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彭斐 每经编辑:董兴生

继2023年被相继曝光拖欠工程款、欠薪、停产等问题后,由世界500强企业、正威国际集团投资建设的正威华能金属新材料项目——正威华能(山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威华能),正式走上拍卖台。

6月24日上午10时,正威华能土地使用权及其地上建筑物、构筑物、地面附着物在阿里资产司法拍卖平台正式开拍,该标的起拍价格为1.65亿元,相当于2.36亿元评估价的70%。尴尬的是,即便打了七折,在首日也有30多人设置提醒、超3000人围观,但这笔拍卖却只有“0”人报名。

值得注意的是,头顶正威国际集团的光环,刚成立时,正威华能在山东枣庄当地一时风光无两,曾被作为“龙头企业”重点提及。但正威华能2023年底下发的通知显示,该公司长期没有生产订单,且处于停工停产状态,经营面临巨大压力和困难。

6月24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此次正威华能相关资产被拍卖,源于其与中建八局方面的工程款一直未能结清而产生的诉讼。

此外,一位未办理离职手续的正威华能职工表示,春节以后,该公司行政、人力和后勤一些人员已经以正威其他子公司员工的名义在继续缴纳五险一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威华能2023年底下发的通知显示,公司长期没有生产订单,且处于停工停产状态,经营面临巨大压力和困难。图为今年1月底时,每经记者拍摄的正威华能厂区。每经记者 彭斐 摄

系世界500强旗下企业

从被地方政府视为珍宝的重点项目,到被放到拍卖桌上,正威华能只用了两年时间。

6月24日,和正威华能有关的标的,正式在阿里法拍平台上线。按照山东省枣庄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枣庄中院)此前公告,枣庄中院将于2024年6月24日10时至2024年6月25日10时止(延时的除外)在该院淘宝网司法拍卖网络平台上,进行关于正威华能有关的公开拍卖活动。

竞买公告显示,此次拍卖标的为正威华能土地使用权及其地上建筑物、构筑物、地面附着物,起拍价1.65亿元,保证金1600万元,增价幅度为89万元,评估价约为2.36亿元。

在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沟通时,相关知情人士表示,相较评估价,此次起拍价相当于打了七折。

不过,纵然起拍价已经足够优惠,但6月24日上午10时正式开拍后,虽然有30多人设置了提醒,截至24日18时,围观人数也超3000人,但在此次拍卖中,并没有人正式报名。

作为此次拍卖的主角,正威华能的背景不容小觑。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正威华能成立于2019年11月18日,注册资本金20亿元。公司的经营范围主要包括铜材、电线、电缆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从股权结构来看,王文银控制的深圳正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威集团)持有正威华能80%股权,其余20%股权由滕州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控制的两家公司持有,持股比例均为10%。

正威集团官网信息显示,2022年,正威集团背后的正威国际集团实现营业额逾6000亿元,在2023年世界500强中,排第124位。

头顶正威国际集团的光环,正威华能刚成立时,在枣庄当地一时风光无两。据《齐鲁晚报》报道,2021年3月18日,由世界百强企业正威国际集团投资120亿元的正威华能金属新材料项目在滕州市正威华能项目产业园举行一期投产暨二期开工仪式。

在开工仪式上,正威国际集团投资委员会主席李斌对正威华能项目有这样的介绍:该项目作为山东省2020年重大推进项目,自2020年5月份正式动工以来,短短10个月时间,完成了近16万平米核心厂区建设,包括导体车间、低压车间、研发楼等,完成大量设备安装调试和试生产,踏上了投产运营的新阶段、新征程。

然而,与此前宣传的计划投资120亿元不同,正威华能项目真实的投资额可能打了不小的折扣。《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由正威华能负责建设的正威国际金属新材料项目,在2020年、2021年、2022年连续位列枣庄市重点项目名单,三年间累计计划投资额为23亿元。而在2023年、2024年,该项目已经不在政府公布的重点项目名单中。

今年1月29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曾在正威华能厂区看到,截至当时,项目一期规划使用的650多亩土地上,只建设完成了两个车间。而项目所涉及的宿舍、研发楼等,虽然已完成外部工程,但因为建筑内部没有装修,未投入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24日上午10时,正威华能土地使用权及其地上建筑物、构筑物、地面附着物在阿里资产司法拍卖平台正式开拍。阿里资产司法拍卖平台截图

1亿工程款成拍卖导火索

从风光无两的当地政府座上宾,到最终停产,正威华能的滑落速度,与其订单状态直接相关。

事实上,自2021年3月份投产以来,正威华能的生产似乎就一直不太正常。在一位至今未办理离职手续的正威华能员工记忆中,自投产以来,正威华能还没有满负荷生产的时候,但“公司一直都是断断续续生产,在疫情最严重时,还留了一部分在闭厂生产”。

