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人渣啸西风

字数:2105,阅读时间:约6分钟

  • 编者按:前段时间,最热的新闻可能就是外媒报道的菲律宾武装部队被使用砍刀、刀具和长矛等冷兵器的对手给缴械,7名菲律宾士兵受伤,1人手指被“切断”,还有“8支大威力枪支被扣押”。报道一出,很多网友都惊呼21世纪虚假的海战是两边舰炮导弹齐鸣,真实的海战是开船撞击,手持冷兵器跳帮夺船。时代又变回去了,冷兵器技术真的有用。其实就网上流传出来的视频中可以看到,颇有古代水军跳帮战的风范。其实古代水军作战,除了战船上有投石机等大型武器外。水军士兵冷兵器作战大抵也和现在海警的方式比较类似。本文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在战国时代,传说鲁班就发明了“勾拒"献给楚国专门用于水军作战,这种武器有点像后世的钩镰枪,在敌军势大时,可以刺击以及顶住对方舟船防止敌军靠近,称之为拒。而己方势大时又可以勾住对方舟船拖近跳帮作战,防止对方逃跑,称之为勾。

这种武器在战国时代的水军中十分流行,普遍都装备这种武器。而因为勾拒可以勾住对方舟船拖拽过来,一人之力是无法拖拽得动敌人舟船的,往往需要多人合力一起用力拖拽。这就需要士兵们训练合力拖拽的配合,于是形成拔河这项运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菲军所称对手携带的“长矛”恐怕就是类似勾拒的水上打捞杆。这种工具可以勾住水上漂浮的物品进行打捞,而在海上冲突中,自然也可以做到推离对方充气艇,或者阻止对方跳帮登船的“拒”,也能做到勾住对方充气艇让对方难以逃脱的“勾”。可以说颇有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水战“退则钩之,进则拒之”的遗风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古代的水战中,无论是中国还是欧洲,自然也少不了各式长短刀的身影。因为水战的特殊性,水军往往难以装备盔甲,如果穿铁甲作战,一旦失去平衡落水,那就直接沉底了,反之不穿盔甲作战落水还有可能游回船上。甚至有专门带凿子跳进水中凿漏对方舟船的士兵,这都是绝无可能穿盔甲作战的。

所以在双方大多都无甲的情况下,刀具的杀伤力就能完美的施展开来。而且跳帮作战时,攻入对方船舱,长兵器就无法施展,只能用刀剑类短兵器作战。即便是火枪火炮都已经全面列装的17世纪和18世纪,欧美的海盗以及军舰的水兵也大多佩戴刀剑进行跳帮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明代的《抗倭图卷》中就是手持双刀站在舟船上准备跳帮作战的战士形象。不过这种接舷战和欧美电影里海盗接舷就是拿刀一拥而上不同。电影不过是艺术化的演绎,实际真的会死人的情况下,水军是不会乱哄哄的一拥而上这么简单。一样是需要进行配合作战的。

古代水军接舷战也是多兵种进行配合作战。虽然刀剑类武器很适合接舷战时进入船舱内清剿敌人,但是长枪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武器。

根据记载,明代著名将领俞大猷就比较喜欢更多的使用长枪手,每艘福船上,俞大猷会配置一百名长枪手。而戚继光则更喜欢短兵器,每艘福船上只会配备占总兵力十分之一的长枪手。当然远程武器也是必不可少,海上火药容易受潮,而且船身颠簸,火枪不但装填更困难,也较难射准。所以明代水军火枪装备相对较少,而弓箭也比较怕受潮,明代水军弓箭装备的也较少,更多的是装备弩和标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代抗倭战中,抗倭名将俞大猷和戚继光,每艘福船上会配备一千五百枝标枪,戚继光甚至要求所有船员都要练习投掷标枪。因为中国的福船更为高大,面对倭寇更为矮小的舟船,一般会抢占上风头位置逼近倭寇舟船,用撩钩来勾住对方小船,然后居高临下近距离投掷重型标枪,根据记载“中舟必洞,中人必碎”甚至可以直接穿透倭寇舟船的船板杀伤躲在船舱的敌人。

明代还有一种轻型标枪,枪头重4两,杆长七尺,要求前粗后细,头重尾轻,这样投掷起来杀伤力才够大。这种标枪反而不适合居高临下投掷,一般用于两船高度差不多的时候投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跳帮的水军部队也很少拿把刀就冲,虽然水军不太方便穿盔甲,但是也不会无防护就上,大多还是会装备一面盾牌,无论是木盾、皮盾还是藤牌,落水都能浮得起来,也都不怎么怕水。

在有盾牌的情况下跳帮作战,配合长枪兵,面对根本没有刀盾兵的倭寇,是非常占据优势的。郑成功的部队更喜欢用长杆刀进行跳帮战,现在传统武术中还有水陆朴刀术流传下来。当年中印边境冲突时所持长杆刀,或许在将来的海上冲突中,还能再见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水上作战也有专门的步法,大船之间的战斗。因为大船晃动的频率会比较低,但是晃动的幅度就比小船大得多。所以大船的接舷战,对于身法的要求就需要拉高重心,步法要足够灵活,不能站着不动,要随着船只的摇晃随时调整自己的姿态,这样才不容易摔倒或是直接跌落到水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般较小的舟船作战,小舟摇晃的频率更高,就讲究移动的时候尽量不抬脚,扎马步蹭着地面移动,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摔倒。甚至可以故意用力晃动舟船让对手措手不及摔倒。这种特殊的技巧,现在南方还有不少船拳流派保留着。

以前总有人嘲讽时代变了,这些东西早该被淘汰,根本没用了。但现在这类技巧在这次中菲海上冲突的小艇上就会非常适用。我国海警真的可以学习一下这类船拳的下盘技法,如果以后还有这类跳帮战斗,对手可能也会选择携带冷兵器,到时候这类小船作战的技巧就会大展神威。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人渣啸西风,任何媒体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