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地亚与意大利之间的这场博弈,关乎双方晋级命运,在各自都不同程度调整阵容后,咬着牙较着劲踏上了草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克罗地亚队球员佩里西奇(上)在比赛中争顶。(新华社)

前两轮过后,克罗地亚一负一平只积1分的尴尬境地,迫使他们拿这场当决赛踢。于是,即便大多老将出场,也要玩命争胜,令我不禁想起英国有部关于退伍老兵的电影《老爸上战场》。

38岁的莫德里奇,人送雅号“魔笛”,还被球迷称作“开了20年的法拉利”。所有的传奇要素都包裹在这位传奇巨星身上,儿时是牧羊少年,跟随父母多次搬家,性格内向,不善言谈。辗转搬家的岁月里,莫德里奇只喜欢独自踢球,常对着汽车轮胎又是正脚背又是外脚背的,练就了一套“盖世武功”,潜移默化地练成了出神入化的脚法。

由此可以看出,一个人能练成高深足球技术,热爱是第一要素,其次是刻苦和天赋。此役克罗地亚的“老兵新传”,开场后的场控情景,都盖过了进攻乏术的意大利。获得的那个点球,就是对这些克罗地亚“老兵们”的最好回报。可惜意大利门将多纳鲁马完全猜对了莫德里奇的罚球方向,而且较为轻松地扑掉皮球,只因“魔笛”只顾追求角度没有追求发力而已。

但不到一分钟后,莫德里奇再次出现在多纳鲁马身前,倒地铲射,完成自我救赎。这一刻,不禁感慨:“老魔笛”在拖着这支克罗地亚队前进,场下教练组当中有目光如炬的主帅达利奇,有非常信任他的昔日队友曼朱基奇……

然而,此后长达8分钟的补时读秒之间,千钧一发之间,幸运远离了他,晋级下一轮的喜悦也拒绝了他。意大利后卫巴斯托尼中路助攻,传球给扎卡尼,一脚击碎了克罗地亚的晋级梦。

反观意大利的此役踢法,上半场时,以佩莱格里尼和巴雷拉为核心组织进攻,若日尼奥担任后腰,小将雷特吉冲锋陷阵,某一时段煞是好看,而且也能整得克罗地亚后卫忙手忙脚,气喘吁吁。可是,面对这些经验老到的克罗地亚“老兵”,意大利多数时间处于被动防守,假设莫德里奇罚进那个点球,之后再能攻进一个,恐怕再多给意大利人8分钟补时,也会无济于事。

无奈,莫德里奇只能慨叹诡异的命运捉弄,拼命救赎也难逃读秒宿命。扎卡尼踢进绝平一球后,比赛即结束,他躺在地上喜极而泣,映照着莫德里奇的踽踽离去……

文丨李庆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