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元旦的喜庆氛围还未完全消散,毛主席的书房外却响起一阵沉重的脚步声。

周恩来总理从外面一步一步走到毛主席身边,艰难开口:“主席,岸英牺牲了。”

这个消息早在1950年底传了回来,但那时毛主席病重,消息又如此悲痛,周总理决定先隐瞒下这个消息,现在主席身体好了,才敢说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听完久久不语,只是一根烟接着一根烟的抽,过了许久才说:“打仗嘛,总是要有牺牲的。”

如果毛岸英不牺牲,毛主席是否会让他接班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英勇牺牲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毛岸英作为志愿军司令部翻译兼秘书,跟随彭德怀总司令入朝作战。

同年11月24日,美国两架P-61侦察机出现在志愿军总部上空,没过多久,四架“B-26”轰炸机登场,他们到来后,目标明确,似乎早就知道志愿军作战室,不过,他们并没有投放炸弹就离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彭德怀司令一路从战火纷飞中走来,这点威胁他根本就没放在心上,依旧作战室里专心工作,战机瞬息万变,他作为总司令负责发号施令,胆小只会贻误战机。

参谋长成普和洪学智却并这样认为,在他们看来,彭德怀总司令的安全非常重要,因此二人连拉带拽,总算是将彭德怀司令推进了防空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这时,毛岸英和另外一位参谋长还在继续整理资料,这些资料包括朝鲜战场上的战略地图、军事信息,十分非常重要。

然而资料才刚整理过半,美军的轰炸机来了个大反转,他们再次回到这里,开始大批量投下炸弹,密集如雨的炸弹砸在这块土地上,爆炸声连连,临时用木头搭建的房屋烧了起来,火焰和硝烟对着志愿军们张牙舞爪。

彭德怀得知毛岸英并未及时撤离,还是作战室中,他不顾自身安危,就要冲进作战室,而此刻的作战室已经成为一片火海,根本无法靠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负责照顾彭德怀司令的警卫员迅速拦在彭德怀总司令身前,挡住他的去路,其余人得知还有人没出来,连忙开始帮着灭火。

火势实在太剧烈,用木头搭建的房子几乎全部被烧毁,所有人都明白在这种情况下,生还的可能基本为零。

彭德怀司令和其他人找已经烧毁的作战室里找到两具尸体,因为火势太大,尸体也已面目全非,从外貌上无法辨认死者身份,只是其中一具尸体的手腕上还有毛岸英经常佩戴的钢化腕表,证明他是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彭德怀总司令看着毛岸英的遗体,一向坚毅的他眼眶泛红,他还记得毛岸英请求入朝时的意气风发。

主动请缨

在朝鲜战争爆发后,毛岸英第一个请求入朝作战,身为总司令的彭德怀坚定拒绝了他,并不是因为他是领袖的儿子,而是因为毛主席的亲人已经牺牲太多了。

他们不愿看到毛主席在去承受生死离别的痛苦,可有时命运总是会和世人开玩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因为美国介入朝鲜半岛的战火,苏联便派了专家过来,和我们进行协同作战,可双方在交流上,却经常出现问题。

彭德怀司令虽然有翻译官,但因为那名翻译官的水平有限,以至于经常弄错彭德怀司令和苏联专家的意思,双方总是爆发争吵,这个时候就需要一名翻译能力过硬的翻译官,来辅助双方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本定的人交张伯衡,但由于新的工作指派,张伯衡分身乏术,没有时间陪彭德怀司令入朝作战。

毛岸英得知这个消息后,特意叫上毛主席一起宴请彭德怀,在饭桌上,毛岸英再次说出了自己的愿望。

“主席,你倒是劝劝岸英,他现在在后方工作就很合适。”彭德怀总司令看着毛主席,脸上还带着几分严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岸英当时在北京一家工厂做工作,而且做得非常好,在彭德怀看来,前线和后方一样重要,并没有什么区别。

毛主席既不帮儿子说话,也不帮彭德怀总司令劝毛岸英,他乐呵呵开口:“跟我说没用,你才是司令员,这个兵想不想要,你自己决定就行。”

