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名片

历史社团

社团展示

中小学生社团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形式,也是创新和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2020年,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海恒分校正式成立了历史社团——历史鉴赏园。通过组织辩论会、历史剧表演、阅读经典、手工制作等多种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传播了知识,还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

制作京剧脸谱 感受国粹魅力

京剧脸谱是中国传统戏剧中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作为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瑰宝,以其独特的色彩、图案和寓意,展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和艺术精神,在国内外都很流行,已经被公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识之一。社团活动之前,学生们利用课本、互联网等途径收集资料,了解京剧脸谱的起源发展、色画方法、色彩寓意等知识。在课堂上,激发创意和想象力,设计出属于自己的独特脸谱。“这样的活动不仅使学生深入了解京剧脸谱的文化内涵、历史渊源,丰富了对传统艺术的认知,还培养了对色彩搭配和图案组合的创新思维。”该校历史鉴赏园社团指导教师张玲说。

传承活字印刷 领略人类智慧

考虑到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 加快了图书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播,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历史社团还开展了“解锁活字印刷术”主题活动,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再现活字印刷术的制作过程,通过排版、上墨、覆纸、按压等一系列操作,深刻体会到活字印刷术的精妙之处,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与创造性。看着纸上逐渐显现出清晰的字迹,那种成就感难以言喻,学生们显得十分兴奋。

演绎经典故事 感悟忠义豪情

历史剧表演是学生们非常感兴趣的学习历史的一种方式。历史社团活动课上,张玲将《桃园三结义》的故事搬上了课堂。社团三位成员精心准备,为大家表演了“桃园三结义”的故事,三人的誓言掷地有声,将历史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观众们仿佛穿越时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那份义薄云天的豪情壮志,现场气氛热烈,喝彩声不断。

巧手制作香囊 体验端午民俗

在端午佳节之际,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在校园热烈举行。社团成员们在教师的指引下,纷纷拿起布料、针线和艾草香料制作香囊。穿针引线、缝制、打结,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融入到每一个细节。在制作香囊的活动中,大家不仅体验到了手工制作的乐趣,还对端午节的文化内涵有了深入的了解。端午制作香囊,不仅是一种手工技艺的传承,更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

在历史社团中,师生致力于探索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让教师和学生们受益匪浅。下一步,社团将解锁更多的方式、开展更多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海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生表演历史剧《桃园三结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社团成员展示自己制作的京剧脸谱

社员感悟

解密活字印刷术 感受科技之神奇

□七(5)班 秦翔宇

我从小就对历史充满着无限的好奇,所以在刚进入初中校园时,就选择加入了历史社团。每逢周三社团课时,我总是端正坐姿,津津有味地听着老师的讲述。在社团课上,我们不只是听众,也可以是演说者、活动设计者、手工制作者......

上学期临近期末时,社团老师带领我们开展了一次“安徽历史名人——我来说”的演讲活动。活动公布时,大家争先报名,都不想错过机会。随后老师指导我们选择历史人物、搜集人物资料以及构建演讲大纲,最后撰写演讲稿。朱元璋、曹操、李鸿章......当一个个同学在讲台上演讲时,台下鸦雀无声,大家听得极其认真。在今年的世界科技节来临之际,社团老师又带领我们一起“解密活字印刷术”。看着跃跃欲试的伙伴们,我也不甘落后,积极报名参与活动。我领到了一份唐诗《登鹳雀楼》的印刷材料,然后马不停蹄地开始整理材料、抠制单字、排版文字、刷墨等。每当遇到困难时,老师总是耐心指导,最终我完成了这首唐诗的印刷工作。看着手中的成品,不禁赞叹古人的智慧。

一年的社团活动,不仅开阔了我的视野、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还结交了许多趣味相投的伙伴,十分感谢学校,更感谢社团老师。

制作京剧脸谱 体会中华文化瑰宝

□七(7)班 鲍虎呈

中学伊始, 恰逢学校组织各类社团招新,我在众多社团中报名参加了历史社团,我对历史情有独钟,相信历史社团能让我受益颇丰、感受历史的魅力。

如今我参加社团活动已有一年。回顾过往的一年,我确实从中学到了许多,这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对中华文化的探讨与研究。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所带来的文化遗产无疑是人类历史上最璀璨的瑰宝之一,这些文化遗产令我震撼,也让我感到自豪。中华文化瑰宝数不胜数,在一次社团活动中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京剧脸谱, 细致讲解了京剧脸谱的发展历程、色彩寓意和代表人物等,看着那些栩栩如生的脸谱,我的思绪似乎飞到了古代。

1790年,皇宫内传来了咚咚锵锵的敲锣打鼓声与咿咿呀呀的吟唱声,一时间四大徽班誉满京城。后来,徽调经过不断改进和创造,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被称为京剧。正是广大群众的喜爱,让京剧和京剧脸谱得以蓬勃发展,中华文化才能如此辉煌灿烂。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一切事物似乎都会像尘烟般散去,但正如弗朗西斯·培根所说:“智慧与学术给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影响远比权力与统治持久。思想与文化是不朽的!”感谢学校开设的社团课程,让我进一步了解了中华文化瑰宝的辉煌,更培养了我对历史的热爱和探索精神。只有了解历史,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世界。

巧手制香囊 悠悠古韵传

□七(5)班 赵艺涵

历史社团就像一个充满魅力的知识宝库,为我打开了一扇扇通往过去的大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让我惊叹于历史的博大精深,也折服于先人的智慧与勇气,更为中华文化感到无比自豪。

端午节前夕,社团老师组织大家围坐在一起制作艾草香囊。当我拿起那一块块色彩鲜艳的布料,触摸着散发着清香的艾缝制草香料,心中涌动着一种新奇与期待。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小心翼翼地裁剪、装料、缝制、打结,每一个步骤都让我感受到了手工制作的魅力。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香囊,那种成就感和喜悦难以言表。制作香囊看似简单,实则需要一定的耐心和细心。小小的香囊不仅仅是一个小物件,更承载着人们对健康平安的美好祝愿,也传承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我会更加珍惜和弘扬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期待今后能有更多的机会,继续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手工制作“二十四节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体验活字印刷

寄语

浸润素养 立德树人

□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海恒分校团委书记 王培培

悠悠千古多少事,梦落海恒岁月心。历史鉴赏园社团是我校认真落实国家“双减”政策,以“双减”为契机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以历史学科知识为支撑,将京剧脸谱、活字印刷、历史故事、传统节日习俗等引入历史课堂,不断挖掘历史学科价值,既丰富了校园文化内涵,又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特长,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菁菁校园异彩纷呈,缤纷社团百花齐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校团委在校党支部的引领下,充分挖掘身边资源,开设二十多个社团。社团课程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社团活动的广泛开展,优化了我校的特色课程内容,提升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艺术审美、文学修养和动手能力,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彰显了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是学校践行“五育并举 全面发展”理念的生动体现。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海恒分校将继续致力于打造有深度、有温度、有特色的社团,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期待学生在社团舞台上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与梦想。

(记者程榕娟、通讯员沈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