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的一天,身为八路军总司令的朱德放下了手中的军机大事,火急火燎地找到了一位普通的八路军女战士,兴冲冲地告诉她:

“杨汉秀同志,你的入党申请书终于批复了,组织上同意你加入中国共产党!你从今往后就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了,恭喜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闻此言,原本对朱老总的到来还感到意外的女战士,顿时变得热泪盈眶,她激动而陈恳地对朱德倾诉道

“我决心做军阀地主家庭的叛逆者,跟着共产党革命到底,就是无名无姓也绝不姓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位能让朱老总亲自告知入党成功消息的八路军女战士是谁?出身军阀家庭的她为何走上了共产主义的道路?她又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

旧家庭里诞生的新女性

杨汉秀,1913年出身于四川广安县的一个大地主家庭,其父亲是当地有名的乡绅,坐拥万顷良田和数不清的各式产业。

不仅如此,她还有一个声望地位更为显赫的大伯父,那就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川系大军阀,曾出任重庆市市长的“西南王”杨森。

作为这样的大家族的嫡长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杨汉秀可谓是含着金钥匙出身的天之骄女。

按照其家族的培养和期望,如果不出意外,她应该会成为宋美龄那样游走于权贵高层间的名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偏偏杨汉秀是一位出身于旧家庭的新时代女性,作为家族掌上明珠的她并未养成娇惯蛮横的性格,反而颇具进步意味的反抗精神。

她自小厌恶压迫女性的三从四德、反对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更是将把人分成三六九等的封建秩序视为中国贫弱落后的万恶之源。

年幼时的杨汉秀就常常对身边人抱怨:

“不能出门,不能上学,还要缠足裹小脚,这样的人生有何意义?”

在这样的思想观念下,杨汉秀时常偷偷溜出家门,去体验和察看外面属于平常人家的真实世界,可她看到的却是一幅她从未想到的人间惨象。

有的人衣着残破地跪伏于地靠乞讨为生,有的人被生活所迫逼得卖儿卖女丧尽人伦,还有的人干脆在街上无缘无故地被拉了壮丁,不知何时就化为一具暴毙路边的无名尸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汉秀会看到如此的人间地狱其实并不奇怪,尽管当时的四川地处大西南,因而并未遭受太多西方殖民者的入侵,但其充斥着的无休止的军阀混战和盗匪林立,也将这片本就贫瘠的土地变得满目疮痍。

实际上,由于西南贫瘠,四川的大军阀为了攫取更多的利益,竟然大规模地推行种植鸦片,毒品的暴利使得这片土地变得更加扭曲疯狂,也让底层的劳动人民的生活越发凄惨。

目睹一切的杨汉秀开始在内心深处反思造成这些悲剧的原因,于是她开始逐渐关注父亲和大伯父的种种作为。

经过一段时间她终于了解到,正是由于她父亲和大伯父这样剥削压迫、巧取豪夺和贪污受贿的人的存在,这片故土才充满着各种人间悲剧和苦难。

为了探寻真相,她还进一步了解到其父亲曾经做过土匪,打家劫舍、杀人越货是无恶不作,由此才积累起了众多的不义之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其大伯父杨森则更为恶劣,不仅通过权力压榨治下的百姓,还屡屡勾结外国人发动军阀内战,导致生灵涂炭。

认识到真相后,杨汉秀幼小的心灵变得矛盾和痛苦起来,但经过许久地思考她最终决定要改变一切,即便是背叛自己的家族和出身。

就在杨汉秀经历觉醒之时,上天给她派来了第一个引路人,那便是同样出身军阀世家但怀有救世济民理想的堂兄杨汉忻。

她的这位堂兄年在外求学,因而接触了许多先进思潮并深受其熏陶,所以经常参与进步青年发起的学生运动。

久而久之就被当地的北洋军警盯上,在前不久将其抓捕,靠着杨森的关系被捞回来后被勒令禁闭家中思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见识过光明的人,哪里还能忍受黑暗。

