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死一生守边关”,这九个字虽短,却蕴含着极大的能量。它代表着边关战士极大的努力、付出与牺牲,也是一代代边关战士军旅生活的象征。

这句话在2023年被用在了一位人的身上,他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69316部队的部队长祁发宝。20多年来他拒绝调换岗位,放弃好单位、好工作,始终战斗在反蚕食、反分裂、反渗透、反策反的第一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复杂严峻形势下,他始终坚定理想信念,肩负艰巨使命任务,大力弘扬了喀喇昆仑精神。

2023年,早已是一等功臣的他荣升乌鲁木齐警备区副司令员,首次出境,就凭借胸前的六排勋表夺走了许多人的目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残酷的边防斗争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对很多国人来说,这句话绝对不陌生。

它是2020年在中印边防斗争中壮烈牺牲的陈祥榕烈士写在笔记里的一句话,短短8个字尽显他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

后来成为一等功臣的祁发宝也作为陈祥榕烈士所在边防团的团长参加了这场交涉和斗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0年4月,在印度军队违反两国协议协定,抵边越线搭建便桥、修建道路,频繁在边境越线争控,试图单方面改变边境管控现状之后,边境的局势就陡然升温了。

之后的两个月,只要喀喇昆仑高原的天刚刚亮起,新疆军区某边防团的官员就已经出发,保持高度警惕,在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上行进,对预定点位进行巡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突发情况是在6月的一天来临。当时印军又一次公然违反与我方达成的共识,悍然越线挑衅

按照惯例,作为该边防团团长的祁发宝本着谈判解决问题的诚意,仅带着几名官兵前往交涉。

他们没有料想到印军的无底线与疯狂,遭到了对方蓄谋暴力攻击。

在这种情况下,祁发宝也没有失去冷静,而是很快作出应对,一边组织官兵喊话交涉,一边占据有利地形,与数倍于己的印军展开殊死搏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他示意一直在观察交涉情况的边防团其他官兵也很快发现了异常,组成增援队伍及时赶到。

虽然他们英勇战斗,最终将来犯的印军击溃驱离。

但在这个过程中,团长祁发宝还是身负了重伤,更有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战士肖思远、战士王焯冉为营救战友壮烈牺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残酷事实更让人们意识到了边防斗争的严峻性。

边防官兵把青春、鲜血乃至生命留在了喀喇昆仑高原,为国人筑起了巍峨界碑。岁月静好,原是有人在负重前行。

此次事件之后,中央军委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的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的荣誉称呼,也给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了一等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卫国戍边精神不变

当然,需要牢记的是,英雄虽已离去,他们的精神却永驻边关。

无数边防官兵秉承着一样的精神与意志,牢记边防军人的责任和担当。他们知晓边防斗争的残酷与危险,不怕牺牲的信念却更加坚定。

有英雄事迹的感召,也有团长祁发宝的身先士卒,该边防团不少战士在服役期满后主动申请留队。

“边关虽苦,但总要有人守。只要边防一天需要,我就一天不走”。这句话出自边防战士付忠义之口,是他的精神,同样也是祁发宝的坚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祁发宝长期在边防一线工作,20多年来没有离开过这个条件艰苦的高原。

或许有人以为这是他的不得已而为之,但其实,期间祁发宝有过多次调换岗位的机会,多次立功的他得到了更多条件更好的单位的青睐,但他都一一拒绝了。

为此他还曾得了家人的抱怨,更被一些外人笑说他是“傻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祁发宝一直知道高原的生活很苦,边防官兵的生活更苦。他身在其中,体会到这些苦,却没有被打倒,反而更加认识到边防军人的价值。

边防一定要有人守,在他看来,组织将他放在这么重要的岗位上是对他的信重,他只有踏实尽责的义务而没有挑三拣四的权利

在他的价值观里,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才应该被放在首位,个人的舒适度、所谓的前途甚至对家庭的责任在这些面前都需要被延后考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期间,家庭方面也给了祁发宝一定的“施压”

2009年,祁发宝的父亲突发重病,祁发宝却远在边关,正值带队参加比武竞赛的关键时刻,一直到父亲病逝之后才来得及长跪在其墓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0年,祁发宝的母亲卧床不起,孩子也刚刚出生,祁发宝本有一定假期留家照顾母亲、妻子和孩子,但因为工作需要,他还是提前归队了,所有的家庭重担一下子全压在了身体依旧虚弱的妻子身上。

