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萍到底是数学天才少女,还是一颗任人摆布的棋子?

一战封神,随后被奥数名师实名质疑,少年天才姜萍究竟有没有作弊?近日越来越多博主下场参与讨论,争议愈演愈烈,正方和反方互殴!

名不见经传的中专女,打败清华、北大、麻省理工等一众世界名校生,引发网友狂欢,吹得神乎其神,就快把韦东奕拉下神坛,把姜萍扶正。

随后奥数名师赵斌实名质疑姜萍作弊,相关话题在知乎连续多日霸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以为决战之前,局面就这么个局面,没想到决赛之后,抖音上正方和反方依然吵翻天——

两边情绪都非常激烈。支持姜萍的某教授,开口就直接骂某些人“一派胡言”“道德扭曲”“人性之恶”,反方呢,认为这事压根就不符合逻辑,“一眼假”,“相信它还不如相信亩产万斤”。

这场没有硝烟的认知战,已然扩大化!

01

天才少女因何被质疑?

先来说这个流传最广,最早的质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阿里的纪录片里,姜萍在板书时将西格玛符号误写为/2,反方认为姜萍连最基础的数学常识都没有,正方则认为人家就不能是书写习惯吗……

因为质疑声太大,抖音上爆出一个姜萍的数学笔记视频。原本是为了拨乱反正,姜萍的支持者都开始煽情了:要多热爱,才能这样励志啊!

“就凭这些就能狠狠打脸那些质疑天才少女的狭隘之人!”

“看完这些,还有人一直黑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果反而被质疑者发现更多蛛丝马迹:

首先在视频中晒出的Evans偏微方程这本书里,姜萍写过很多西格玛符号,和板书时完全不一样。

也就是说,笔记视频实锤了板书上的西格玛抄写错误并非书写习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网友发现,笔记的书写痕迹和王闰秋计算草稿字迹几乎一模一样!

更多数学方面的问题,你们看不懂,我也看不懂,我就不罗列了。反正问题是不少,不止一两个,这也是我直接省略的原因之一。

说一个最反常的“证据链”:涟水中专4月份月考成绩单,姜萍数学只考了83分,甚至3月份月考只考了51。以及疑似王闰秋和别人微信聊天,说她不懂,数学考过三次不及格,因为无法证实,我就不放了。

月考分数据说已经实锤,但是这个咱也只是听说。

这里,我说几个你们可能没听过,听了会重新考虑姜萍事件合理性的两个点:

1、姜萍自己接受采访时说,“那道几何题我应该没做出来,因为它的作图很复杂”。

凸几何你画图干什么?真当立体几何看了。这道题根本就不需要作图!

2、姜萍讲述自己数学学习路径时说,“然后学习了关于谢惠民的数学方面……”

谢惠民方面是方便面吗?这本书全名叫谢惠民的数学分析。这是一个全球top12、数学狂热爱好者应该有的表达吗?

以及从同济到谢惠民再到Evans,已经不能用天才来形容了,完全就是一步登天!有这学习能力结果数学考83分??

谢惠民和Evans之间隔了N个复杂难懂的概念,爽文都不敢这么写,她的祖师爷可以退位了,她应该去做大学教授!

这些都是姜萍亲口说的,质疑合理!

感兴趣的可以看一下博主“spring的洋”的最新分析视频,里面很多话也是我想说的,希望大家理性吃瓜。

无论是第1名,第13名,还是第26名的初中生,他们都是有迹可循的“天才”,都曾在各种竞赛中拿过奖,逐步在数学上崭露头角,没有一个人是像姜萍这样,突然间冒出来,“腾空出世”。

02

质疑,是理性之光

首先要为质疑正名:质疑,是是科学最为本质的精神!

