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这个木工坊里面的东西像故宫的房子一样漂亮”“我们中国的扎染真的好漂亮呀,可以用它来做一条漂亮的裙子!”中三班的孩子们正在用不太熟练的手法做着木工、扎染,这是重庆科学城启慧幼儿园的“遇见非遗”课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陶艺课程。科学城启慧幼儿园供图

据了解,该园充分利用园所环境,按小中大不同年龄段需求,甄选多种非遗形式,以功能区的形式,创设出木工坊、纸艺坊、扎染坊、陶艺坊等场所,让孩子们在走进功能区的那一刻就充分地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画糖画。科学城启慧幼儿园供图

科学城启慧幼儿园以“遇见非遗·小艺术匠”的园本课程为载体,邀请专业非遗团队,与幼儿园教师共同合作,开设木工制作、糖画体验、创意风筝、陶泥体验、非遗武术等课程内容,通过参与、体验的方式,从小在幼儿心中种下文化自信的种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扎染。科学城启慧幼儿园供图

“我从来没有想过,孩子在幼儿园可以染出一件漂亮的裙子,当她拿起来给我介绍的时候,我发现孩子真的好棒。我觉得非遗进入幼儿园可以从小让孩子们感受到中国文化。”中三班沐沐的家长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竹编课程。科学城启慧幼儿园供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传统武术课。科学城启慧幼儿园供图

重庆科学城启慧幼儿园园长文小勤表示:“非遗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应该让幼儿从小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和体验,使其能够代代相传。我园将立足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立场,从幼儿感兴趣的领域出发,将非遗融入园本课程中,构建适宜的中华文化课程体系并与幼儿教育有效融合,进而增强幼儿的民族自信及民族文化认同感。”(袁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