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北人民心心念念的图们江出海口,终于要被打通了。

前段时间普京访华,双方联合发表了一份声明,里面明确提到:

中国船只经图们江下游出海相关事宜,中俄将与朝鲜展开建设性的对话。

尽管只有短短的一句话,在中俄1万多字的联合声明中显得毫不起眼,但“图们江”与“出海口”这几个字,还是牵动了无数人的神经。

图们江出海口,东北人民实在等待了太久太久。

中国船只从图们江出海,为何要中俄朝三国商议?打通图们江出海口的意义有多大?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些问题,码字不易,欢迎点赞,转发,收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朝结盟,答应中国的出海口有了

首先要说明的是,既然图们江出海口被写进了中俄联合声明,那说明中俄已经就这个问题达成了共识,仅仅需要朝鲜那边表态而已。

而这次普京访问朝鲜,之所以带上俄罗斯交通部长,主要就是因为图们江出海口事宜,准备重新建设一座横跨图们江的跨境公路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明是要修桥,跟中国的出海口又有什么关系呢?

原因是,现在图们江上面有一座老桥,桥高不过9米,压根无法让超过300吨的船只通航。

所以只有建设一个更高的大型跨境公路桥,才有可能让更大的商用船只通过,发挥图们江出海口应有的作用。

当初苏联解体后,虽然我们通过谈判获得了图们江的通行权,但却存在两个限制:

一是河道内有大量淤泥,稍微大一些的商用船就难以通过;

二是当时俄罗斯要求严禁任何商用船只入海,只有中国渔船才能季节性地通过图们江入海捕鱼。

再加上苏联和朝鲜修建的铁路大桥,就像一把铁锁,彻底锁住了图们江出海口。

不过,随着俄乌冲突爆发,转机出现了:

俄罗斯与欧洲关系交恶,开始战略转向,转而开发远东地区,与中国的合作也日益加深,中国由此在图们江问题上获得了更大的话语权。

也正是因此,才有了现在的结果,根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俄罗斯和朝鲜已经在6月19日签署了有关修建跨图们江边境公路桥的两国协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换句话说,之前中俄联合声明中的图们江出海口,出现实质性结果,普京说话算数,答应中国的出海口有了。

意义何在?

先来看一下图们江出海口的位置:

该出海口位于中俄朝3国的交界地带,距离我国吉林省的珲春市仅有几十公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虽然东北的黑吉两省有着相当不错的工业基础,但对外贸易却并没能取得相应的成绩。

原因正是缺少出海口,整个东北地区,除了辽宁之外,竟然没有一个出海口。

黑吉两省对外出口或者货物南运,需要先通过铁路或者公路向南运输1000多公里,才能从大连装船。

陆路运输的成本要高于水陆运输成本十数倍,这1000多公里的陆路运输,直接导致吉林省的货物竞争力,下了不止一个台阶。

这就相当于端着金饭碗,却偏偏没有筷子,美味佳肴已经上桌,就是没法下嘴吃,几乎已经成为东北人心中无法言说的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通图们江出海口,拓宽加深巷道,使东北货物出口畅通无阻,就是东北振兴的关键所在,背后是几代人的期盼,无数人的努力。

可惜的是,长久以来,我们都在等待一个彻底解决问题的契机。

好在,随着俄乌冲突爆发,且战争持续发酵,俄罗斯对中国的依赖日益加深,使我们看到了打通图们江出海口的希望。

或许就在不久的将来,一座崭新的铁路大桥就会横跨在图们江上,到时候中国商船将不再遇到阻碍,东北经济也将迈上新的台阶。

中国为何保持中立?

俄乌冲突至今已经两年多,目前战事仍处于迁延状态,虽然我们并没有像美国那样“大发战争财”,但坦白来说,客观上还是得到了很多实惠。

比如这次的图们江出海口,如果不是俄乌冲突爆发,俄罗斯遭受西方围堵,转而将战略目光东移,被迫倒向东方,我们仍然只能站在图们江边遥望日本海,望洋兴叹。

再比如北极航线的建设,饱受西方制裁之下,欧洲大量的港口对俄罗斯船只关闭,导致俄罗斯国际贸易受损,俄罗斯重新提起对北极航道的重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重要的是,仅凭俄罗斯一己之力,压根无法开辟这样一条梦寐以求的新航线,最终选择了邀请中国参与其中,双方共同分享这一块蛋糕。

此外还有中吉乌铁路的建设,早在1997年时,中吉乌三国就已经就修建一条连通3国的铁路项目签署备忘录。

但由于俄罗斯的反对,中吉乌铁路项目被迫搁置,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

直到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才终于松口,中吉乌铁路建设项目得以顺利启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从这个的角度来看,就能理解在俄乌冲突中我们为何保持中立,尤其是对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而言,无疑带来了一波大红利,也为东北振兴计划提供了大助力。

打通图们江出海口,是我国东北地区经济腾飞一个重要的新机遇,也是我国经济一个新的重大增长点。

东北振兴,来到了最可能实现的时刻。

深入了解热门话题背后的事实,如果您喜欢这样的内容,请不吝点赞、留言交流,给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