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深圳一男童出门玩耍时意外被拐,父亲为了寻找他走遍了大江南北,最终用时整整14年,一家人才得以团圆,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男童当年究竟是如何被拐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7年,孙海洋带着多年攒下来的资金,带着妻子和儿子来到深圳打拼,出生农村家境贫寒的他,一直希望孩子能在更好的环境中成长。
来到深圳后,他看上了白石洲一间小小的店铺,于是他盘下来准备做包子生意,而距离包子铺一条街的位置,刚好有一家幼儿园,这一点让孙海洋很是满意,因为这样他就可以一边做生意一边照顾儿子了。
这一年,他的儿子孙卓还不满四岁,在来深圳之前,孙卓一直都是由湖北农村的爷爷奶奶帮忙照顾,小孙卓性格乖巧懂事,全家人都十分疼爱他。
包子铺开业之后生意很好,有时一天就能卖到上千元,孙海洋没有请帮工,一直和妻子两个人干,夫妻俩常常凌晨一两点还在店里忙碌,懂事的儿子便经常一个人玩,一切看起来都寻常无奇,然而此时厄运却早已悄悄埋伏在了暗处。
2007年10月9日晚上七点半,在忙活了一整天之后,疲惫不堪的孙海洋躺在店里休息,妻子则在厨房里准备明天做包子需要的材料,这时儿子孙卓突然跑到他身边,称自己想出去玩一会。
半睡半醒中,孙海洋回了一句“这么晚了还去外面玩什么”?然而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这句话竟会成为他和儿子的最后一句话。
这天晚上,儿子出门玩耍后就再也没有回家,迟迟没有看见儿子的身影,夫妻俩这才意识到不对劲,于是连忙出去挨家挨户寻找,然而邻居的一句话却让两人的心顿时一沉。
邻居表示一个自称是孩子亲戚的人,将孩子带走了,听到这里孙海洋顿时预感不妙,他意识到儿子很有可能是被人贩子拐走了,于是他当即便去公安局报了案,警方很快在摄像头里发现了可疑身影。
监控显示孙海洋的儿子孙卓,确实是被一个陌生男人用玩具和零食骗走了,然而由于画质模糊,他们只能看到男人的大致身形,无法看清男人的具体样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监控消失后,两人就不见了踪影,由于那时白石洲是典型的城中村,密密麻麻的握手楼汇集着五湖四海前来打拼的务工人员,而且这些人员流动性极大,附近的监控设备也寥寥无几,因此排查起来难度相当大。
确认儿子确实被拐之后,一家人顿时如遭雷击,而孙海洋的人生也从这一刻起彻底发生了改变。
得知孩子丢失后,远在湖北的爷爷奶奶心急如焚,当即便买票赶来了深圳,在孩子丢失的第二天,孙海洋打印了数千张寻人启事,之后一家人便发疯般没日没夜四处张贴,整个家里都被蒙上了一层巨大的阴影。
一开始,孙海洋贴出的寻人启事上悬赏金额是五万元,然而见迟迟没有等到一个电话,他一咬牙便把悬赏金额提高到了十万元。
在孩子被拐的第六天,孙海洋干脆将悬赏金额提到了二十万,甚至把包子铺的名称也直接改成了“悬赏二十万寻儿子店”,他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扩大影响力,让大家都知道他丢了儿子这件事。
从这之后,孙海洋开始陆陆续续接到一些电话,然而大部分却都是骗子打来的电话,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孩子的下落,却只想骗到那二十万元钱,对此孙海洋表示自己其实很感激这些骗子,因为至少还有人愿意骗骗自己,不然他就一点希望都没有了。
就这样,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一次次的希望演变成了失望,而每一次的失望落空,都让孙海洋的心又往下沉了一分。
他始终没有等来孩子的消息,渐渐的有亲戚开始劝他放弃不要再找了,毕竟有的人贩子把孩子带走之后,很有可能把孩子弄残疾,断手断脚、挖眼睛,让他们去乞讨,就算找回来也可能是个残废。
也有人劝他干脆再生一个孩子,然而孙海洋在听到这些话以后,却更加坚定了要把孩子找回来。
在警方持续调查的同时,孙海洋也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寻找,他利用网络、传单、包子铺以及各种方式,把孩子的照片发布出去,几乎每看到一个陌生人,他都要询问一下有没有见过自己的儿子,任何一丝可能的希望他都不愿放弃。