一位在2022年就已离开的正威华能前员工则透露,公司投产以后,经常有枣庄市,甚至山东省里的领导到厂区参观。为了展示生产线的忙碌,公司会搞一些“假生产”的情况,比如从外面运一些不是正威华能生产的电缆成品到厂区,车间行车来回空转等情况。

此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滕州市多位政府人士处获悉,因为正威华能拖欠员工工资,当地劳动、信访等部门已经介入。而在2023年12月底下发的通知中,正威华能向劳动稽查部门及政府各级领导反映了当时的实际情况:公司长时间无生产订单,(基于)长期严重亏损的现状,已无力准时、足额发放员工薪资。

6月24日,上述未办理离职的正威华能员工表示,经过证实,公司行政、人力和后勤的一些人员已经以正威其他子公司员工的名义在继续缴纳五险一金。但在春节后,车间生产线员工就不再被允许进入厂区。

不过,相较于不能进行正常生产,正威华能被摆上拍卖桌的真正原因,却是公司一直未能结清建设时的工程款。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于6月24日从权威渠道获取的相关消息显示,此次正威华能相关资产被拍卖,源于其与中建八局方面的工程款一直未能结清而产生的诉讼。

记者获取的枣庄中院限制消费令显示,因正威集团、正威华能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枣庄市中级人民法院依规对两家公司及法定代表人王文银、王文生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公告日期为2023年8月31日。

因为正威集团及正威华能拖欠中建八局第一建设公司1亿元,山东省枣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正威集团及其法定代表人王文银采取了限制消费措施。

2023年9月4日,正威集团发布声明称,旗下公司与项目工程总包方存在诉讼,因沟通问题致使正威集团产生连带责任。经双方友好协商,目前事件已妥善解决,相关影响已解除。

然而,进入2024年以来,正威华能与中建八局方面的相关款项仍未结清。天眼查显示,该案于今年5月17日恢复执行,原告为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执行标的为1.03亿元。

6月24日中午,在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通话中,正威集团滕州项目负责人表示,费用没有结清并不是因为正威方面没钱,主要是正威华能与中建八局双方的核算意见不一致。

滕州项目能否起死回生?

虽然被摆上了拍卖桌,但在正威方面看来,这并不代表着正威华能项目就已经无可救药。

“我们正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现在政府也准备盘活我们的项目。”6月24日,正威集团滕州项目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他的依据是,6月24日没有人报名参与正威华能项目的竞拍。

不过,6月24日上午,记者以投资机构名义向枣庄中院询问正威华能项目的具体事宜,法院相关人士表示可以正常参与拍卖,并详细介绍了正威华能项目的一些细节问题,以及和拍卖有关的操作细节。

相关资料显示,正威华能金属新材料产业园项目计划总投资120亿元,项目占地1200亩,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项目投资60亿元,占地650亩,主要产品为军民两用电缆及高铁、船舶、国家电网线缆、高端精密线材等。

今年1月29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正威华能厂区看到,截至当时,项目一期规划使用的650多亩土地上,只建设完成了两个车间。而项目所涉及的宿舍、研发楼等,虽然已完成外部工程,但因为建筑内部没有装修,并未投入使用。

在枣庄市此前发布的《枣庄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正威华能曾被作为“龙头企业”重点提及。在“聚焦调结构、育生态,凝心聚力做优工业做强产业”的表述中,上述计划提及:高端装备产业,深入推动机床及矿山装备智能制造、精密部件产业集群壮大规模,大力支持腾达不锈钢、鑫金山、正威华能等龙头企业扩容提质。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正威华能不仅没有实现扩容提质,这家企业是否还能正常运营,都要打一个问号。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取的一份正威华能在2023年12月29日下发的通知显示,该公司长期没有生产订单,且处于停工停产状态,经营面临巨大压力和困难。前期,正威华能领导通过各种方式筹集资金以确保员工工资足额及时发放。但“时至今日,确实无资金进行薪资发放,公司各级领导通过各种方式在努力摆脱当前困境,但收效甚微”。对于上述通知的真实性,多名正威华能在职员工予以确认。

今年4月10日,一份滕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行政执法决定公示显示,因未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经下达《责令改正指令书》后,未依法改正,正威华能被罚款人民币1.5万元。

这也与正威华能投产前后的座上宾角色,形成鲜明对比。彼时,滕州市招商引资服务中心的信息显示,作为枣庄市招引建设的单体投资额最大的制造业项目,项目投产建成将对当地新材料产业“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起到重要示范和引领作用。

6月24日,上述正威华能未办理离职的员工通过社交平台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作为一线员工的他们,自2024年春节过后,就一直没有再被允许进入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