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文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次走进北京国贸的建投书局,一下子就被巴西作家Jeferson Tenórico 的《表皮之下》(O Avesso da Polo)所吸引,这本由漓江出版社于2024年3月第一次在中国出版,由巴西驻沪领事Augusto Souto Pestana亲写序言推荐。原版2020年出版后,曾获巴西雅布提文学奖。

《表皮之下》的主角佩德罗是一名黑人。父亲原本是公立学校教师却被警方在街头被误杀,在巴西,种族问题深入社会肌理,隐隐约约无处不在,佩德罗尝试阳光地生活,却发现自己被无形地压抑着和煎熬着。佩德罗曾经也拥有一个白人女朋友,可后来在周边环境和自己的敏感神经刺激下,也分手告终。巴西社会的黑白边界似乎很难跨越,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也在社会的每一寸肌理里。

2023年底我曾访问巴西,还拜访过里约著名的贫民窟,贫民窟是曾经为摆脱大庄园没日没夜的劳作而逃出的奴隶们藏身的地方,慢慢地依山而建,就形成了今天从远处看色彩斑斓,实则辛酸悲惨的贫民窟。从巴西回来后,很多朋友问起我对巴西的印象,我回答:“colorful”, 色彩斑斓!巴西不如新加坡那样发达、整齐、干净,却令人印象深刻,因为色彩斑斓、资源丰富、人民乐观。《表皮之下》关于巴西,却不止于此。

很难描述谁才是巴西人。不像亚洲国家很多是单一民族为主的国家组成,有一个具象化的概念。巴西人可以是任何人,欧洲白人移民、日本移民、非洲安哥拉移民、黑人、混血等。大家都听说过巴西的桑巴舞,可是我访问过好几个桑巴舞学校,都是清一色的黑人小孩在练习,白人或者富人很少送小孩去桑巴舞学校。到底谁代表巴西?那些掌握国家财富的白人,还是那些广大的基层黑人群众,还是世界杯的时候大家为之疯狂的巴西黑人球星?表皮之下,谁是巴西人?表皮之下,我们是谁?

上周末在曼谷度过,凑巧赶上在曼谷的彩虹节(Bangkok Pride Festival),也称曼谷骄傲节,各种类型的LGBTQ群体都有参加,本来也无感,就是凑热闹的心态,在路边观看。突然中国队走过来了,一个由五星红旗和彩虹旗拼接的中国队队旗掀起了人群中的热议,我旁边挤着的成都游客直接冲上去和他们一起继续游行,我也激动地拿出相机抢拍。看着他们自信而乐观地气质,还有举着中国队旗子的爱国精神,我也突然很感动。表皮之下,我们都是中国人。虽然他们在国内也许不受关注,也许被忽视,可他们仍然努力活出自我,来曼谷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彩虹节。表皮之下,我们都是热爱生活的人。在Terminal 21广场上散步,看到好几个漂亮的穿公主裙的变性人,他们比我见到的大多数女生更漂亮、优雅和娴静。表皮之下,我们都是热爱生活的人。

去过曼谷几次,这次终于在男性友人的保护下,前往Soi NaNa(娜娜巷)红灯区,满足好奇心。从娜娜巷的街口穿越,也就一个街区,5分钟即可走完,完全没有我想象的鱼龙混杂,就是一条热闹点的酒吧街,只是每个酒吧门口站满了穿着泳装的年轻女郎。我的男性友人说,因为他和我一起走,那些女郎也没“骚扰”他,如果他是自己一个人独行,也许会被挡下了聊天。我们就从街口到街尾,然后从街尾回到街口,再穿过热浪滚烫的曼谷街道,乘地铁结束此行。表皮之下,这些年轻女郎也只是在谋生而已,并且对来往游客尊重有加,令我意外。表皮之下,我们都只是热爱生活的人而已!(作者系乌拉圭科拿乳业驻中国首席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