在家中杨汉忻依然不改革命本色,常常给家族中的弟弟妹妹讲述新思想和各种进步理论,杨杨汉秀对此听得如痴如醉,并第一次接触到了共产主义的思潮。

在打开新世界的大门,杨汉秀越发不能忍受封建落后的军阀家庭氛围,她立志要脱离家族的束缚,做一名救国救民的新时代女性。

很快,她就遇到了指引她走上共产主义道路的重要之人。

在朱德的指引下走上革命道路

这位真正引导杨汉秀走上共产主义救国道路的不是别人,正是朱德朱老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老总本就是土生土长的四川人,又有过在川军中服役的经历,因而当时还希望拉拢进步军阀实现革命的中共中央决定派遣其前往四川,劝说和拉拢杨森投入革命事业。

就这样常常出入杨家、被杨森颇为器重和优待的朱德,就与杨汉秀有了结识的机会。

朱德为了劝说杨森参加革命,总是为其分析针砭时局、分析利害,还总是为其宣传和讲解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方法论。

这时早已萌发救国志向的杨汉秀便经常躲在一旁偷听,很快就迷恋上了朱德所说的马克思主义。

于是,杨汉秀总是私下里去找朱德向他请教有关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朱老总对于这位开放进步且善于思辨的小女孩十分喜爱,便总是耐心地回答她的问题,为她讲述外面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久而久之,在朱德指导下的杨汉秀最终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决心走上这条救国救民的道路,于是在她的几番恳求之下,其父母终于决定让她外出求学。

在终于踏出家门摆脱了长久以来束缚的杨汉秀,在进入新式学堂后便开始如痴如醉地刻苦学习,她不仅见识到了许多国外的先进思潮,还结交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

在这样的氛围下,杨汉秀这个军阀家庭出身的大小姐却常常与进步青年一道,高举着反帝反封的旗帜走上大街进行游行集会,向街上的老百姓宣传进步思想。

在这里,她还认识了一位名叫赵致的小学教员,志同道合的理念和互相合适的性格让二人很快坠入爱海,不久杨汉秀便顶着家族的极力反对,与其结为夫妻。

摆脱封建婚姻的束缚,是杨汉秀踏上革命道路、向旧秩序决裂的第一步。

婚后一边与爱人相互勉励,一边学习和参与革命事业的日子是杨汉秀一生中最为快乐的时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好景不长,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本来相约北上亲赴抗日一线的赵致却突然重病不治身亡,留下了杨汉秀孤儿寡母独自面临这乱世。

临死前,赵致将全部的理想和希望都托付给杨汉秀,面对国破家亡、山河破碎的时局,杨汉秀并未气馁和胆怯,而是选择直面危局。

她将女儿送回老家,自己则在好友同时也是地下党成员朱挹清的帮助下,先是在《星芒报》做起了校对员,随后又毅然北上寻找朱德,希望加入共产党和八路军。

经过9个月的跋涉,这位出身豪门的大小姐历经千辛万苦才在五台山八路军办事处见到了阔别已久的朱德。

朱老总见到衣衫褴褛、满脸憔悴的杨汉秀是又惊又喜,很爽快地就答应了他加入我党和八路军的请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期间还有一个小插曲,对于杨汉秀的加入,我党的政审同志对于这位军阀世家出身的大小姐十分忌惮,竟将她隔离起来迟迟没有批复申请。

朱老总知道后十分生气,他找到了负责政审的同志,告诉他们

“人家不辞辛苦地大老远跑来参加革命,你们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如果都这样做,以后还有谁愿意加入我们的队伍?”

在朱老总的帮助下,杨汉秀顺利地加入八路军,并于1942年正式被批准入党。

为了以示对过去的决裂,杨汉秀决定改名吴铭,她陈恳而坚决地告诉朱老总

“我决心做军阀地主家庭的叛逆者,跟着共产党革命到底,就是无名无姓也绝不姓杨!”