俄罗斯天才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提出平行线可以相交,被多少数学家质疑与嘲笑,但是通过他不懈的努力提出非欧几何,在这个体系中平行线是可以相交的。而这个观点,在他死后12年终于被证实。

人人都有质疑的权利,质疑精神让我们不是盲目接受别人安排的假象,陷入楚门世界,而是自己探索真相,真理是越辩越明的。

真金不怕火炼,真天才经过质疑才更服人,一如韦东奕,怕就怕……

第一时间站出来质疑,是承担了很大风险的,是勇士。

一开始我就发现质疑一方,普遍具有高学历,并且多少是数学圈内人,他们的平均智商和资源几乎是这个社会的金字塔尖——

他们不可能拿自己的命续开玩笑,更不会来互联网蹭流量那套(他们要这个流量有啥用?)。

譬如韦东奕,他们早已习惯生活在大众的认知与理解之外,若不是行为举止太过怪异,反差太过剧烈,韦东奕也绝无可能成为网红。

但问题在于,我梳理完所有质疑信息后,尽管心中有所倾向,但出于严谨,无法得出任何结论。

而质疑姜萍的精英们(大部分是数学圈内人),无论措辞是否严谨,直接把心中这种倾向性的结论,当成定论就给公布了——

谁不知道,99.99%的真正含义是什么,这将给姜萍造成多大影响啊?

万一错了,赵斌在和网友对赌时说,他愿意赔偿200万精神损失费——

我认为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

这和家暴男把人打得半死,然后说对不起有什么区别?

精英,作为全方位掌握认知、社会资源的少数群体,天然比民众掌握更多信息,包括智识。作为意见领袖,面对一个非常严肃的公众事件,是否好歹根据证据说话,不要因为自身的立场,把还未证实的东西直接当真相?

如果有实锤,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问题是现在只有“经验”和“判断”

尽管谢惠民直跳Evans+月考分数,真的极度反智!但这依然只是间接证据,作弊依然只是一种猜测——

为什么直接定性,把一个未成年的小姑娘架在火上烤?

如果她真作弊了,不仅赌上自己一生的信用,在大众面前也完了,钉死在互联网,成为家族耻辱,被无休止地网暴!

还会牵连到好不容易让底层孩子又燃起一点希望的职业教育,牵扯到大众对王闰秋这样的职专老师的信任!

这影响实在太大了,为什么不等22号考完试再说,不等子弹再飞一会?为什么宁可伤害一个无权无势家贫且内敛的小姑娘?

有什么是非要趁着这波热度说出来的,严谨吗,专业吗,认真负责吗?

我认为赵斌并不是“坏”,而是根本没有考虑到,受伤的不只是小姑娘及其家人,还有中国整个的职业教育和底层民众才燃起的一点希望!

这件事的社会影响太大了,我认为这是赵斌欠考虑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我意识到,这件事有可能是造假,我立刻想到了姜萍的身份背景:

底层人家的孩子,这个苏北农村最平凡普通的一家人,甚至长期徘徊于低保贫困线,姜萍姐姐考上大学还得打三份工去给自己赚学费。

姜萍的中考成绩是621分,这个成绩在江苏只能算中不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上中专真实的情况是,江苏不允许跨区招生,而她所在的涟水县只有2个四星高中,她的分数只够上民办高中,这一年学费就要好几万。

她家的确不至于上不起普通高中,问题是她没考上啊,她不是选择她是只能上中专。

说白了,她成绩在江苏连普通高中都考不上!(你要非算上民办那我也没办法)

就是这么一个小姑娘,这要是一旦……

我都不敢想,对她人生包括整个家庭甚至家族,乃至于涟水县的沉重打击。

说句感性的话,我觉着这姑娘看着就很纯真——

应该不至于做这种勾当,更何况一旦曝光,要搭上自己一辈子的信用,才17岁就背上一辈子的污点,没那么傻吧?

但如果现实真就那么残酷,我不敢想……

02

阶层利益,游戏规则,底层与精英的互不理解

可能有人会问,你都能想到的事,人赵斌想不到?

赵斌完全没必要淌浑水,他冒这大不韪图啥?

其实这件事真的很经典地折射出,国内底层和精英之间巨大的认知落差和互相不理解(互殴)。

为什么我马上能设想到姜萍造假的后果,并且共情她,因为我和她一样,是最底层的孩子。

我比她成绩还好点(但没有她这样的“天才”),我能对职业教育有这些了解,完全是因为我所从业的新闻行业,否则我也根本体会不到。

而赵斌这样的“精英”,对我来说也是“向上社交”的存在。

我只能认为他是没有办法体会底层的疾苦,才会这么不近人情(以至于被某些人说成魔鬼),他太过于着急验证姜萍的真假——

我看到他在评论区回复,欢迎姜萍来找他验证数学实力,他愿意出2万,如果姜萍是真的,学费他包了。

从精神分析的层面,我认为赵斌在博眼球的概率非常低,相反,是因为姜萍这件事的真实与否,真的在折磨他!

