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在第34个全国“土地日”来临之际,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通州分局举办主题宣传活动,开展耕地保护执法情况宣讲和公职律师普法课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25日上午,一堂别开生面的普法宣讲会在通州区潞城镇市民中心“开课”。来自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法制处、执法总队与通州规自分局的工作人员、公职律师和相关乡镇代表汇聚一堂,宽敞明亮的会场内布置了一块块图文并茂的展板,全面展示了耕地资源的珍贵性及节约集约用地的必要性,生动展现了通州区在探索副中心耕地保护新模式的过程中形成的经验做法。

据介绍,本次活动聚焦耕地保护执法宣传、城乡规划建设政策解读、违法用地案例分享,以及集体土地征收和农转用相关工作情况,旨在普及耕地保护的法律法规,深化对规划与自然资源管理政策的理解,推动法治思维在规划建设与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中的深度融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活动中,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执法总队总队长常亮、通州规自分局综合审批科科长、公职律师代表王庆娇、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执法总队政策法规室的公职律师杨丽霞、通州规自分局征地专班的工作人员魏宏宇分别就全市和通州片区执法情况、城乡规划建设政策、违法案例警示、建设征地补偿安置等问题进行了分享。不少参会者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他们对耕地保护、城乡规划及集体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于如何严谨遵循法律、规范执行工作有了更强的信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年来,北京市通州区深刻认识首都耕地保护的特殊重要性和政治示范性,严格落实党政同责,把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的要求落实到了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管理各领域、全过程,编制了全市首个区级非建设空间系统规划——《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非建设空间规划及镇村实施指引》,在探索超大城市耕地保护模式、巩固提升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成效、引导田林水等全要素优化配置及系统治理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月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