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4集最大冲突就是惠珍和俊浩恋情曝光,登上副院长方舟的尹智锡和李明俊,一个挑起社内公论,一个社外散播谣言,不仅惠珍的处境,甚至补习社的命运都在一夜之间岌岌可危,果真应了之前表尚燮老师那句:“最危险的是传闻”

表面上是惠珍和俊浩恋情带来的冲突,实则是补习社内部的派系斗争,遇上白发魔女的恶性商业竞争,加上有人虎视眈眈觊觎别人的肉,有人爱而不得卑劣感涌上心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两集将补习社内外的“鬣狗们”以主线冲突爆发串联起来,描绘出了丛林般的补习社中极为现实且生动的鬣狗群像和荒谬景象

办公室公开讨论场景,人们无声聚集围成一圈的镜头压迫感十足,仿佛一群鬣狗默默接近猎物、准备好要来分餐一块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迟到的闵组长不在其中,就已经表明了她的立场。她对俊浩的忠告也可以看作编剧在向观众解释本次事态为何会如此严重。

编剧用了三个人物的不同角度充分解释了为什么惠珍和俊浩只是谈个恋爱,可以闹到如此地步?

那三个人分别是闵组长、胜奎妈妈(补习班室长),以及最重要的南清美。

首先,闵组长是理性且有良知的旁观者,主要是因为她和惠珍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她是社会科,与惠珍不同组别,和那些想分一杯羹的鬣狗有别,也和爱而不得的尹组长不同,她和惠珍没有私人恩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有个小小细节,闵组长是因为迟到才遇到李俊浩,她原本在打电话关心孩子生病看医生的情况,短短两三句台词勾勒出闵组长不同于办公室职业形象的,更立体的人物形象——除了读书人、教导学生的老师身份,她也是个妈妈。

这是她和那些纯靠理性判断的鬣狗们的根本差别。再次感叹编剧没有闲笔,没有一句废话的超高浓度剧本(已经夸累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当尹组长不懂为什么要挽回这局面,闵组长说的不是补习班命运之类的,而是“你想一想徐惠珍所受到的伤害”。这正是闵组长有同理心、有人情味的现。

第二个人物是胜奎妈妈,她作为补习班室长,同时又和俊浩多一层亲近,因为是俊浩和胜奎是发小,也因此俊浩是在妈妈们聚餐后先看到公开讨论的消息。

隔天早上胜奎母子的对话,是编剧从另外一个角度——妈妈们的角度,预告了事态发展的严重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如胜奎妈妈预料,补习班学生的妈妈们马上就开小会、私下八卦传谣,内容荒谬不堪,一群豺狼虎豹,比社内鬣狗们的威胁程度还要更甚。

毕竟学生妈妈们是直接影响到补习班利益,妈妈们退费、学生一天之内大量流失、补习班倒闭也只是时间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夏律妈妈是典中之典,宁愿把女儿考试成绩好归功于上帝,也不会感激老师,对她们来说交易关系是最简单、也最“单纯”的关系。

作为所有社会关系总和的人类,总是在处理各种复杂的关系,人和家庭、朋友或伴侣,甚至人和宗教,所有的关系都很复杂。

好的关系带来生命力,譬如《爱的艺术》所描述;但更多时候人与一切的关系则是带来消耗与疲惫,如《我的解放日志》所说:“所有的人际关系都像在工作,每个清醒的瞬间都在劳动。”

而建立在金钱上的交易关系可以消解掉情绪劳动带来的疲惫,所以单纯。因为花高价交补习费了,家长自觉当上了“甲方”,认为老师给学生提升成绩是应该的,压根不必感谢老师。最荒谬和讽刺的是,不懂得尊重和感谢老师,却懂得感谢上帝吗?这种人的信仰也只是腐朽生命的虚空寄托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夏律更显得珍贵。夏律虽然也很喜欢表老师的课,但她还是坚定选择了惠珍,我猜若是大结局惠珍独立门户,办新的补习班,夏律应该充分有能力自主决定了。

