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看到一条留言:

我和孩子爸爸工作很忙,孩子从小就是姥姥、奶奶帮忙带(姥姥带得多);
现在2岁了,非常依赖姥姥,睡觉要和姥姥睡,吃饭要姥姥喂;
只要有姥姥在,就不要其他人。

奶奶见状就不乐意了,经常跟孩子爸抱怨:这孩子就是“白眼狼”,这些年算是白带他了,一点不跟我亲,只亲他姥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让孩子与自己亲近,奶奶甚至对姥姥下起了“逐客令”:我身体很好,以后带孩子就不要累姥姥了,从下个月开始,我来带孩子!

奶奶的“逐客令”差点引发了家庭矛盾,让小两口疑惑的是,奶奶跟姥姥都是孩子的亲人,也都在照顾他,为什么孩子就只跟姥姥亲呢?

这个问题确实很有意思,相信很多妈妈都有这个疑问,难道孩子天生就跟姥姥亲吗?

01、科学排序,真实又扎心

荷兰心理学家,随机抽样选取了831名孩子,就姥姥、姥爷、奶奶、爷爷的关系近亲度,进行了调查统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果发现这些孩子跟姥姥见面的次数远高于奶奶,普遍跟姥姥更亲近,即便姥姥住得远,在看望孩子的次数上,姥姥也比奶奶更频繁。

美国进化心理学家托德•德凯也曾对120名孩子,做过类似的研究调查。

结果发现孩子与四位老人的心理亲近度是不一样的,依次排序是姥姥、奶奶、姥爷、爷爷!不得不说,排序真实又扎心,跟你想得一样吗?

英国发展心理学家约翰•鲍比,提出的依恋理论指出:婴儿和其他照顾者(一般指妈妈)之间存在一种特殊天然的感情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究其原因,当孩子困了、饿了、累了、病了的时候,妈妈总能及时的给予回应,这种安全被信任的依恋关系就会建立起来。

从这个角度来说,只要姥姥、奶奶能长时间的照顾孩子,在孩子有需求时,能及时回应,都是能够成为孩子依恋的人。

约翰•鲍比在依恋理论中提到了“安全基地”,指的是孩子在探索世界时,可以依赖的安全、亲密的人,主要就是指照顾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家庭说孩子跟姥姥亲,可能就是大部分时间是姥姥在陪伴和照顾孩子,孩子在姥姥身上体验到了百分之百的安全感。

奶奶其实也不必担心孩子跟姥姥亲,会跟自己疏远。

从专业角度来说,孩子可以同时和多个人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

就好比在孩子心目中有几个凳子,会留给让自己感到爱与安全的人。姥姥可以坐一个,奶奶也可以坐一个,两人之间并不存在竞争关系

说到底,孩子心里的凳子上没有奶奶,主要取决于孩子在与奶奶相处的过程中,奶奶有没有让孩子感到安全与被爱,和其他人的存在无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心理学家提醒,很多时候并不一定是因为孩子跟姥姥亲,而是奶奶认为孩子跟姥姥更亲。从而产生自卑、嫉妒的情绪,这种反而会影响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

02、2个原因,让孩子跟姥姥更亲

①姥姥带娃,比例更高

网上有项调查:你们家谁带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参与投票的2241名网友中,近一半选择了姥姥带孩子排名第二的是自己带,然后才是奶奶带。

从约翰•鲍比的依恋理论来看,孩子小时候基本上都是姥姥在带,饿了、困了、尿了都是找姥姥,自然而然,姥姥就会成为孩子依恋的人,就会跟姥姥亲近。

我女儿从小就是姥姥在帮忙带,奶奶只是偶尔来照顾个三五天,之后就回老家了。

所以,孩子对奶奶基本上没印象,也不怎么亲近她。有时奶奶喊她回老家玩,她都会不乐意。

相反,对姥姥就特别依赖,一到放假,总是心心念念的想回姥姥家。

孩子虽小,但不傻!能从日常的陪伴、关系中感知到谁爱他多,谁陪伴他多,她就会跟谁亲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持人倪萍自小跟姥姥一起长大,跟姥姥的关系非常亲近!每当提及姥姥,她眼里总闪烁着幸福的光芒。

为了纪念姥姥,传承姥姥的智慧及对姥姥的思念,在姥姥过世后,倪萍写下了《姥姥语录》。

这世间有一种亲情叫隔代亲,那是一种爱的延续

有时候比父母之爱更深沉厚重,因为他们的爱里包含了少了一份期待,多了一份宽容。

②姥姥更疼孩子妈妈

纪录片《姥姥》中,记者询问姥姥们:为什么要来带外孙/外孙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姥姥们给出的答案很一致:我姑娘生了孩子,我肯定得去帮忙带啊,我谁不为,也得为我姑娘啊!

网上有个视频感动了很多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视频里,年轻的妈妈正在一口一口的喂女儿吃饭,而她的妈妈则站在她的身边,一口一口的喂她吃饭。

姥姥带娃,带的不仅仅是外孙/外孙女,在她们心里,女儿跟外孙/外孙女一样,永远都是自己操心的娃,因为爱屋及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答留言:

孩子已经习惯了跟姥姥一起做事,如果奶奶想接手姥姥带娃,建议循序渐进,一点一点来!

比如哄孩子睡觉、喂孩子吃饭、带孩子出去玩等,奶奶可以先跟姥姥一起做,再慢慢接手带。

如此,孩子更容易接受奶奶的存在,也更愿意跟奶奶亲近!

奶奶千万不要看到孩子跟姥姥亲近,就心里不舒服,甚至背着说姥姥的坏话。

奶奶用这种方式,希望孩子疏远姥姥,其实是对姥姥的不接纳,最终可能适得其反!

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