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是第34个全国土地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

在第34个全国土地日来临之际,上游新闻记者走进重庆市开州区敦好镇正坝煤矿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项目现场,看到曾经疮疤累累的废弃矿山焕然一新,放眼望去,满目皆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坝煤矿治理前

正坝煤矿开采多年,因开挖、建筑压占、弃渣堆放等导致原始地形地貌发生重大变化,形成了多处高陡边坡及弃渣边坡,且存在水土流失问题。同时,由于开挖面积较大,原有土壤耕作层被剥离,土壤结构遭到破坏,大量自然植被被损毁,形成了大片的裸露地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坝煤矿治理后

在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指导下,开州区因地制宜,在修复过程中通过削坡消险、覆坑平整、沟道整治、地貌重塑、土壤重构、植被重建等工程手段,对存在地灾隐患的部位进行整治和防护、对废弃建筑物进行拆除、对矿坑进行回填。考虑到当地群众的发展需求,项目还实施了土壤重构,以恢复土地的生产能力和植被生长条件。

今年3月,该项目竣工验收,曾经废弃的矿区重披绿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麒龙煤矿治理前

与该项目同步完成竣工验收的,还有麒龙煤矿山生态修复工程。以往的矿山开采形成了大片裸露地表,对周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干扰,大部分区域原有表土荡然无存,现状地表的立地条件较差、土层瘠薄,基本不具备农业生产能力,植被自然恢复条件差,土地损毁程度严重。

为此,开州区在消除地质灾害风险、恢复矿区植被和自然景观的同时,将大片裸露地表进行复耕,并结合当地群众需求发展果树种植,使损毁的土地得到再次利用。不仅让废弃矿山披上绿装,而且还拓展绿色新产业,实现生态治理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麒龙煤矿治理后

开州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18年以来,该区治理历史遗留和关闭矿山点位115个,销号面积1446.6亩。不仅改善了周边人居环境,还充分挖掘了土地潜在价值,做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有机统一。

上游新闻记者 陈竹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