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号线、14号线冻死了!我一上车就连打三个喷嚏。”在上海地铁十四号线上,大学生小周向记者抱怨道。随着梅雨季的到来,上海进入了最潮湿闷热的天气。有不少市民反映,在外面被闷出一身汗,上了地铁又进入“冰雪世界”,但也有市民持反对意见。上海地铁的空调温度到底如何?记者来到多条线路调查测量温度,发现地铁车厢温度集中在20°c到24°c之间。另外,部分站台与车厢之间的温差较大,也是乘客们体感不适的原因之一。上海地铁到底冷不冷?我们去问了市民,又测了温度

“我每次坐4号线都会去坐弱冷车厢,还会带一件长袖外套。”在地铁4号线的尾部车厢,一位阿姨对记者说。

但是,就在隔壁的普通车厢的毛伯伯认为,地铁4号线的温度适中,从未感觉不适。

近日,记者在上海地铁各条线路上采访了15位市民,其中6名乘客向记者表示,常坐的地铁温度太低,7名乘客表示温度适中,2名乘客认为地铁里的温度还是很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被吐槽温度低的线路集中在新线,“我平时通勤会搭乘12和18号线,感觉车厢普遍都很低,尤其是18号线。”陆女士向记者说。

相较之下,大家普遍认为一些较老的的线路温度适中、甚至有点热。“我坐2号线、7号线比较多,从来没感觉冷,人很多,热死了。” 张先生说。

也有市民认为,虽然部分地铁线路有点冷,但是也能够接受。“早高峰人多,空调温度不打低的话可能会闷。而且冷一点大家可以加衣服,热就没办法了。”潘先生说。

上海地铁到底冷不冷?车厢温度数据来说话!

6月20日、21日,新闻晨报记者在一号线、二号线、四号线等13条线路上分别测了头尾部的弱冷车厢和常规车厢的温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海地铁的普通车厢温度多数集中在20°c到22°c间、弱冷车厢多数集中在22°c到24°c间,温差基本上在2°c左右。

其中,温度最高的为一号线、八号线、十一号线的弱冷车厢,温度在25°c左右,温度最低的则为七号线、九号线、十三号线、十五号线的常规车厢,均在20°c左右,部分车厢的中间区域温度甚至低于20°c。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地铁站台和车厢内的温差有点大

影响车厢内温度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比如停站开关门时的冷热气流频繁交换,车厢内的拥挤程度、长短途乘客体感和需求差异等。一些列车的出风口集中在列车两侧车门顶上,站在空调送风口下,也会体感更冷。

另外,站台和车厢内过高的温度差异也会让人感觉不适。“有时候不是地铁太冷,是站台太热。”上海市民山先生表示,有时候在站台上被闷出一身汗,上了地铁一下子进入“冰雪世界”了,很容易感冒。

记者也测了地铁站台的温度。

6月21日上午,记者在高科西路地铁站候车时测量站台温度约为25°c,随后登上了七号线的常规车厢,测量温度在20°c左右。接下来,在常熟路地铁站换乘一号线并再次测温,常熟路地铁站的候车区温度同样为25°c,而常规车厢的温度在22°c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些站台的温度更高。当日,记者测量的上海体育馆地铁站候车站台温度为29°c、徐家汇地铁站候车站台温度为28°c,而记者在这两个站台换乘的四号线和九号线普通车厢温度分别为22°c和20°c。也就是说,在这两站上下车前后大约有7到8°c的温差,的确让人不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也有一些地铁站与车厢的温差较低。记者在桂林路地铁站测量温度为23°c、宋园路地铁站为24°c,而在15号线普通车厢的温度在20°c左右,10号线的普通车厢温度约为22°c,相较之下上下车体验要舒服的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地铁的温度是怎么设置的?

上海地铁自2021年起试行夏季“分区调温”,除1、2、6、7、8、9号线部分列车外,其余列车设置头尾车厢为弱冷车厢。夏季地铁车厢开启冷空调时:弱冷车厢温度高出普通车厢约2度。

根据上海地铁官方微信“上海地铁shmetro”,因为需要不断开门、关门、上客、下客,列车空调受到内外冷热气流频繁交换、高低峰人员密度变化、车厢内不同位置存在的温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温度调节显著区别于民用空调,相对复杂,列车空调虽无法做到如民用空调一般细致入微,但目标控制为尽可能满足多数人需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实现“同车不同温”,一些线路中较老的车型(如3、4号线)通过“非激活段车厢单独设置温度”,完成分区调温。而新线路列车(如15、17、18号线)采用温控自动调温,通过设置列车两端温控基准,分割普通与弱冷车厢温度。另外,空调维护人员也会每天会根据天气预报和实际状况等调整空调设置。

上海地铁提醒,如遇空调温度异常,可以询问现场工作人员或者拨打服务热线64370000,提供列车运行方向等具体信息,以便工作人员上车检修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