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

华西中学教师曾艾萍正在给学生讲毒品的危害。人民网记者 李平摄

“当毒品进入我们的身体,就像一群疯狂的小怪兽,朝着我们的器官猛冲过去。毒品会侵蚀人体所有器官……”在成都市成华区华西中学的禁毒基地内,禁毒专员、教师曾艾萍正用AR“毒变魔镜”为同学们讲解吸毒的危害。

曾艾萍是华西中学的青年教师,到校任教后,她便参加了公益禁毒宣传。2020年,曾艾萍带领学生参加全国禁毒知识竞赛,荣获全国三等奖。首次参加大型活动,就斩获大奖,这给予了曾艾萍极大的鼓舞,从此,她全心全意地投身于禁毒教育工作之中。

记者从华西中学了解到,为了让孩子们真正了解到毒品的危害,学校精心组织了知识竞赛、公开课以及主题黑板报等宣传形式,让孩子们对毒品的危害建立入脑入心的防范意识。

谈起吸毒的危害,该校初一学生马文浩认识颇深,“从小就听爸爸妈妈说,吸毒会让人成瘾,导致家破人亡,现在的体会更深了。”

“我看过公开课的典型事例,发现毒品离我们其实并不远。我们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女孩子更要学会保护自己!”聆听了学校的禁毒公开课后,该校初一学生刘抒易感慨不已。

“要让孩子们明白毒品的危害,我们必须采取不同的方法,真正让孩子高度重视,他们才会铭记于心。”华西中学党委书记文波表示,中小学必须要重视禁毒教育,现在的新型毒品多种多样,它们会伪装成巧克力、奶茶粉、跳跳糖、邮票等出现,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体验,打心底明白毒品的可怕,才能从根源上避免他们接触毒品。

“我区禁毒办形成了毒品预防教育宣传工作闭环,包括分析新增吸毒人员情况、制定下一年度宣传方案、开展宣传活动、进行满意度和知晓度测评,并将结果纳入了目标考核。”成都市成华区禁毒办副主任冉轩表示,为创新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教学体系,成都市教育局和市禁毒办在日常禁毒萌生出编撰覆盖各年龄段整套教材的构想,并上报上级教育和禁毒部门,多名教师广泛参与教学资料编撰工作,成华区禁毒办联合区教育局保障50 余所中小学(含职高)每学年4个课时的禁毒教学实践进课堂,给同学们带来了毒品危害“新感悟”。

冉轩表示,未来,成华区青少年毒品预防工作还将多方联动,统筹多个单位共同参与,保持长效沟通机制,着力打造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品牌,全方位提升教育质量。(李平、实习生施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