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山县古零镇乐平村水锦玉米制种基地。人民网 冯肖慧摄

人民网马山6月25日电 (冯肖慧、实习生黄曦)6月24日,为检验玉米制种产业发展成果,马山县召开玉米制种测产现场会。测产数据显示,马山县乐平基地的玉米制种鲜苞产量达到每亩827千克,这一产量高于马山县普通玉米的平均产量,其他陆续验收的基地产量较去年同期增产显著。

活动当天,自治区第三方验收组专家现场观摩了马山县乔利乡苏博村红旗湖玉米制种基地、古零镇羊山村新村屯玉米绿色高质高效单产提升示范基地、古零镇乐平村水锦玉米制种基地等,并开展了现场测产工作。

在马山县古零镇乐平村水锦玉米制种基地,连片的绿色田地映入眼帘,1500亩制种玉米苗挺着粗壮“腰杆”,处处都孕育着生机和希望。

“去年我们测产‘桂单919’品种的亩产是350千克,今天的测产结果达到了每亩827千克。这说明马山县申报国家级玉米制种大县很有潜力!”广西玉米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广西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张述宽高兴地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展现场测产。人民网 冯肖慧摄

马山县处于丘陵山区,“自然隔离”屏障使它拥有制种所需的自然条件,近年来,马山县在玉米制种管理和技术上进步显著。

据了解,2021年以来,马山县选准“种业赛道”,利用资源和生态禀赋比较优势,构建以种业为驱动,联动地方特色产业良性循环发展的新业态,有效促进农业产业齐头并进、深度融合,助推乡村全面振兴。2023年,全县玉米、水稻制种面积超3万亩,玉米制种面积排全区第一,获评自治区级杂交玉米大县。今年,马山县继续加大现代种业领域的投入和扶持力度,推动种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拓展制繁种产业的深度和广度。6月,以数字种业为切入点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同时,马山县“有种力量·红色马山”农文旅融合乡村振兴项目顺利通过国家评审。今年上半年,全县11个乡镇共有玉米制种基地51个,玉米制种面积1.1万亩。

下一步,马山县将加强种业科技培训及人才引进,深化种业科技项目研究,强化招商引资力度,培育本土重点制种企业,促进科技、教育、人才、产业和金融等创新资源在马山落地见效,加速推进马山县申报全国制种大县,努力将马山打造成为我国南亚热带种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