘家寨子镇锚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种植产业,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加强技术指导等系列举措,努力实现“大棚经济”整体效益最大化,为村集体、村民带来固定收益,进一步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宁县刘家寨子镇李家寨子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李亚红:我们村有2000余座蔬菜大棚,近两年来通过成立合作社,以合作社带动农户和引进企业承包的模式,发展蔬菜、瓜果种植,带动农户以务工的形式参与其中,在发展壮大蔬菜产业的同时,让更多的老百姓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振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宁县刘家寨子镇李寨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 陈军亮:相较于种植其他粮食作物,种植蔬菜大棚收入相对来说比较乐观,并且合作社还吸纳了当地40余人就近务工,在合作社收益的同时还鼓起了老百姓的腰包,给老百姓增添了一部分收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刘家寨子镇200座大棚的辣椒采摘工作已全面开启,据合作社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市场行情稳定的情况下,合作社今年辣椒的收入在一百六十万元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宁县刘家寨子镇李寨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 陈军亮: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长势和产量比较乐观,按照目前的市场行情,一个大棚大概收入8000元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家寨子镇依托当地资源优势,不断调优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业,有效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特别是通过深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农户再生产、再就业,持续推动全镇相关产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宁县刘家寨子镇党委副书记 杨克义:下一步,刘家寨子镇将坚持在聚集优势资源、聚合产业要素上下功夫,以抓点示范带动为抓手,充分发挥合作社先行示范带动作用,全面推动“小群体、大规模”和“社带户养”养殖模式;同时,大力培育发展“6+1”优势特色产业链,加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和引进力度,继续延伸百合特色产业链条。同时,充分发挥合作社规模带动作用,鼓励引导农户到合作社务工,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持续增加收入,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会宁融媒记者 牛丽娜 张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