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是这个世界上最难了解的动物,人一生了解自己都已经不错了,要完全了解别人,更是比登天还难。

女孩因同学的议论罹患抑郁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我们常常会把别人看错:你认为很优秀的人,没有想到将来很糟糕;你认为很糟糕的人,将来可能很优秀,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这源于我们认识上的有限性和人的复杂性,人最复杂就在心理层面,了解人就是了解人的心理。

我举一个例子来阐明我的观点。

有个女孩子,天资非常高,她不仅数学学得好,语文学得好,理化也学得好,唯有英语差一点,她的数学成绩远远超过一般的男同学,在班上一直是第一第二,综合成绩在班上前五名,全年级也在前几十名,大家都非常看好她,因为她数学学得这么好,这是一般女孩子所做不到的。

所以班上的其他女孩子对她也比较嫉妒,在学习方面,这孩子没问题,在人品方面也没问题,这孩子很少说谎,很正直,很善良,很有同情心。但是她的长相上有两个缺点,一个是比较黑,一个是身体比例不好,而且腿很粗很短,屁股很大。

但她个子有一米68,这个长相像犹太人,犹太人被称为“坐在地上的巨人”,就是他坐在地上,你看他很大,站起来他并不高,因为大多数犹太人外形上都是腰长腿短的特点。

大家都看好这个女孩子将来考985一点问题都没有,她也非常平和,但谁也没有想到,别人的一次议论让她出问题了。

有一次,班上几个女孩子在教室的一个角落叽叽喳喳议论,当时她刚好不在教室,她在外边的过道上,在窗户外边听见她们议论了。她们在说她的名字,她就竖起耳朵听,那些女孩子说:“她学习好有什么用?你看她长这个样子像黑猩猩一样,屁股那么大,将来嫁不出去,她就是成功了也不幸福。”

那些女孩子就在教室里叽叽喳喳议论她,实际上是嫉妒她。她听了以后,当时在外面就哭了,感到非常难受回到家里闷闷不乐。爸爸妈妈问她发生了什么事,她不说,到学校里也是闷闷不乐,老师问她发生了什么事情她也不说。

那些女孩子对她议论的声音就在她心里不断的回放:“你看她长得那个样子像个黑猩猩,像个大猩猩,屁股那么大,她学习好有什么用?她就是将来学习再好,考再好的大学,也没人娶她,看到她就恶心……”这些话就在她心里一遍一遍回放。

她非常痛苦,这些话摇动了,她影响了她,后来她就越来越情绪低落了,最后就不想上学了。

因为她内在里有一种声音:“我学习好也没用,我也嫁不出去,我也得不到别人的爱,尤其是男生的爱,那我学习好有什么用呢?”后来她就演变成抑郁症了休学了,接受了长达两年的咨询和治疗才回到学校去。

回到学校以后,她原有的那种好的学习状态,包括那种天赋都不复存在了,她仅仅是个中上游的孩子,再后来,她只考了一个普普通通的一本,而且她的性格好像发生变化,人显得不自信了,显得非常敏感,而且越来越孤僻,不愿意跟别人交往,父母觉得她有问题的,就带她来找我,接受我的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案例我先放到一边,我再讲一个案例。

有一个男孩子,老家是安徽陆安的,有些人把它读六,叫六安,陆安也行,反正是指一个地方。

这个男孩子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打工族,父母非常辛苦,他们很希望他好好读书,但这个孩子不读书,整天调皮捣蛋,留着很古怪的发型,穿着非常古怪的衣服,哪怕是考倒数第一名,都嘻嘻哈哈的,脸皮特别厚,别人再挖苦,再讽刺,他都无所谓,他是那种厚脸皮里边的厚脸皮,他这个脸比万里长城还要厚。

这个孩子,我从小就看他长大的,现在在社会上混,肯定没有考上高中,后来就上了个技校,到技校里也不学习,你说他什么坏话,他都不在乎,成绩再差,他也不在乎,能力再差,他也不在乎,反正是不在乎。

你看,后边这个孩子你再说他,再挖苦他,他再糟糕,他都不在乎,脸皮非常厚。而前边那个孩子脸皮太薄了。

太敏感与太不敏感都是不健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反映了两种不健康的人格特征:

一个是太敏感,太敏感的孩子是不自信的,敏感的人,尤其是过度敏感的人一定不自信,因为什么?

因为自信是自己对自己的确定,“我一旦确定了我,别人对我的任何评价都不算数”,但是如果你把别人说的话当做真实的,那么你就受影响了。

“我是什么样的人我自己知道,你们说的我一概不认同,我知道我是谁,我的优点、我的缺点,我的今天、我的未来,我心里都有数,你们的话等于放屁!”这就是健康地辩证地看自己,不受别人的影响。

如果自己做得不好,他会反省,如果自己做得好,他会再接再厉,他会鼓励自己,这种人是健康的。

太敏感的人,就是容易受外在各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受别人的看法,受别人议论的影响,活在别人的看法里。人都是不自信的,这个孩子太敏感了,太敏感的孩子很容易得病。一般来说,有心理问题的孩子90%都是敏感的孩子,不敏感很少出心理问题。

第二个孩子太不敏感了,这叫钝感。太不敏感了以后,别人的意见、建议对他来说没有任何参考价值,影响不了他,他是消极的,他不是积极的。因为我们要把对自己的评价作为第一位,但我们也要有选择性地听一听别人对你的看法,以及别人对你的批评。这个孩子完全不受别人评价的影响,自己做错了,做得很糟糕,他也不受影响,他是种麻木状态。

这就跟什么一样?比如人是一只鼓,敏感的人,就是你稍微一敲,它就咚咚;钝感的人,就是你用很大的力气敲它,它也发不出声音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刺激做出强烈和持久的反应,这叫敏感不正常;对刺激没有反应也是不正常。我们要防止这两个极端,这两个极端都是不正常。

前面这个孩子,学习这么好,天资这么高,仅仅是别人一次议论她听到了,她就完了,她人生的道路就改变了,这一切都源于她敏感,而敏感的根基是不自信。

后面这个孩子,是因为脸皮太厚太钝感,不能对积极的信息作出积极的反应,所以导致他最后人生失败了,他现在就是一个混子。

我们一定要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敏感,尤其是不能太敏感,但我们也要预防不要太钝感,适度的反应才是健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简介

王国荣,心理学家,独立学者,作家,中国整体心理疗法的创立者、中国循证心理疗法第一人。曾任心理医生杂志社首席学术顾问,上海博爱医院高级心理治疗师,是中国国内最有实力与天赋的心理学家之一。

出版了十余部有影响力的心理学专著,其中《学生心理问题突破性治疗》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数百所大学列为馆藏图书,《50 种心理治疗与调适方法》获中国高等院校出版社联盟最受读者欢迎图书奖,《人生最重要的 10 种关系》被中国文化出版社列为心理学大师系列丛书,《与抑郁症握手言和》荣获最受读者欢迎专业图书奖。

喜欢本文请点赞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