后者无疑受了很多委屈,常常在电话里向祁发宝哭诉,祁发宝虽然心疼,却依旧坚持舍小家顾大家,能做的只是默默承受妻子的哭诉,好让她能排解一下苦闷的情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在边关工作的祁发宝更承受着极大的压力和考验。

刚到阿里军分区任职的时候,祁发宝被分配到执勤哨所负责工作,那里设施简陋,物资匮乏,又因为海拔高,所需焦炭都要靠直升机运送,运力极小,根本保障不了日常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情况下,除了正常执行公务,很多时候祁发宝还要带着官兵跑到3公里外的山沟去打柴。

体谅底下官兵的祁发宝还常常把距离近的地方留给他们,自己则跑去更远的地方去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知道,在海拔4500米的高原上行走,稀薄的空气下,他们本就承受着不小的压力——相当于在平原上负重50公斤,再背上100多斤的木柴走3公里的山路,他们后来几乎是一步一步往前挪,到了执勤点时,包括祁发宝在内,多的是官兵一下子晕倒在地上,要接受医护人员的救治,方能捡回一条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带队巡逻执勤,对祁发宝来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单是复杂的地形给他们行走增加了不少的难度,遇上冰冷刺骨的河水时,考虑到军中物资匮乏,部分战士没有雨裤,担心他们会受寒高烧甚至更容易留下长久腿疾,祁发宝还会站到冰冷的河水里,把他们一一背过河。

等到终于上岸时,他的腿也要休息很久才能恢复知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祁发宝的表现都被战士们看在眼里。

在他们看来,部队长就像是自己的兄长,对他们关心、爱护。

也正因祁发宝温暖了官兵的心,团队的凝聚力得到了有效增强,每次执行任务都能在祁发宝的指挥下拧成一股绳,坚决捍卫祖国领土和主权完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荣升副司令员

2023年9月,西部战区举行先进典型颁奖典礼。

从普通战士到副司令员,将人生最美好的26年岁月奉献给祖国边疆的“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祁发宝也出席了这场典礼,胸前佩戴的6排勋表在阳光下闪现了熠熠光辉,记录着他的荣誉与奉献,一时之间震撼了观礼的众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祁发宝在8个月前,2023年1月刚刚升任为乌鲁木齐警备区的副司令员,这是国家对祁发宝能力与贡献的肯定,当然,对祁发宝本人来说,这也是一个全新的考验。

要知道,乌鲁木齐警备区成立于2004年,此后作为我国最西边的警备区,一直是战争资源和战争潜力的重要基地,作为该警备区的副司令员,祁发宝要有应对随时可能到来的战争的准备,对官兵的训练也要更严苛、更有针对性,这是一副重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在祁发宝能否胜任这一职务的问题上,更多人选择的是相信。

衡量军人优秀的标准,不仅仅是其级别的高低,更在他胸前的勋表如何,很显然,在这一方面,祁发宝在军中也是佼佼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1997年参军到如今,祁发宝已经荣立过1次二等功,5次三等功,获得过兰州军区戍边先进个人等多种荣誉。

升任乌鲁木齐警备区副司令员后,他首次公开亮相就是在西部战区举行先进典型颁奖典礼上,胸前佩戴的6排勋表就凝集着他的荣誉,述说着他艰苦的军旅岁月。

今年,2024年,祁发宝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出席了全国两会,关注这一消息的人或许还能从他头上看到清晰的伤痕,那是他在边防斗争中负重伤而留下的印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祁发宝参加两会的时候,他的家乡——哈溪镇河沿村也成了全省第三个、全市首个省级基层理论演讲示范点,迅速在全县范围内掀起全国两会精神学习热潮,立足理论宣讲职责,推动会议精神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更有学校开展“学英雄、践行动,做爱国主义接班人”的主题报告,以祁发宝为学习榜样,树立青少年崇尚英雄、热爱祖国的思想意识,使在行动上发奋读书、强我中华。

参考文献:

央广网 2021年2月19日 边境冲突中誓死捍卫国土,中央军委为这5名官兵授予荣誉称号、记一等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