彭德怀没立马说话,而是沉默下来,毛岸英趁热打铁,“彭叔叔,我认真的,而且我在苏联接受过军事训练,分得清轻重,再说了,咱们要和苏联人还有美国人交流,俄语和英语我都精通,有我在,交流也顺利点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彭德怀总司令经过认真考虑后,最终还是答应下来,但也有条件,那就是毛岸英必须听他安排,毛岸英立马表示没问题。

就这样,毛岸英成了彭德怀总司令的翻译,跟随彭德怀总司令成为第一批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的人之一。

因为那时抗美援朝战争还处于保密状态,所以彭德怀连带着毛岸英的身份一起隐藏了,所有战士都把他当成普通工作人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彭德怀还是会将他带在身边,让他和自己同吃同住,给出的理由是翻译人员要随时在岗。

毛岸英十分聪明,他知道彭德怀并不是时刻需要翻译人员,而是害怕他会遇到危险,才会说出这样的话。

他和彭德怀多次反应,表示自己并不想被特殊对待,“彭叔叔,您就把我当成普通战士,我爸爸可说了我们都是农民的儿子,您总不能让我违抗父令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岸英说的虽然是玩笑话,但这也是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彭德怀无奈摇头,最终还是同意了他的请求,不必再时刻在他身边,并让他兼职司令部秘书。

毛岸英开心同意了,接下来一段时间,毛岸英真正体验到了普通战士的生活,他也没有喊哭喊累,反倒和战士们相处的十分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彭德怀总司令看着这个出色的后辈,眼里多了一些赞赏。

而毛岸英之所以能这么快融入大家,和他小时候吃的苦也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困苦童年

1922年10月,毛岸英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彼时,毛主席刚刚领导湖南长沙工人取得胜利。

看着儿子嫩呼呼的小脸,毛主席心中十分满足,并将自己早早准备好的名字拿来出来,他给这个孩子取名岸英,包含着他对儿子一片期待。

这段时间,他们一家人也度过了很开心的岁月,毛主席和杨开慧感情很好,毛岸英就在父母的爱里慢慢成长,在这期间,他还多了一个弟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纷乱的时局下只有短暂的平静,在弟弟毛岸青出生没多久后,毛主席不得不为了革命事情抛下自己的小家,他们一家人就这样被迫分离。

杨开慧是个很坚强的女子,纵然没有丈夫在身边,也将两个孩子教养得极好,但没想到湖南军阀却将毛主席的家人全部逮捕,为得就是从他们嘴里得知毛主席的近况和革命事业的进展。

在得知杨开慧等人被抓后,党组织立马展开营救,而毛主席当时正在主持革命事业,并不能参与进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这个军阀在杨开慧这里没有得到想要的消息,就将她残忍杀害,一切发生的太快,党组织来得足够快,却还是只救下了毛岸英兄弟。

被救后,他们兄弟二人就去了上海的大同幼稚园,在这里他的生活似乎恢复了平静,可没过多久,这里就被叛徒出卖了,他们兄弟二人便开始了在上海的流浪生活。

这段艰难的生活也让他切实体会到了底层人民为了生活是多么不容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长一段日子后,他们才被党组织找到,党组织派人将他们送到了苏联莫斯科,在这里他颠沛流离的生活终于结束,一切都慢慢变得好了起来。

年幼时所吃得苦让他明白很多道理,所以他并没有荒废日子,而是努力读书,而后在苏雅士官学校、莫斯科列宁军事学校、伏龙芝军事学院进行深造,在这个过程中,他还加入了共产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到1945年,得知毛主席病重,他终于再次踏上离开多年的故土。

毛主席尽管病得很严重,但对这个儿子他心中却有着无限愧疚,当即决定抱病去机场接儿子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父子二人团聚两天后,毛主席就让毛岸英和普通战士进行一样的吃喝,还送他去劳动模范家里学习劳动,并禁止他穿苏联军装,让他换上普通衣服,融入普通人的生活中。

可见,毛主席从未将毛岸英当做自己的接班人培养,只是一个父亲对孩子疼爱而已。

参考资料:
[1]凤凰网 《刘思齐:有文章说毛泽东培养毛岸英接班是小人之心》 20100308
[2]党史博览 《毛泽东之子毛岸英牺牲前后》 20050701
[3]文汇报 《毛岸英牺牲时的真实情景被揭开》 2019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