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6月25日消息(记者王迟)记者从水利部获悉,6月25日上午,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李国英主持召开专题会商会,视频连线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淮河水利委员会、太湖流域管理局,分析研判未来两周长江中下游、淮河、太湖防汛形势,安排部署水旱灾害防御工作。

李国英指出,未来两周,副高位置西升北抬且稳定少动,冷热空气交汇频繁,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迎来多次强降雨过程,笼罩范围广、降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且与前期降雨落区高度重叠;受其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特别是洞庭湖区、鄱阳湖区,太湖流域、新安江流域,淮河流域,以及广西、浙江等省区部分河流可能发生洪水,暴雨区内发生山洪、泥石流及城市内涝灾害风险高。

李国英强调,要具体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密切会商研判,及时将动态预报预警信息和滚动工作部署直达一线。二是根据监测预报,及时启动和发布响应等级,督促相关地区和流域管理机构按此响应要求做好防范应对。三是科学调度控制性水库工程,针对连续多次强降雨过程和可能出现多个洪峰型洪水的特点,精准调度水工程;病险水库原则上一律空库运行;全面落实水库安全度汛“三个责任人”和“三个关键环节”,确保水库不垮坝。四是加强长江干堤、淮河干堤以及洞庭湖鄱阳湖区重要堤防、太湖重要堤防等巡查防守,根据响应等级配备配足巡堤查险抢险的人力、物资、装备,做到抢早、抢小、抢住,确保重要堤防不决口。五是提前做好蓄滞洪区运用准备,根据汛情发展态势,提前组织区内群众转移安置,按照规定及时启用蓄滞洪区,确保“分得进、蓄得住、排得出、人安全”。六是切实做好山洪灾害防御,滚动加密雨水情监测预报,根据降雨过程延续和土壤含水量增加动态调整预警阈值,落实临灾预警“叫应”机制,划定风险区,落实“谁组织、转移谁、何时转、转何处、不擅返”等关键环节措施,确保应转尽转、应转必转、应转早转、应转快转,不落一户一人。七是做好洲滩民垸防御工作,精准掌握区内人员分布,加强监测预报,提前推演洪水过程,制定完善人员撤离预案,及时果断转移区内群众,不落一户一人。八是严防城市内涝,做好“外控、绕排、内守、强排”工作,统筹加强城市防洪排涝应对,及早撤离城市低洼地区、地下空间等地人员,确保人员安全。九是做好在建工程安全度汛工作,全面排查、重点盯防堤防开口穿堤工程、拦河工程,逐一落实安全度汛责任人和各项安全度汛措施,确保在建工程安全度汛、河道行洪畅通和工程所在处堤防安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