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8年,孝庄病逝,康熙立即下旨:拆掉孝庄生前最喜欢的5间宫殿。这一旨意顿时在紫禁城内外掀起惊涛骇浪,众人无不质疑康熙是否做错了"不孝"之事?但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和缘由呢?一代明君康熙为何要做出如此"另类"之举,让我们拭目以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康熙自小聪颖过人,得孝庄賜教

清世祖康熙即位的那一年,他才刚满八岁。作为一个年幼的皇帝,康熙的成长道路任重而道远。幸运的是,他一直有着祖母孝庄太后的谆谆教诲,孝庄对年幼的小康熙言传身教,培养了他过人的智慧和能力。

康熙自幼便展露过人的天资。据史书记载,他三岁时就能背诵《千字文》,四岁时已能书写流畅。孝庄看到孙儿如此聪颖,自是喜出望外。于是她亲自挑选了宫中最优秀的老师,为康熙请了家教,教授他诗词歌赋、经史子集。

除了文化课程,孝庄还非常重视康熙的武艺训练。她明白作为一个皇帝,不仅要有超群的智慧,更要有健壮的体魄。因此,她特意安排康熙每日都要骑射练习,锻炼马术和射箭的本领。康熙对此也有天赋异禀,老师们都对他的射艺赞赏有加。

在成长的道路上,孝庄是康熙最可靠的知心人和贤师。小时候,康熙曾两次经历了父母去世的巨大悲痛。那个时候,正是孝庄用她宽广的胸怀去安抚和疼爱这个孤苦伶仃的孙儿。每当康熙被权力斗争的阴影所笼罩,也总能在孝庄这里获得慰藉和力量。

孝庄最为康熙操心的,便是他即位之后能否胜任皇帝这一重任。于是她不仅教导康熙治学的方法,更传授了他很多做人做事的大道理。每天的课程中,她都会耐心地讲解一些朝政要旨,让康熙从小就熟悉将来要面对的种种政务。

正是有了孝庄太后这样一位良师益友,年幼的康熙才得以在短短数年内学有所成,为日后执掌江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世有评论说:"康熙之所以成为一代明君,实应归功于孝庄太后的賜教。"可见孝庄对于康熙的成长意义是何等重大。

二、孝庄有生前嘱托,要求与皇太极分离下葬

历史上,孝庄与她的夫婿皇太极的感情一直不太融洽。这对当年被视为门当户对的皇室婚姻,却因夫妻间的隔阂而备受非议。

孝庄出身于一个满洲贵族世家,她的父亲是努尔哈赤的兄弟。按照旧时的族规,孝庄是被指派嫁给皇太极的。可是两人婚后就显露出了些许间隙,主要原因是性格的不合拍。

皇太极为人果决严厉,喜怒无常,孝庄却温文尔雅,性情沉静。两人生活作风的差异,加上皇太极对孝庄并不十分钟爱,导致这对夫妻感情一直无法走近。

婚后数年,孝庄便意识到了这场婚姻的尴尬处境。她开始远离皇太极的生活圈子,潜心于自己的兴趣爱好之中。当时她最喜欢的就是在离宫中不远的郁郁葱葱的花园内散步,那里有五间精致的小宫殿,成为了她经常远离喧嚣的净土。

直到后来,孝庄生下了一子一女,其中儿子就是将来的顺治皇帝。可是孝庄并未因此在皇太极心中的地位有所改观,反而更加被冷落了。

在顺治帝时期,孝庄就一直远离了权力中心。等到康熙继位后,她倒是和孙儿亲密无间,把所有的祖爱都投注到这个天资聪颖的孙儿身上。

时光飞逝,转眼间孝庄就已经是七八十开外的老人了。临终前,她对年迈的自己并无任何留恋,反而对死后的安排早有打算。

有一天,孝庄病重时突然召见了康熙,当时只有两人在场。她用虚弱的声音对康熙说:"我的孙儿啊,你是我的骄傲,我在你身上看到了满族的希望和前程。不过在我离开这个世界之前,还有一件心事要托付给你。"

康熙见状,连忙应承道:"祖母请讲,孙儿定当竭尽全力去完成。"

孝庄这才继续说:"我的一生中,最遗憾的就是与你祖父皇太极的那段婚姻。我们彼此并非心意相通,所以也没有多少真挚的感情。我走后,就不要将我与他合葬了,相信你能理解我的心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康熙尊重孝庄心愿,但面临无处安放灵柩困境

听闻祖母孝庄生前的这个嘱托,康熙虽然有些诧异,但还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作为明君,他深知尊重长辈的意愿是应当的。

孝庄去世后,康熙便着手准备为她选择一处安身之所。按照祖母的遗嘱,她不愿与皇太极合葬,那么自然就不能安葬在东陵了。但问题是,在皇家陵寝之外,京师之中还有什么地方足够体面安放孝庄的遗体呢?

