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宁夏考察时强调,五十六个民族凝聚在一起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党在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力量指明了方向。

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和民族团结进步的故事

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

——2019年9月27日,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团结和谐,则国家兴旺、社会安定、人民幸福;反之,则国家衰败、社会动荡、人民遭殃。党中央强调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是着眼于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得出的重要结论。

——2022年3月5日,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学校思政课的一个重点,讲好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好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故事,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和民族团结进步的故事,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小就植入孩子们的心灵。

——2024年6月18日,习近平在青海考察时的讲话

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大政方针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大政方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促进各民族全方位嵌入、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和方针政策,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特别是宗教活动场所管理。

——2024年6月19日,习近平在青海考察时的讲话

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大政方针,努力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着力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不断拓宽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实践路径。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和方针政策,加强对宗教界思想政治引领。

——2024年6月20日,习近平在宁夏考察时的讲话

以中华民族大团结促进中国式现代化

要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以中华民族大团结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进程,必然是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必然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过程。

——2023年10月27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包括广大信教群众团结奋斗。希望青海藏传佛教界弘扬爱国爱教优良传统,促进宗教和顺、社会和谐、民族和睦,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2024年6月18日,习近平在青海考察时的讲话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各族人民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要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各族人民的心紧紧连在一起,把各方面的力量广泛凝聚到一起,共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共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盛举。

——2024年6月19日,习近平在宁夏考察时的讲话

往期荐读

责 编 | 吉 洁 编 辑 | 马雷雷 来 源:根据党建网微平台综合整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