然而,希望却总是一次次落空,儿子就像是石沉大海般杳无音信,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从此再也没了欢笑,年迈的父母动不动就唉声叹气,妻子更是一夜之间白了头,整日以泪洗面,甚至还多次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除了四岁的儿子孙卓之外,夫妻俩还有一个十岁的女儿孙悦,儿子被拐后女儿似乎成了这个家里的透明人,但夫妻俩并不是不爱这个孩子。
在一次和妻子吵完架之后,孙海洋无意中看到了女儿躲在角落里瑟瑟发抖的模样,那惊恐不安的眼神一下子深深刺痛了他的心。
孙海洋终于幡然醒悟,他意识到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否则家里迟早要出事,于是从这天开始他性情大变,他不再动不动朝妻子发脾气,也不再和妻子互相责怪到底是谁弄丢了孩子,而是开始更加拼命做包子赚钱,一边照顾女儿和爸妈,一边把剩下的全部精力都放到找孩子上面。
然而日子一天天过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问了无数个路人,接到了无数个骗子的电话,却依旧没有任何有关儿子的线索。
多年来,他足足到过全国26个城市,每到一处都漫无目地四处张贴寻人启事,然而每次却都是失望而归。
后来,孙海洋每次找孩子回来都不敢进家门,因为他害怕看到家人失望的眼神,更害怕周围的邻居用可怜的眼神看着他,他宁愿在外面一直找孩子,哪怕死在了路上也心甘情愿,因为这样他的心里或许能更好受一点。
儿子的事情渐渐成了孙海洋心里解不开的结,他发誓无论如何,哪怕找到老找到死,也一定要找到儿子。
为了扩大影响,孙海洋开始在网上发布各种相关信息,他渴望能够引起媒体的注意,毕竟他的力量实在太弱小了。
终于有一天,有家媒体关注到了孙海洋执着寻子的事件,孙海洋对那位记者一直十分感激,因为当时的他实在是无路可走了。
在这家媒体报道过后,孙海洋的心里终于又一次燃起了希望,随着第一家媒体的报道,孙海洋的事情开始被更多人关注到,他的电话从最初的每天几个,开始变成每天几十个。
为了能找到儿子的线索,他十几年来都不敢换一次电话,然而一次次的希望换回的却只有更深的失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漫长的寻子过程中,孙海洋接触到了许多和他一样的被拐家庭,每一个家庭背后无一例外都承载了一个支离破碎、无比痛心的故事。
孙海洋凭借多年的寻子经验以及坚持不懈寻找孩子的精神,很快就成了寻子大家庭的核心人物,在寻找自己孩子的同时,孙海洋也开始帮助其他人寻找孩子,然而每帮同伴们找到一个孩子,他心里的痛就又增加了一分。
在孙海洋坚持寻子的同时,深圳警方同样也没有放弃,多年来他们不仅成立了专案组,而且还不惜人力物力在全国各地到处寻找线索。
2009年,公安部正式成立DNA打拐数据库,孙海洋的DNA数据很快便被录入了系统。
2021年,随着另外一起被拐案件的侦破,警方终于从一个被拐儿童的口中获取了有关孙卓的宝贵线索。
这名被拐儿童名叫符建涛,尽管被拐时只有四岁,然而凭借超强的记忆力,这名孩子竟能清楚记得人贩子的样貌,以及自己被拐卖时的细节。
事实上,拐卖符建涛的人正是他后来养父母家的三叔,后来随着警方的介入,符建涛成功被亲生父母找回。
一次偶然的机会,符建涛在网上看到了有关孙海洋儿子被拐时的视频,尽管视频模糊不清,但他还是一眼就认出了拐走孙海洋儿子的男子,正是当年拐走自己的那位三叔。
就这样,根据符建涛提供的信息,警方很快锁定了孙卓被拐卖的地点,通过DNA比对他们成功找到了这个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12月6日,在儿子丢失的整整14年57天之后,在深圳警方和众多媒体的共同关注之下,孙海洋终于迎来了最终重逢的日子。
整整14年的时间,总计5167个日日夜夜,所有的辛酸都化作了相拥时的泪水,没人知道这些年来,这位平凡又伟大的父亲,到底是如何数着日子一分一秒熬过来的。
随着孙海洋一家的团圆,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被拐儿童,从2020年年底,公安部组织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了一场“团圆行动”,截止到2021年“团圆行动”已找回历年失踪被拐儿童整整10932名,这样一个数字实在让人感到震惊,而这些失踪儿童的名单上,还有无数个还没有被找回的孩子。
那么,对于此事大家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里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