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6月24日)

话题#长沙1小时下了54个西湖#

登上社交媒体平台热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了解,6月24日

湖南长沙遭遇强降雨

其中9时到10时降水量达65.1毫米

打破6月单小时降水纪录

若根据长沙市总面积11819平方公里计算

单小时总降水量达7.68亿立方米

约为54个西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沙市多处出现内涝情况

暴雨、洪涝灾害后

往往是各类传染病的高发期

暴雨后的广东梅州市

平远县差干镇湍溪村

由于地势较低

淤泥、垃圾、破损的家具

和禽类尸体堆满街道中央

杂物堆积高度过腰

在连日超过30℃的高温中

散发出异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街道低洼处仍有积水,异味明显

被污染的水源

堆积的淤泥、死亡的畜禽

加上天气湿热

极易滋生细菌

进而引发各类传染病

暴雨洪灾后这4类疾病高发

01

肠道传染病

霍乱、感染性腹泻、细菌性痢疾、伤寒和甲型肝炎等肠道传染病,是洪涝灾害后最常见的疾病。

肠道传染病最大的特点是“病从口入”,不洁的水源和受污染或变质的食物,都会导致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高温、高湿不仅会为肠道病原体的滋生提供适宜的环境,更会加速灾区积储食物的腐败、变质。

02

蚊媒传染病

暴雨洪水过后,会滋生大量蚊虫,以蚊子为载体的虫媒传染病得以传播,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和疟疾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皮肤病

洪水退去后,也是皮肤病的高发时期。

人体过度疲劳且长时间处于脏乱的环境中,免疫力会逐渐下降,这为一些致病性微生物提供了可乘之机。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会导致坏疽、蜂窝织炎和毛囊炎等,皮肤癣菌(真菌)会导致手癣和足癣。

皮肤长期浸泡在污水中,持续受到刺激,会引发湿疹和各种皮肤炎症

04

自然疫源性疾病

常见有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和血吸虫病等,其病原体来自老鼠等野生动物,以及牛、猪等家畜携带的细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何预防传染病的传播?

1. 注意饮水和进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洪水浸泡过的食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避免接触污水,切勿在污水中游泳或洗衣服,不要赤脚接触污水。

3. 做好防蚊灭蝇工作,可使用蚊香或蚊帐以减少蚊虫叮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 做好防鼠灭鼠工作,可使用抗凝血杀鼠剂进行灭鼠,并在灭鼠后及时搜寻并处理死鼠;避免与老鼠密切接触,若食物被老鼠碰触,请务必丢弃。

5. 尽量穿长衣长裤,减少皮肤暴露;还应注意减少野外露宿,避免直接坐在草丛中休息。

6. 身体不适时,特别是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务必及时就医。

今日(25日)10时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

暴雨红色预警

预计6月25日至27日

江南北部、江汉东部和南部

江淮以及四川盆地东部

重庆南部、贵州北部、广西等地

仍有持续性强降水

在此提醒大家

暴雨洪灾后

务必注意饮食安全

加强对家庭和公共环境

的彻底清洁和消毒

以预防各类疫病发生和传播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