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报记者 薛卿

“多亏了矛调中心和便民中心联动,帮我问清了政策及办事流程,打消了我的调解顾虑。”前不久,在相城区市民服务中心内,一起人身损害侵权案件在法院道路交通案件速裁团队的努力下成功调解,市民李先生在达成调解协议后向承办法官连连称谢。

今年以来,相城区围绕贯彻“便民、利民、惠民”服务理念,统筹整合区社会治理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市民活动中心等各类公共服务资源,率先建设全市首家融政务服务、法治服务、文化服务等“三大服务”于一体,对自然人和法人进行全生命周期服务的综合性“大市民服务中心”,打造社会治理现代化“相城样板”。

多层次践行法治为民

纠纷诉求一地接收全链解决

在我市全面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建设的大背景下,相城区深化区矛调中心和集成指挥中心一体化改革,打造“线下”力量汇聚、资源整合,“线上”热线贯通、数智赋能的社会治理中心,完善社会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排查预警、多元化解工作机制,提升调解队伍的规范化、专业化、职业化水平,进一步健全调解、行政复议、仲裁、诉讼等多种途径合理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解纠纷体系,助推矛盾纠纷调处实现“三升一降”:截至5月底,全区矛盾纠纷调处数、法院委派诉前调解分流率和劳动仲裁案前调解成功数分别同比上升74.21%、17.61%和101.37%,市级以上信访量同比下降41.06%。

上文提到的市民李先生,其父亲于2022年7月遭遇车祸受伤致脚部趾骨骨折,被送至医院治疗。虽然伤情较轻,但由于李先生父亲年纪较大,且存在自身疾病,治疗出院后仍行动不便,遂又被送至护理院。2022年12月,其父亲死亡,李先生及其他近亲属就其父死亡的损失起诉至相城区人民法院。

调解过程中,李先生希望填补已经产生的医疗费损失,且表明自己的顾虑是,事发当时因为交通事故入院治疗,相应的治疗费用均由其自己支付,并未通过医保统筹支付报销,现在距其父死亡时间较长,不知相应医疗费能否报销。知道李先生的顾虑后,承办法官立刻联系隔壁政务服务中心的医保部门,明确政策。经过法院同医保部门的联动协调,最终案件得以顺利调解。

此外,相城区市民服务中心持续融合周边优势,加快推进区轻罪治理中心和公安执法办案中心建设,预计于今年年底前建成投用,届时将形成以社会治理中心为圆心向周边辐射的法治宣传、矛盾调处、轻罪治理、侦查办案、速裁审判等多功能汇集的司法为民服务圈。依托“数字相城驾驶舱”建设,开发“切口小、方法巧、效果灵”的应用场景,持续升级“社情民意一件事”平台,整合市矛调平台、12345热线、寒山闻钟论坛、各级领导信箱和“问题清单”信息化系统等60多个群众诉求渠道数据,全市首创12345平台矛盾风险隐患“蓝橙红”三色预警研判处置机制,全面构建党建引领、智慧赋能、高效运行的现代化社会治理和城市运行管理体系。

全方位深化政务便民

服务模式改革整合千件事

为了最大限度利企便民,相城区政务服务中心(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在全国率先探索“全生命周期大综窗”服务模式改革,提升行政效能,将29个部门1105个业务全部聚合至“一门”办理。今年,出台“拿地即开工”4.0政策,推动项目建设审批再提速,年内实现标准化“拿地即开工”项目25个,新拍地产业项目100%“拿地即开工”,联合验收工业项目15个,“竣工即登记”项目22个,展现了合力服务企业、抢抓项目开工的冲刺态度和速度。

“完全没有想到这么快就能把所有证件拿齐,从立项到施工许可,都有工作人员为我们主动梳理关键环节、重点事项,并全程跟着我们一起办,整个过程一点时间也没耽误。为相城高效的办事效率和暖心的为企服务点赞!”苏州天禄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梅坦颇有感慨地说。苏州天禄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建光学板材生产线项目在土拍完成后,五个半小时即取得施工许可证,实现“当天拍地,当天‘八证齐发’”,刷新了黄埭镇项目建设审批速度,真正做到了“拿地即开工”。

同时,相城区政务服务中心积极建设“惠企通服务平台”,构建线上“云服务”和线下“群服务”互相融通的企业综合服务体系,年内为区内企业精准匹配、递送政策16684次,推送政策信息13693次,启动申报1047个,为17252家次企业提供23101件次惠企政策服务,直接惠企金额超7.3亿元。此外,还依托与社会治理中心毗邻优势,建强用好区企检服务中心和助企发展司法服务中心,通过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处、助企帮扶、协助合规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等服务,为企业提供涵盖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生命周期”法治服务,促进企业在合法合规中健康发展,引导企业家在遵纪守法中健康成长。

多领域汇聚文化惠民

家门口文化圈满足市民新需求

相城区市民服务中心集中开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澄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指导中心、苏州图书馆采莲分馆、区老年大学、区老干部活动中心、青少年发展(活动)中心、区文联文艺之家、区体质测定与运动健康指导站、区妇儿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服务场馆资源,满足市民文化新需求,打造包容、亲民、互动的市民活动“新窗口”。

最近,“相”约六点半——“学讲‘苏州闲话’”公益培训班正式开班。居民们相聚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践学堂,开始了第二课的学习。晚上六点半,20组亲子家庭带着各自的学习笔记和课本陆续到场。课堂上,在培训老师的带领下,大家一起大声朗读前一堂课的学习内容,感受苏州话的韵味。

从“爸爸、姆妈”到“阿爹、好婆”,每一个称谓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亲情纽带。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家反复练习,努力掌握苏州话的正确发音和用法。通过互动和交流,大家不仅学习了苏州话,更增进了亲子间的互动和关系。

相城区老年大学于三月迎来了新学期。全校35个教学班近1000名学员全部到校并正常开学。如今,校园内歌声嘹亮、笛声悠扬、琴声悠长、舞姿优雅、笔墨飘香。不少学员舒心自豪地表示,现在的相城区老年大学不仅教学设施完善,教学质量和管理服务也更为出色,真正成为老年朋友“学习享老点亮幸福晚年,琴棋书画圆我百岁人生”的欢乐殿堂。今年,相城区启动老年大学二期改造项目,完工后的学校总面积将达5820平方米,达到市示范性老年大学标准,将设有专用教室12间、通用教室7间、其他功能室10余间,可至少提供学位2800个。

相城区市民服务中心以“一窗办理”的便捷,绘就了一幅便民利民的生动画卷。这里,每一项服务都是对“民心所向,服务所至”理念的践行,每一次微笑都是对“以人为本”承诺的兑现。中心用心聆听市民的声音,用行温暖市民的生活,让每一次服务都成为连接政府与民众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