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一次志愿军会议

1950年11月13日,朝鲜平安北道,大榆洞,志愿军总部。

志愿军入朝后的第一次党委会议在这里召开,第一批入朝的四个军的首长济济一堂。计有:

“38军军长梁兴初,政委刘西元。”

“39军军长吴信泉,政委徐斌洲。”

“40军军长温玉成,政委袁升平。”

“42军军长吴瑞林,政委周彪。”

此时,一次战役刚刚打罢,这次战役,是在朝鲜战局极端严重的情况下,我军仓促入朝投入战斗的。

也正因为仓促入朝投入战斗,所以也让对面的美军和南朝鲜军猝不及防,经过持续12昼夜的英勇奋战,给伪六师以歼灭性的打击,重创了美军骑一师、伪一师和伪八师,取得了入朝作战的初胜。

第一次战役中,我军共计歼敌1.58万多人;收复了清川江以北的全部地区和清川江以南的德川、宁远地区,遏制住了美军节节推进的势头,为朝鲜政府争取了喘息之机。 也为我军积累了宝贵的对美作战经验。

而被我军当作练手的美军骑一师,乍一听名字,大家肯定下意识以为是骑兵,实际上人家是高度机械化的陆军。

美军骑兵一师,是美国的王牌军,华盛顿开国时组建起来的。过去是骑兵,后来改成陆军了,但番号一直没变。部队虽然没有马了,但士兵的臂章上还留着一个马头符号。骑一师在美国军队中是有名的,从来没有吃过败仗。

也难怪志愿军官兵在击溃骑一师后好奇地问俘虏:你们不是骑兵吗?怎么没有一匹马?

鉴于战事吃紧,与会人员也没有多耽搁,简单寒暄后便正式进入主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战前部署

彭老总首先表扬了42军。四十二军的一二四师和一二六师在东线打得很苦,立了功。他们激战12昼夜,阻击了敌人的进攻,完成了志愿军司令部交给的牵制东线之敌的任务。

接着又批评了38军和66军。三十八军没有按时插到指定位置,伪军两个团本来已被志愿军截断退路,但一一三师只去了一个团,师主力则在二三十里以外的地方休息,影响了整个战局。而六十六军主力在龟城,没有抓住美二十四师的主力,以至于放走了敌人。

说到最后,彭老总痛心疾首:“你们两个军呀,由于你们没有抓住战机,致使整个战役断敌退路的包围计划未达目的,使歼灭敌人两三个整师的战役计划未能完成。”

不过彭老总从来不是诿过于人的人,在最后,他对这两个军所遇到的客观难题表示理解,并且声明自己也有错误。

这种大公无私的举动让在场的四个军首长大为感动,大家纷纷站出来将责任往自己身上揽,会场顿时被一种名为团结的氛围所笼罩。

表扬批评完毕,才正式进入这次会议的主题,即——下一步军事行动。

对于横刀立马的彭老总来说,一次战役所取得的战果只能算小挫美军锋锐,远远不能满足他的胃口,也离志愿军的战略目标还相差甚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他想趁热打铁,继续发起二次战役。

对于二次战役,彭老总显然是筹划良久的,将敌我双方所处的环境都考虑到了。

首先我们来看看美军的部署。

第一线敌人作战部队共5个军13个师3个旅和1个空降兵团,约21万人。

而这21万人,分为东西两线。

在西线,美军第八集团军指挥美第一军、第九军和伪第二军共 8 个师、3个旅和1个空降兵团。进攻方向是一路在新义州方向,一路在熙川、江界方向。

在东线,美军第十军和伪一军将由长津湖地区向江界实施突击,另一路沿东海岸向图们江推进。

从兵力配置来看,麦克阿瑟显然没有接受一次战役的教训,仍然是沿交通线多路分兵冒进,东西两线分离,后方空虚。

在他看来,中国大概率不会出兵,即使出兵,也仅会派几万人的部队入朝,主要目的则是保护鸭绿江畔的水丰水电站。而一次战役中的失利,也是因为美军撞上了这支部队。

现在美韩联军全线分头并进,以21万敌几万,优势在我。所以战争还没开打,麦克阿瑟就迫不及待地向部下许诺,一定会在圣诞节前结束战斗。

面对麦克阿瑟的麻痹轻敌,彭老总决定采取“诱敌深入,关门打狗”的战术,将美军引到清川江以北的山地,引进我军的包围圈,然后穿插分割,在运动战中歼灭敌人。

这就是本次会议的主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战略转移

一次战役结束到二次战役开始,这期间志愿军主要做了一件事——撤退。

没错,就是撤退,志愿军各部主动让出阵地,向北线转移。

看到这儿可能有人会问,打个胜仗,为啥要撤呢?这也正是彭老总的高明之处。

第一次战役,我军虽然取得了重大胜利,但还没有把敌人打痛。现在第二次战役彭老总的战略方针是诱敌深入,关门打狗。

向后撤有两种含义:一是示弱于敌,二是诱敌深入。

彭老总认为,第一次战役虽然取得了重大胜利,但歼敌只有13000 多人,敌人的主力损失不大,我军尚未打疼敌人。同时,敌人对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实力估计不足,仍然以为我军是象征性出兵。

