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舆论,普遍沉浸在一种情绪之中:我们和西方之间存在一场“你死我活”的金融战、科技战,这场“战”打赢了我们就成了发达国家,西方以后就得仰视我们了,从此就会变成世界强国,人人都得服咱们……

所以主流媒体动不动就是这种标题:西方又下狠手……

拜托,世界要是有那么简单,还需要那么多经济学家、思想家干嘛?大家一“战”成名、一“战”定结局便好了。

那为什么大家都如此笃信各种“战”呢?当然是来自媒体的渲染。无论是主流媒体还是自媒体,当然都喜欢耸人听闻的、尖锐对立的内容,这样才能吸引眼球,同时煽动一点情绪。

这样,就让民间很容易忘了现在的经济问题核心:老百姓没钱消费。

所以总是长期渲染一种情境:“某势力”总是盯着咱们、要折腾咱们限制咱们,咱们突破了限制就成功了。

我先说点事实吧。

其实,国际摩擦和贸易战、科技战毫无特殊性可言,它广泛存在于全世界各个国家之间。我举些例子:

西班牙和美国就在互相制裁,而且还挺狠;阿根廷作为西语圈国家,最近正在和西班牙闹别扭,甚至到了叫嚣断交的程度;欧洲内部也闹贸易战,前不久拖拉机攻占法国的事件,就是因为农民不满欧盟的农业政策;谷歌之类的大科技公司在欧洲经常被罚很惨;欧洲央行、美国央行、日本央行之间各种“打太极”的金融战也从未停歇……

但我没见这些国家的人天天叫嚣着谁和咱过不去了,要怎么打赢。

大家都只是踏踏实实做自己的事情,怎么处理摩擦那是政客的事儿。如果侵犯到具体的某群体老百姓利益,才有人会闹。比如在贸易战中美国农民的利益受损了,他们就会向政府施压。

但是,都实属正常,也都是些涉及具体利益的事情罢了,没那么多民族大义的东西在里面。

所以,别见到什么“战”就高潮了,好像全世界所有人每天都盯着中国看,就要想方设法给中国使绊子。事实就是,全世界各个国家之间,每天都在闹别扭、搞贸易摩擦、互相“卡脖子”。

毕竟全球化以来,各国都要在竞争中不断保护自己的利益。

当然,中国作为贸易战的“重灾区”,是因为地位重要,毕竟是“世界工厂”。但退一步讲,中国也没那么重要,因为全世界的制造业分工还是相当分散的,大家都无时不刻地在互相竞争。

就像东亚三国,其实都有竞争和互相的“卡脖子”。欧洲国家和北美之间也一样,比如波音和空客之间的竞争。

所以,不要把贸易战、卡脖子什么的过度神秘化,甚至高度政治化,再甚至——上升到民族存亡的高度。

不至于,真的不至于。让商业的归商业,不要搞成意识形态斗争那种氛围。

我说的可能太反常识了,有的人还是觉得不对:咱们的企业不就是被美国重点制裁了嘛,如果不制裁,咱们不就是完成产业升级了嘛!

是,这没错儿,但我说的主要是心态——不要把贸易战和科技封锁,理解为决定民族命运的东西,这实在是太小家子气了。

民族命运绝不是贸易战就能决定的,它最终取决于一个民族自己的文明程度。

举个例子,大家都说东南亚——具体点比如泰国,曾经被美国收割惨了。可能有人会说,你看吧,金融战决定了国运。

但事实上,金融危机并非只有“美国收割”这么简单,它背后是那些国家脆弱的产业地位和金融生态,也就是说,美国收割是果,而不是因。根子里,还在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结构脆弱性。

但写书的人,必须把金融战写成决定全局的东西,像武侠小说中的“降龙十八掌”一样,那才好看嘛!

所以有了《货币战争》这种金融神棍书,所以有了今天的自媒体,什么《中美金融大决战》之类的文章。

说回泰国,泰国经济到底为什么停滞在“中等收入陷阱”?

根本原因不是美国的收割,而是泰国的王权在政治改革中未能得到彻底限制,而司法没有实现真正独立,导致泰国政治和经济总是无法彻底现代化。

所以泰国经济在抵达“中等”这个阶段后,内部经济总是在被腐败势力侵吞,经济结构也长期扭曲。

咱们总是以大国自居,既然是大国,就要有大国心态,那就是不要拘泥于鸡毛蒜皮的事情,而是要有新的全球观。

这个全球观就是:世界已经进入了不可逆的全球化,即便现在全世界右转保守化,也绝无可能彻底终结全球化。

全球化的时代,中国其实是最大的受益者。本来中国作为一个到了70年代还处于赤贫的国家,几乎没可能翻身了,但全球化改变了中国。

所以就请坦然接受全球化的代价,那就是持续不断的贸易摩擦、金融摩擦。这很正常,不要去妖魔化这种摩擦。

另外一种心态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比什么都重要。

美国不是因为打赢了什么贸易战,才成为世界头号强国,而是因为美国自己的经济活力、市场自由度、创新能力、民众素质,都极强,而且吸引了全世界的优秀人才去那里。

欧洲则是因为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高精尖产业,人民素质加以配合,文化实力也强。

日韩崛起也不是因为赢了什么贸易战,而是因为他们拥有了丰田、索尼、三星、现代这些品牌,也有着极小的贫富差距和较低的腐败程度,人民受教育程度高。

所以,上述这些才是决定了国家国运的核心因素。这些因素做好了,“卡脖子”的问题也自然会被突破。

如果总是紧盯着贸易战、金融战、卡脖子,而不注重财富分配方式的进步和国民素质的提升,总是以抗日神剧般的心态看待国际社会,除了贻笑大方之外,可能最终反而会收获一个惨淡的结局。

没有社会的整体进步做支撑,就算科技突破了瓶颈,也照样难成发达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