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世纪蒸汽战舰年代的早期,德国在海军舰船设计方面明显缺乏经验。最直接的一点就是舰船武备与吨位不搭配,白白浪费宝贵的吨位,大型军舰建造方面更是如此。今天跟大家说一个典型例子,这例子的主角便是德国海军“奥古斯塔皇后”号大型防护巡洋舰,其满载排水量达到6300多吨,在19世纪90年代初算很大了,当时一些铁甲舰的吨位也就6000多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外形设计看起来还不错

“奥古斯塔皇后”号防护巡洋舰设计之初是用来负责殖民地巡逻,不过后来改作主力舰队的侦察舰,该舰于1890年开工,1892年11月17日服役。其主要性能如下:

舰长123.2米,宽15.6米,吃水6.5米,指挥塔装甲厚50毫米,穹甲甲板斜面厚70毫米、平坦处厚50毫米,常备排水量6056吨,满载排水量6318吨,舰员编制440人。动力为三台三胀式往复蒸汽机,12000马力,三轴,航速21节,续航力3240海里/12节。配备4门150毫米/30倍径后膛炮,单装,位于舰艏艉两侧甲板下的炮廓,每侧各2门。8门105毫米/35倍径速射炮,单装,位于舯部两侧甲板下的炮廓,每侧各4门。8门88毫米/30倍径速射炮,单装,4门位于舯部两侧甲板下的炮廓,另4门并列布置于舰艏艉甲板上,前后各2门。另有4门37毫米/30倍径速射炮,5具356毫米鱼雷发射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该舰的特点就是吨位大,武备弱

不得不说这个武器配备真心对不起吨位,我举几个同时期防护巡洋舰的武备情况给大家参考一下。像意大利的“皮埃蒙特”号防护巡洋舰满载排水量只有2900吨,配备6门152毫米/40倍径速射炮和6门120毫米/40倍径速射炮,此外还有16门57毫米、37毫米小口径速射炮和3具356毫米鱼雷发射管。像日本的“吉野”号防护巡洋舰满载排水量4200吨,配备4门152毫米/40倍径速射炮和8门120毫米/40倍径速射炮,此外还有22门47毫米速射炮和5具356毫米鱼雷发射管。

估计连比较浪费吨位的英国人也看不下去,同时期英国人的“埃德加”级防护巡洋舰其实吨位也很浪费(7500吨级),但好歹配备了2门234毫米/32倍径后膛炮和10门152毫米/40倍径速射炮。此外还有12门57毫米速射炮,5门47毫米速射炮,4具457毫米鱼雷发射管。需要说明的是“埃德加”级的续航力高达10000海里/10节,比“奥古斯塔皇后”号的3240海里/12节强太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火炮布局图

6000吨级防护巡洋舰正常的武器配备看看沙俄吧,沙俄海军的要求是:12门152毫米/45倍径速射炮,12门75毫米/50倍径速射炮,8门47毫米速射炮,2门37毫米速射炮,6具381毫米鱼雷发射管。19世纪末沙俄自己建造的和向海外订购的6000吨级防护巡洋舰的武器配备就是这个要求,最多在47毫米、37毫米小口径速射炮和鱼雷发射管数量上有微调。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发现,“奥古斯塔皇后”号的武备实在太弱了。“奥古斯塔皇后”号服役后,德国海军也很快发现这个问题,没有建造后续舰,因此“奥古斯塔皇后”号单舰成型。另外在1896年,德国海军对“奥古斯塔皇后”号进行了改装,把4门150毫米/30倍径后膛炮和8门105毫米/35倍径速射炮统一更换为12门150毫米/35倍径速射炮。不过换装后火力还是弱,35倍径属于最弱的150/152毫米速射炮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德国东亚舰队

“奥古斯塔皇后”号与中国近代史也有关,1897年底德国侵占胶州湾后该舰奉命前往东亚,1897年12月30日抵达胶州湾加入德国东亚舰队。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期间,该舰参与了镇压义和团运动。1902年该舰返回德国进行大修,后转入预备役。一战爆发后,该舰被重新征用,用作训练舰一直到一战结束。最后于1919年退役,次年被拆解。

总的来说,“奥古斯塔皇后”号算是德国海军建造大型防护巡洋舰的一种尝试,更多为了积累造船经验。“奥古斯塔皇后”号后续的“维多利亚·路易斯”级大型防护巡洋舰火力就得到大大提升,配备了2门210毫米/40倍径速射炮和10门150毫米/40倍径速射炮,连鱼雷发射管口径也由356毫米增大到450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