我军这么一撤,就造成了敌人的错觉,更加使他们相信我军兵力不足,才向后撤了。在这种错误的判断下,敌人一定会向我军进攻的。

因此,彭老总把整个志愿军的防线向北移动,要求我军各部按入朝前安东会议确定的作战部署,把部队撤到泰川、云山、妙香山、姚德以北地区组织防御,把敌人放进来,构成关门打狗之势。

同时,根据志愿军司令部安排,我军还大批量地释放美军俘虏。

在释放俘虏时,我军在他们面前营造出“志愿军没有弹药和粮食了,运输线被切断,准备回国了”的假象,这些俘虏回去后,又将他们的所见所闻如实反映给上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阻击美军

万事俱备,11月25日,第二次战役正式打响。

按照志愿军司令部的歼敌部署的调整,三十九军命令三个师由泰川地区东进云山、石仓洞、鹰峰洞一线,接替四十军一一九师防务,将防御正面向东扩大。具体部署如下:

一一五师进占至云山东南山洞、上九洞、贵祥洞地区;

一一六师进占云山以北利洞、鹰峰洞地区;

一一七师进占云山西龙兴洞地区;

三个师分别阻击龙山洞、宁边、球场方向进犯之敌。

25日拂晓前,一一五师的三四五团赶到上九洞,接替四十军的防务,四十军有个侦察排在那里等着。

当晚,三四五团团长耍清川带领三个营长还有作战股长、侦察股长出发了。可是到了那里没有看到四十军的人。

三四三团团长王扶之也来到这里接替四十军的防务,也没有看到四十军的人。

耍清川他们听朝鲜老乡说,村子西头有敌人。他们去一看,果然发现美军二十五师二十四团先头部队占领了上九洞以西的 222.3高地,正在向东北方向继续推进。这时,天已经亮了,二营还没有按时到达预定位置。

耍清川看到一营教导员王飞带着部队上来了,马上把正在开进途中的一营调到二营阵地上,对一营营长刘兆命令道:“你们赶快抢占233.5高地一带阵地,把敌人阻止在上九洞以南,为后续部队的展开争取时间。”

刘兆马上组织各个连边跑步,边动员,边下达战斗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二、三连分别抢占了233.5高地、233.8高地、下九洞东侧高地和周围各个要点。

一连指导员王绍彬指挥二排冒着敌人的火力拦阻,抢占山头,没有工事,把机枪架起来就打,把进至山腰的一个排敌人打垮。整个上午,敌人在15架飞机、8辆坦克的掩护下,从两个排到两个连连续向一连阵地进攻6次。

二排的机枪射手们一会儿在这打,一会儿又在那里打,打退了敌人6次进攻。战斗到11时,阵地上只剩下指导员和3名战士。子弹只有24发了,王绍彬鼓励大家,上好刺刀,和敌人白刃格斗。当再次进攻的敌人接近一连阵地时,机枪班长陈永贵端起机枪一阵猛烈扫射,将敌人一名指挥官击毙。

激战到下午两点钟,敌人又用十几辆坦克两个连的兵力绕到一连后面的二连阵地进行攻击。

这时候,团指挥所还没有到,二营和三营也没有到。耍清川对刘兆说:“军、师指挥所都在我们后面,如果阵地守不住,后果不堪设想。”

“团长,你放心,我们坚决守住阵地。你回去看看团指挥所来了没有?”

耍清川没有离开前沿阵地,他来到了三连阵地上。只见敌人 18 辆坦克在飞机的配合下,掩护两个步兵连又开始了进攻。他对三连连长吴学友吆喝:

“你给我用火箭打敌人坦克!”

“是。团长,保证把它打趴下。”

三连的反坦克小组占领了公路涵洞两侧的有利地形。吴学友一声令下,火箭筒一颗颗炮弹飞向敌人坦克群里,击中了两辆坦克,其他坦克退回去了。

当敌人一个连快要占领公路北面、原来一营阵地的时候,已经赶来的三营七连二排长姜向春指挥全排向敌人反击。二营赶来后,配合七连把敌人反击了下去……就这样,三四五团打了一天,毙伤敌人180多名,俘敌14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迂回穿插

可是,当耍清川晚上赶到115师指挥所去开会时,王良太师长发了脾气:

“你这个耍清川,一天也找不到你,怎么回事?”

“师长,我们团战斗了一天,一营伤亡很大。军部、师部就在我们团后面,我们要丢了阵地,你不杀我的头呀……”耍清川越说越感到委屈。

在上九洞一条公路边的小草棚里,115师师长王良太召集麾下的三个团长开了一个简短的军事会议。他指着敌人占领的地方说:

“美国人的坦克一辆接着一辆正对着我们,你们3个团重叠起来,顺着公路向上九洞进攻。”

他的意图是集中优势兵力,将来犯之敌击退。

但这个方案却遭到了三四三团团长王扶之的反对。王扶之认为,与敌人的装甲车硬碰硬伤亡必然很大,而且即使付出了巨大伤亡也顶多把敌人打退,收获不了太大的战果。

不如用一个团正面阻击来犯之敌,然后派一个团迂回到敌人侧翼发起进攻,再让刚刚结束战斗的三四五团当预备队。这样可以多面开花,打敌人一个出其不意。

经过再三权衡,王良太采纳了王扶之的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