朱老总听闻十分感动,盛赞杨汉秀是中国伟大的军阀叛女。

自此,历经磨难的杨汉秀终于成了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和八路军战士,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前途命运而为之奋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幸倒在黎明的前夕

在加入我党后,杨汉秀先后在延安女子大学鲁迅艺术学院学习和深造,通过刻苦努力地学习,她积攒起了扎实深厚的理论基础。

由于学术功底扎实、日常表现突出,在抗战胜利后,杨汉秀被组织安排随周恩来前往重庆进行统战工作。

返回老家后,杨汉秀第一时间拿回了家族财产中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并将其全部变卖为现金,无私地上交给组织作为日后的活动经费。

不仅如此,她还充分利用自己“军阀千金”的身份,利用家族的人脉关系积极活动于重庆上流社会,拉拢进步人士和搜集各种情报信息。

杨汉秀的行动为组织的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也因此被国民党的军统特务给盯上,1947年,杨汉秀第一次被捕入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暗中操作一切的杨森本想凭借伯父的身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劝说杨汉秀归降以便套取情报,但革命意志坚定的杨汉秀不为所动,咬死不开口。

面对油盐不进的侄女,杨森也无可奈何,迫于亲情关系和缺乏确凿证据,只能将其释放。

1948年,杨汉秀再次被捕入狱,这次,杨森继续打起了感情牌,他派出素来与杨汉秀亲近的一位姨太太前往监狱游说,并许诺她只要脱离共产党,就送其和孩子前往美国安享人生。

但杨汉秀依然不为所动,冷笑地对说客说道:

“我早已不是杨家人了。”

杨森见侄女如此决绝也没有办法,只能将其拘押起来。

在渣宰洞监狱那恶劣的环境下,杨汉秀生了一场大病,身体更是每况愈下,见此情形,于心不忍且想施以恩惠“感化”侄女的杨森亲自出面,将其保外就医送到外面看护起来。

洞察到伯父意图的杨汉秀为了心中的理想和对党的忠诚,仍旧不为所动。

1949年9月2日,在国民党军兵败如山倒、全国革命的胜利就在眼前之时,为了嫁祸共产党,为转移财产争取时间的重庆国民党当局,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九二火灾”,造成了许多无辜民众的伤亡。

听闻此事的杨汉秀在组织的安排下,迅速动员各路人脉资源调查真相,结果查出此次惨剧的始作俑者正是其伯父杨森

对于这位一直对她手下留情的长辈,有着坚定革命信仰的杨汉秀决定大义灭亲,挺身而出在报纸上披露杨森的罪行和证据,此举令杨森颜面扫地,也彻底激怒了这个残暴的旧军阀。

对于这个“无可救药”的侄女,被揭了老底而恼羞成怒的杨森亲自下令特务将杨汉秀逮捕于飞来寺,这天是9月17号,离新中国的开国大典不足半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个月后,我人民解放军兵临山城,自知无力抵抗的杨森决定出逃,但在逃跑前,他还是残忍的下令秘密处决了侄女杨汉秀,并将其尸体扔到了歌乐山金刚坡。

就这样,一代革命志士倒在了革命胜利的前夕,直到1975年其尸骸才被一位当地老农意外发现,蒙冤的英灵才得以重见天日受后人祭拜。

据后来考证,杨汉秀烈士在临终前对她的女儿留下了遗言:

“孩子,妈妈不怕死,你也不要怕!你要坚强些,以后成为一个勇敢的青年!”

结语

对于杨汉秀烈士的一生,电影《风声》中的一段话便是其生动的写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不怕死,我怕的是我爱的人不知我因何而死,我亲爱的人,我对你们如此无情,只因民族已到了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我的肉体即将陨灭,灵魂却将与你们同在。”

总有人问,为何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千年不倒,我想正是因为每到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总有着许多像杨汉秀烈士一样的,奋不顾身为民族前途而奋斗牺牲的英雄吧!

他们,正是中华民族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