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的话早就流传过,“多一个大姑子就相当于多一个婆婆”的说法!

如果和三个“婆婆”一起生活,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宁宁有两个大姑子,相亲的时候,介绍人说:“男孩有两个姐姐,这是最好的家庭了。两个姐姐都结婚了,她们不分家产,公婆以后老了,她们还是最得力的帮手……”

宁宁和老公倒是情投意合,两个人很快就结婚了,婚后,她们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

很快,宁宁就发现理想中的婚姻和现实是截然不同的。

就拿两个大姑子来说吧,她以为两个大姑子既然已经结婚了,跟自己的生活是没有什么交集的,结果不是那样的。

老公的二姐,嫁的就很近,走路回娘家就5分钟,那是每天必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了孩子以后,宁宁辞职在家带着孩子,婆婆身体不好,不能帮忙。

宁宁早上还没有起床,大姑子来了就喊:“妈,你以后不用做早饭了,这像保姆一样照顾他们,你看看几点了?这还不起床吃饭,真拿自己当皇后娘娘了……”

可是,大姑子不知道的是,晚上孩子发烧了,妈妈带孩子凌晨三点才刚刚睡觉

婆婆本来没有生气,听女儿一说,顿时觉得自己很委屈

婆婆过生日,宁宁准备了一大桌子饭菜,两个大姑子都过来吃饭了。她们也都准备了蛋糕、新衣服、鲜花,是送给自己亲妈的礼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个大姑子看见儿媳妇没有准备礼物,立马就不高兴了,对自己妈妈说:“妈,这儿媳妇有没有工作还是挺重要的!你看人家王婶过生日,儿媳妇儿一出手就是一只大金镯子,真是没有办法比……”

宁宁听了更生气了,老公已经给了婆婆1000块钱,让她自己喜欢买点什么就买点什么。

婆婆不说,老公也不说,大姑子不知道,就在这里搞事情

宁宁正在生气,四岁的小女儿却开口了,她奶声奶气地说道:“大姑,你为什么不给奶奶买金镯子呢?她是你的妈妈,又不是我妈妈的妈妈……”

饭桌上的人都愣住了,宁宁觉得自己真笨,还不如一个四岁的孩子会讲话,只会在背后偷偷抹眼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女儿对大姑说:“大姑,我讨厌你,你每次来都会让我妈妈和爸爸吵架,你以后不要到我家里来了,你喜欢奶奶,把她接到你家去……”

宁宁听了女儿的话,顿时感觉心里舒服多了,以后自己也不能光在乎别人说什么,而是要关注自己和孩子的生活,把自己的日子过好。

家里有大姑子、小姑子的已婚女性,估计都有同样的感触,很不喜欢她们掺和自己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又因为紧密的血缘关系,不得不打交道。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想要生活过得好,还要学会如何跟婆家人相处才行!

第一,做一个自我一点的人,不要太在乎别人说什么。

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别人就不能把你怎么样,也不容易伤害到你。

如果在家庭生活中,总有一些让你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你又不能避免,就做一个自我一点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需要做的是更加关注自身的感受、需求和目标,不会轻易被他人的言论左右,从而能够坚定地走自己选择的道路,保持内心的独立和自信。

当你能够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念,保持独特的个性,又能不断完善自我,别人说的话,做的事情就都不是很重要了。

第二,作为父母,尽量做到公平公正。

如果是一个多子女家庭,父母要做的就是尽量对自己的孩子们公平公正。

作为父母,努力做到公平公正是一项至关重要的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父母只有做到公平公正,才能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尊重,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孩子有正确的价值观和公平竞争的意识,才能促进他们之间有良好的关系。

第三,家庭成员之间,要彼此尊重理解。

我们如果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尊重理解,关系就会缓和很多。

我们要明白,大姑子和小姑子都是婆婆的女儿,她们也许出嫁了,却依然把自己当作家里的一员,她们就可能做出缺乏界限感的事情

我们要理解,然后有事情多沟通交流。

虽然我们要理解,但是,和她们之间也要设定界限,当她们的行为影响到了我们的生活,你就要告诉别人你的底线是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要和丈夫沟通好,我们这个小家庭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她们并保持适当的距离。

不管是家里的大姑子还是小姑子,当和你有不同意见的时候,尽量避免直接冲突。

你可以让丈夫或者公公婆婆来和大姑子进行沟通,他们彼此都是亲人,更容易沟通交流。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相互的,如果我们能够彼此理解尊重就能好很多。

如果不能,就彼此远离一点,这样就能自己的心情好,生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