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

文物古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文明的符号、历史的见证。由于文物古建筑自身的特点及管理存在的问题,使其存在着大量的火灾隐患。近年来,文物古建筑、博物馆频频发生火灾,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

古建筑火灾案例

福建省宁德市

2022年8月6日

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万安桥着火

桥体坍塌焚毁

这是我国现存最长木拱廊桥

始建于宋朝

至今已有900多年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云南省临沧市

2021年2月14日

云南省临沧市翁丁古寨

发生严重火灾

翁丁寨于2006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

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建筑为什么会“惹火”
建筑耐火等级低

古建筑多采用木质结构,易燃可燃物多,且建筑密度大,缺少防火分隔,一旦起火极易迅速蔓延。

用火用电不规范

据统计,2009年到2015年,国家文物局接报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火灾的起火原因中,电气线路故障引发的火灾事故占37.8%。

消防设施设备缺失

因早期建筑消防设计年代较远,多数文物古建筑在建设之初并未考虑到消防水源是否便捷,以及消防设备设施建设等情况。

古建筑防火等级低

可燃构件多

易发生火灾事故

这份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提示

要牢记!

01文物古建筑内严禁吸烟、使用明火,避免引发火灾;香烛宗教用火,应在指定地点进行。

02文物古建筑周边应修建消防蓄水池,安装火灾自动报警器.自动灭火系统。

03雷雨天气频繁的季节,应仔细检查防雷设施防止导体锈蚀或损伤、折断损坏的要及时更换。

04建筑修缮不宜采用电气焊、防水修护等明火作业行为,如需使用,应做好防护措施。

05不可使用高温照明灯具和大功率电器。电气线路应穿管保护,不可直接敷设在文物木质结构本体上。

06建筑内应严令禁止电动车进入以及乱停乱放、违规充电,以防发生火灾事故。

来源丨北林区消防救援大队

北林发布

微信:beilinfabu

邮箱:blq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