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林孤

公众号:林孤小姐

【国计民生,兼则两全,偏则俱废。】

1

贾浅浅,当代作家、诗人,西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副主席,贾平凹之女。

贾浅浅“一鸣惊人”的诗歌,轰动全网的代表作共有三篇。

其一,尿尿的《雪天》;其二,捏屎的《郎朗》;其三,尿尿的《我的娘》。

写诗的贾公主,成了“回车键分行屎尿诗”派系的掌门人。

中国文坛的现状和光怪陆离,在这两泡尿里,原形毕露。

贾公主诗里的屎尿屁,恰好就印证了中国文坛的现状:

净是屎尿屁。

而与此同时更为悲哀的是,写在诗歌里的屎尿屁,一群舔狗奴才疯狂鼓掌叫好,而另外一边,屎尿屁炸到了马路上,一群老爷们却集体瞎了看不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青岛市城阳区上马街道刘家社区。

2019年起,刘家社区就进行过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建设项目,其中就包括铺设污水管网。

2022年,上马街道共投资了9000万元,要将包括刘家社区在内的7个社区打造成为美丽田园示范村。

并且从2022年底,在刘家社区开展了美丽田园示范村建设工程,建设内容包括雨水工程、污水工程。

而这其中,污水工程,更是美丽新村建设的“重点考察项目”。

那么,这个花了9000万的建设工程,最终把美丽新村建设成了什么样子呢?

“只要一下大雨,家家户户化粪池内的污水就会外溢到街巷上,遍地污秽脏臭,村民非常闹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看哈,沿街商户,门口停放电瓶车、玻璃上贴春联,这叫“影响市容”,需要立刻清理。

反观之,美丽新村里,屎尿污水一起炸到了马路上,这种严重败坏市容的事,反倒没人来解决了。

不得已,村民只能“自救”:

平均每两个月,村民们就自费找吸粪车来清理这些污水,不然无法正常生活。

为何会如此?

因为所谓的污水处理设施根本就是徒有其表,形同虚设,看上去设施完备、齐齐整整,实际上有些主管道根本没挖,排污管道干干净净,污水井、污水处理模块都只是摆设。

立项、招标、施工、验收。

每个环节都吃拿卡要挣一点,最后这9000万,具体花费,至少得吞掉一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

除去污水工程,美丽新村还有厕所改造。

一个冷知识,农村的厕所改造工程,国家财政都是有发放补贴的。

此前,我文章里写过山东那边农村的厕所改造工程,基本上就是样子货全是骗补贴的。

骗到什么程度呢?

农村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厕所,他非得给你另起茅房弄个便池,然后村里还搞个集体公厕,可神奇的是,这些改造的厕所,甚至连抽水功能都没有,有的干脆直接就把便池堵住...

“就是个样子货,盖完了骗补贴的。”

到了青岛这边的美丽新村,“手段”就更高明了。

政府发放的厕改补贴,很多村民压根都没有见过,“领款明细表”上的签名和手印涉嫌伪造;

十多年前就已经去世的五保户竟然名列“厕改”名单。

除此之外,道路硬化工程就更绝了。

15厘米的道路硬化标准,直接缩减为了2厘米,水泥路随意用手就能扣掉。

村里修了好几条路,只有一条是合格的。

为什么只有这一条路合格了?

因为这条路,是专门用来“抽检验收”的。

最后,国家财政拨款了,美丽新村工程干完了,一群獐头鼠目赚麻了,民生工程烂尾了,百姓天天骂娘,政府公信力又是一记耳光。

这些腐败分子们,才是真正的祸国殃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

按理说,工程项目干得这么烂,屎尿都倒灌到马路上了,村民天天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总得有人来解决吧?

嘿,沉默震耳欲聋,没有领导出来说话。

近日,央视新闻曝光了青岛上马街道下面的社区改造揪心问题。

视频一曝光,上了热搜,当地领导总算现身了:

城阳区立即成立联合调查组进行深入调查

下一步,城阳区将根据调查结果依法依规从严处理

同时,将对全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工程进行全面排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处理

叫苦喊冤骂一年,没人搭理你;热搜一挂一小时,“深入调查”、“全面排查”、“立即处理”。

吃瓜网民,有互联网的热搜时代,你们就偷着乐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

当年搞精准扶贫的时候,安徽阜阳那边,出了一个经典“戏曲”:

刷白墙。

因为搞扶贫,要脱贫致富,要改变落后面貌,要展现农村新面貌。

领导来验收成果,发现进村两边的街道墙壁,刷得格外白。

“嗯,不错,搞得很干净”。

可后来,记者卧底暗访,发现扶贫效果并不理想,村子里面很多的扶贫资金项目建设,都弄得很糟。

就问村干部,钱都花哪儿去了?

“这不都刷白墙花掉了嘛”。

所以啊,美丽新村美不美丽,没人知道,反正承包转接这些美丽新村项目的人,官员招标,商人中标,这些人,口袋肯定都美丽了。

“你不拿,我怎么拿?我不拿,耿专员怎么拿?耿专员不拿,你我怎么进步啊?”

这就是当下的社会怪相:

贺厅长的《平安经》、贾公主的“短体诗”,大家都知道这是屎尿屁,却偏偏一群达官贵人们,争相追捧,鼓掌叫好。

可到了民生问题上,屎尿屁都炸到了美丽新村的大街上,你拿着喇叭天天喊,都没人听没人管。

新闻上了央视,话题占据热搜榜,高度近视的领导们,一下子就清醒了表示高度重视。

犹记得去年某地,要花33亿给河道贴瓷砖,被网友们一顿群嘲,官方还耐心解释,“我们用的是花岗岩”。

都是千年的狐狸,还非得装什么白莲花人设。

今日叫着喊着“工程合法合规,项目合情合理,我们竭诚服务,一分钱没拿”。

三五年过后,没准这些人都一起出镜“反腐大片”了:

“我对不起国家和人民。”

清清白白陈清泉,一分没花赵德汉,“我们都是农民的儿子,都是淳朴公仆。”

穿上衣服架起喇叭,我差点没认出这群鬼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