赵斌的判断基于经验,以及他对现实规则的了解和掌握,现在出现了一件违反他多年生存经验,违反“常识”的“神话”。

他当然会忍不住说话,因为这件事对他来说已经“认知失调”了!

他发声背后,最大的心理学动力,是维护既有认知和他熟悉的游戏规则。

“赵斌老师是我的高中母校杭二中的金牌数竞教练,他与这个女生完全利益不相关,作为曾经的阿赛优秀奖获得者他甚至理论上应该维护阿赛的声誉。我不相信他的判断,难道相信视频号和抖音上那种真中专学历的键盘侠?”

他这位学生的话,会更为经典。

其实他啥也不知道,赵斌掌握的内部信息也未必比视频号和抖音上的更多,但是他的学生会无条件信任他的判断。

这就是阶层间的相互信任和院派延承,现实世界的规则往往以这样的方式得到延续。

反过来说,底层和精英是互相不信任的,院派之间也是互相不信任的,所以不管姜萍有没有造假,她都会被质疑——

直到她证明了自己的实力,突破阶层(成为精英)。

不过,数学是非常寂寞的基础学科,我相信数学人的纯粹,所以我理解赵斌坐不住的第二层动机:

作为真正在数学领域有着长期的积累,有着耀眼的成绩,真正为数学付出终生热诚的人——

是绝对见不得数学被玷污,被当作敲门砖,被一些人当作小丑摆弄的。

学术不端触碰的是数学人的底线!

“数学圈是最纯粹的一群人,他们不会让这件事轻易过去的,这道数学题没法证实或者证伪,始终会有一批人一直算下去。”

赵斌这样的“理性人”,为什么会这么激进,甚至抓狂,我想还是因为热爱!

数学是所有学科中最诚实的一门学科,1就是1,2就是2——

姜萍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她“装”不了多久的。

我们再来说说,底层为什么这么激动?我认为护犊心切的网友和质疑的网友其实共享一个逻辑:

寒门再难出贵子!

姜萍点燃广大网友和媒体的兴奋点就在于:寒门出贵子了,爽文逆袭!

为啥第26名的初中生没人关注?他年龄可比姜萍还要小2岁呢,岂不是更加天才?但他来自上海——中国最好的城市之一。入围的30多名初中生中,有6人来自上海中学。也就是说,他既不是唯一,也不稀缺,更要紧的是——

他的好被当作理所当然,一线城市的民办中学,他的家境和姜萍的家境,真正代表了两个中国,两个极端。

其实姜萍尽管家境贫寒,但她所享有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其实已经是其他落后地区所不能想象和追赶的……那毕竟是江苏省!

对西部的寒门,连逆袭的基本条件都没有,这就是现实的残酷。

质疑的精英本质上不相信,中国当前的游戏规则下,寒门能出贵子!

为什么质疑者大部分是精英,游戏规则以内的人?

因为他们最清楚,他们是怎么走到今天的。他们自身就是教育资源与机会的受益者,不是他们不愿意相信底层逆袭,更不是承认别人优秀很难——

而是它真的在挑战现实世界运行的逻辑。

以当下教育资源不平等的程度,他们作为竞争的战胜者,手握着既得利益,回望自己的奋斗史,再纵观身边的同学,找不出一个姜萍这样的案例!

即使有,也是极端案例,他们没有亲眼见过!

这就是他们情绪如此激烈的根本逻辑。

出于对数学的热爱,他们比盲目乐观者,更希望姜萍是真的,他们矛头指向的并不是姜萍本人——

她还是个孩子,大概率对背后的游戏规则根本就缺乏认知。

如果这真的是某些学术不端者“布的局”,对姜萍的人生打击将是毁灭性的。

她赌上的,是自己一生的信用。

还有职业教育和那么多底层孩子好不容易恢复的那一点希望和信心。

开盒验真假只不过是早晚的事,也有博主指责阿里不负责任,如果姜萍的成绩是真的,那太好验证了!阿里第一时间就去找人家拍了纪录片——

结果纪录片引发巨大的争议,他们就隐身了,让一个17岁的孩子承受风暴。

好一个利益我全要,风险你来担,真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天就是22号了,拭目以待事件的发展走向吧!

最后,人生做不了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