即使现在是被妈妈拿捏着经济大权,但凭借夏律的成绩和成长线,也许到时可以和时宇一样用奖学金解决(时宇换补习班的时候都是自己来的,他的父母从来没有出现过。)

回到主题,编剧的第三个人物,也是最重要的视角——南清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趣的是,又是胜奎问!他作为一个补习班局外人,多少代表了对补习班业界不太了解的观众们,就像胜奎到处问:哪有那么严重啊?想必也是替看剧的我们发问~

和代表父母心的胜奎妈妈视角、补习社内旁观者的闵组长视角不同,南清美视角看她的位置是最具有威胁力和诱惑力的,以她的处境和能力,她可以成为最强鬣狗,吃到最大的肉块(李明俊之流恐怕只能吃到肉屑)。

编剧设置三个不同人物视角讨论这一件事,不仅仅是为了表达事态的严重影响,也是尽可能写实地描绘着不同立场的众生相,在丰富群像人物的立体度同时,我们依然能看到编剧心中一些理想形象的投射。

即使在如此多激烈冲突、世态炎凉的荒谬现实境况下,编剧依然致力于去说:理想的教育是什么样的、理想的老师是什么样的。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安畔锡导演对编剧说了这样的话:“电视剧作家是这个时代最后的文学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学家在做的事情就是,即使“自是浮生无可说”,还是要说。

除了惠珍、俊浩两位主角,编剧投射理想形象的人物正是南清美。

作为潜在的既得利益者,南清美从一开始就展露出强烈的野心和竞争力,但却没有被任何外界诱惑蒙蔽,在复杂的补习班丛林中保持人间清醒、坚守了义气,颇有一丝遗世而独立的气性。

南清美的为人处世,正是呼应了时宇所学的教科书第一页:“学习国语的目的,是为了活得像个人。”

所谓为人师表,不一定是懂得多么大的学问,也不必非要世俗地位与金钱的衡量验证,有时候可能只是一句很轻的话,就能体现一位真正的老师所应有的品格——

“我陪你玩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南清美也受到了惠珍影响,她开始敞开自己,开始愿意尝试去信任除了自己以外的事情了。

还有一点,南清美的距离位置微妙在于,她既是最快能“吃到肉”的人,同时也是“爱的艺术”的近距离见证者。当看到惠珍拿着俊浩的便利贴,放在手心展平、如此珍视的样子,让南清美对爱情的态度发生了改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许像南清美一样的女性在现实中不在少数,她们才貌兼备、凭自己的实力在社会立足,也充分能实现自我价值,但出于各种现实困境无法信任除了自己之外的人,当然也不相信爱情,因此也很难进入一段亲密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着惠珍和俊浩一路走来到这一步,南清美对爱情开始有所改观,然后去找胜奎这件事,并不是说她由此领悟了要去谈个恋爱。可以理解为,她愿意敞开自己、踏出舒适圈、重新审视被自己曾视之无物的另一种人生价值的可能性。

那种人生价值的可能性到底是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是当我们以为肯定要说分手的情况下说出的“我爱你”;是担心对方被用异样眼光看待而想要承担一切污名的坚强勇敢;是害怕对方好不容易拥有的一切因为自己全部毁掉而愧疚到崩溃的眼泪。

虽然那种人生价值的可能性并没有一个正答,当然也没有出题老师,甚至不会成为你生活记录簿上的加分项。

但是我从众多答案中,找到了一个最符合、最接近今天惠珍和俊浩主题的一个“解”,也献给世界上所有的徐惠珍和李俊浩,以及仍然对爱感到陌生和困惑而孤独徘徊着的南清美们——

“这个世界的悲惨和伟大,不给我们任何真相,但有许多爱。

荒谬当道,爱拯救之。”——加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