当时紫禁城中虽然也有不少宫殿闲置着,但要选择一处足够庄重而又不显凌乱的地方并非易事。毕竟孝庄虽非帝后,却也是皇室宗亲,其身份地位自不能等闲视之。

就在康熙一度为此犯了难的时候,他突然想起了一处地方——那就是孝庄生前最喜欢的五间宫殿。这五间宫殿坐落在紫禁城西北角,周围环境幽静宜人,曾经是孝庄最爱去游玩赏景的去处。

不仅如此,这五间宫殿所在的偏僻位置,离皇陵也有一定距离,正好与孝庄不愿与皇太极合葬的愿望不谋而合。于是,康熙毅然下令将这五间宫殿全部拆除,在原址上重新修建一座临时的陵寝,以供安放孝庄的灵柩。

眼看工程就要开始,康熙对此却也心怀忐忑。他生怕宫中老臣会对这个决定反对或诽谤,那可就有违了"不孝"之名了。因此在正式动工之前,他特意将心腹大臣召集到一起,详细解释了孝庄生前的嘱托。

果不其然,大臣们听后都露出了惊诧的神色,认为这简直是对孝庄这位太后的无理。他们纷纷劝说康熙,不如将孝庄葬于东陵,与皇太极合葬倒也无妨。

康熙却是断然拒绝了这个建议,他说:"祖母已将心愿托付于我,作为孙儿的,我当然要尽力去完成。虽然这看似有悖礼数,但我相信祖母一定有她的原因,作为晚辈的我们当然更应该尊重她的决定。"

面对这般决绝的态度,那些大臣们也就只能作罢了。不久,整个工程就如火如荼地开始了。

四、孝庄灵柩安顿一时,群情哗然引发争议

经过数月的工期,孝庄的临时陵寝终于在紫禁城西北角修建完工。这个位置正是她生前最喜爱的那五间宫殿所在之处。

灵柩抬进宫中的那一天,注定载入史册。当那庞大的灵柩从正阳门缓缓驶入时,许多老臣无不露出了惘然的神情。对于一位太后来说,竟然只能下葬于一处简陋的临时陵寝,这在封建时代可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有几位心直口快的老臣,当场就向康熙抱怨起来,认为这是有违旧例,有失皇家祖训,是在亵渎先祖的威严。还有人干脆直言不讳地说,这根本就是不孝之举。

面对这些质疑,康熙只是一言不发地摇了摇头,神情坚定。他才不会违背祖母的遗嘱,去做那种他认为有悖礼教的事。

这一决绝的姿态,令那些老臣无语以对,只得作罢。不过这件事却在紫禁城内外掀起了轩然大波,广为流传。从文武百官到小小街坊,几乎无人不对此事叹为观止。

很快,各种各样的谣言和猜测就在民间纷传开来,众说纷纭。

有人说,孝庄太后平生与皇太极失和,双方婚姻根本就存在重大隐情,所以才会有如此决绝的嘱托。

也有人说,孝庄是受了什么刺激才如此极端,否则作为一位太后,怎么会做出如此令人咋舌的事情。有的甚至还怀疑,这其中是否存在一些政治阴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皆这件事成了当时极为热门的谈资,无论贵族还是平民,无论男人女人,谁谁都在窃窃私语讨论个不休。

不过更出人意料的是,一些志怪小说也随之应运而生,其中不乏极富想象力的版本。总的来说,无非就是臆测孝庄与皇太极之间存在某种不为人知的秘密和隐情罢了。

面对这样一股汹涌的舆论浪潮,康熙内心自是深感无奈。他只得对朝野文武发出谕旨,要求所有人都严禁外传谗言和猜忌,否则重罚不贷。

五、康熙下令拆除孝庄所爱宫殿,葬身之所别有深意

尽管外界议论纷纷,但康熙对于孝庄临时陵寝的选址却从未动摇过。时间就这样一晃数年过去,孝庄灵柩依旧安顿在那处简陋的地方。

直到1688年,康熙三十七岁那年,一件令天下哗然的事情发生了。

那一年,康熙突然下旨要将孝庄灵柩所在的五间宫殿全部拆除。这五间宫殿可是孝庄生前最喜欢赏玩的地方,它们原本就是为纪念孝庄而特意保留的。现在却要被拆除,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这一决定一经传开,顿时在文武百官乃至普通百姓之间掀起了轩然大波。所有人都纷纷质疑康熙此举是否太过矫枉过正,是否已然有悖孝道了。

面对如此强烈的舆论声讨,康熙依旧面不改色。他斩钉截铁地下令,不许有任何人对此决定置喙半语,否则按谗法从严惩治。

很快,便有一队工匠被派遣到现场,开始了拆除工程。那些见证了孝庄生前欢乐时光的五间宫殿就这样在短短数月内被夷为平地,一切就像从未存在过一般。

当然,在这场拆除工程进行期间,舆论的声浪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无数人都在质疑和责难康熙,认为他这是罔顾祖训、亵渎先祖的无理之举。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对此事愤愤不平的时候,康熙做出了一件出人意料的决定:他决定在原址上重新兴建一座陵寝,作为孝庄长期安身之所。

这个决定一经宣布,立即在紫禁城内外释放出了极大的震撼力。原来康熙之所以拆除那五间宫殿,竟是为了在那里重新修建一座永久的陵寝给孝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