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湄公河三角洲约占越南南部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一,这个地区大部分是平原,大约三分之一是沼泽、沼泽和森林。在6月到10月的西南季风雨季,降雨量为2030毫米,可以泛滥到3米高,在11月到4月的旱季运河的水位很低,限制了溪流和运河的交通,温度一般在27-38摄氏度,湿度也一样高。三角洲地区几乎没有公路,主要的交通方式是水路。主要的河流是流经缅甸、老挝和柬埔寨的湄公河,全长4184公里,在三角洲的中心,湄公河分成三条河,这些河流又有许多较小的河流和溪流,有2400公里的自然通航范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世纪50年代,法国试图维持对越南的控制。为了在三角洲的河流上进行军事行动,法国专门建造或改装了小型船只,这种船需要较浅的吃水和相当强大的火力,用于运输、运送和支援上岸的地面部队,当美国海军在1965年开始在湄公河三角洲行动时,意识到道路网络和地形的限制,明白到水路是他们成功的关键,迅速发展了他们自己的近岸巡逻艇,用来阻止来自湄公河三角洲的敌人渗透。为了在溪流和运河中操作,并且靠近河岸,这种船需要较浅的吃水,美国海军发展了一种新的海军舰艇类别,“PB”指的是“巡逻艇”和“PC”巡逻艇。“R”表示“河”,“F”表示“快”。“LC”识别“登陆艇”,“LS”识别“登陆艇”。即"M"代表"机械化","T"代表"坦克"。ATC代表成“装甲运兵艇”,陆军依靠这些舰艇恢复了在水网地带的机动能力,

一:内河舰艇的种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4年,越南海军顾问团对反叛乱环境下的海军舰艇要求进行了研究,呼吁建造一艘适合于近海和河流巡逻的巡逻艇,海军舰船局开始寻找一种合适的设计来作为这艘船的基础,最后中选的是贝灵汉游艇制造联合公司的尤尼菲利特31型游艇,在这种游艇的基础上设计了美国海军第一种6.6吨内河巡逻艇(PBR),安装了喷水推进系统,最高航速可达25节,可以不必担心水生植物和水下障碍物损坏螺旋桨,

艇体是玻璃纤维制造,仅炮位和驾驶舱有轻型装甲板,配置为4人,艇首甲板安装有两挺M2型12.7毫米机枪,艇体中部安装2挺7.62毫米机枪,艇尾1具40毫米榴弹发射器,首批部署到湄公河后艇体容易损坏,容易被浸湿,喷水推进系统经常被杂草残枝堵塞,美军对其进行了技术升级,尺寸和排水量增大,艇体填充了聚苯乙烯泡沫,采用了新的喷水推进系统,是湄公河战场上使用最为普遍的作战舰艇,美国海军总共生产了253艘,在战场上执行了数不胜数的任务,一直使用到1995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PBR内河巡逻艇吨位太小,无法执行近海高强度作战,美国海军需要一种更大的快速巡逻艇(PCF),海军舰船局又在商用船型中选择了西沃特海船公司的石油平台通勤船,排水量为19.3吨,艇体是铝合金制造,甲板下方设有四个铺位的居住舱,还有厨房,厕所和水箱,在驾驶舱后上方安装两挺M2型12.7毫米机枪,艇体中部安装安装一门81毫米迫击炮及12.7毫米机枪,由6名艇员操纵,续航距离达1390公里,

主要用于近海拦截,也可用于湄公河巡逻,但是1.5米的吃水太浅不适合近海,用于湄公河巡逻又显得较深,在曲折的河道中机动能力不如小巧的内河巡逻艇灵活,铝制船体无法承受武器的攻击,西沃特公司又推出改进航海能力的Mk2型,两型总共建造了193艘,其中83艘被卖给其他国家,在湄公河巡逻通常以3~5艘一组,在遇到袭击就一边以全部武器猛烈还击,一边加速逃离,在越南战场上损失了十来艘,一直使用到1995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面这两种巡逻艇都缺乏装甲,美国海军又参考先前驻越法军一种装甲艇专门全新设计了一种攻击支援巡逻艇(ASPB),成为越战中唯一按照作战要求设计的多用途作战舰艇,排水量26.5吨,前后两座Mk48型炮塔,各装两挺12.7毫米机枪和一门20毫米机关炮,艇尾安装安装一门81毫米迫击炮及12.7毫米机枪,必要时还能增设2具40毫米榴弹发射器,少数战地改装在前炮塔两侧安装四管89毫米火箭发射器。攻击支援巡逻艇在设计上非常强调防护能力,艇体是5.5毫米双层铝壳,中间填充了聚苯乙烯泡沫材料,

驾驶舱还有16毫米钢板,发动机舱和乘员舱有6毫米钢板,理论上足够应对火箭弹,7.62毫米、12.7毫米机枪,55公斤装药水雷的近距离攻击,实际并不理想,实战舰员的伤亡率很高,再加上装甲重量大导致干舷高度仅有0.6米,很难在大浪中航行,甚至航行船只激起的涌浪都会淹没甲板,尽管有缺陷,但由于具备良好的防御能力,机动性相当不错,能够以16节航速反击敌军的攻击和成360度转向,在越战中还是发挥相当活跃的作用,后来部分被北越军队俘获使用到90年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攻击支援巡逻艇的相当活跃,但防御能力还是不够理想,美国海军想起南北战争时期的低舷铁甲舰,用LCM--6登陆艇改装了一种内河“战列舰"(MON),排水量约76吨,其中各种装甲总重高达8吨,前甲板配备一门40毫米机关炮或者一门105毫米榴弹炮,在船体中部安装一门81毫米迫击炮,驾驶舱后面有三座炮塔,可以选配12.7毫米机枪、20毫米机关炮或者40毫米榴弹发射器,两侧还可架设4挺7.62毫米机枪,有的还装上陆军M132A1型喷火装甲车的M8型炮塔成为喷火船,不过沉重的负荷使其机动性能较为低下,最高航速仅8.5节,一般只作为编队的火力支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两种用LCM--6登陆艇改装的内河舰艇是指挥通讯船(CCB),武器保持了MON炮艇的配置,只是拆除了81毫米迫击炮增加了战术行动指挥舱,可以容纳了三台电台和一个指挥小组,作为内河行动的移动指挥中心,另一种是机械化扫雷艇(LCMM)安装了扫雷具和浮标用于内河水域的扫雷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上4种均为火力艇,并不能搭载步兵和运输物资,美国海军也使用1943年服役的LCM-6型登陆艇和加长版的LCM-8型登陆艇作为内河作战中搭载步兵和运输物资的装甲运兵船(ATC),和普通登陆艇不同的是加强了装甲,舰体增加了6.35毫米装甲,总重3吨,货舱后半部顶部封闭起来,左右各装有一挺M2型12.7毫米机枪,在两座机枪之后装有一座可360度旋转的20毫米机关炮炮塔,全船两侧都预留了安装6挺武器的位置和供搭载步兵射击的射击孔,作为登陆艇使用时可以运载一个步兵排或-一辆M113型装甲运兵车或11吨货物,通过艇首跳板进出货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要缺点是航速过低,前射火力不足,船首没装甲,驾驶舱视野不佳,不过总体而言设计足以胜任任务,越战期间共服役116艘,主要运输人员和给养,但有一些在货舱顶部加装一个直升机起降平台担任医疗船,主要UH-1型救护直升机起降,被称为最小的航母,虽然平台不十分稳定,直升机起降要小心谨慎,但对战场救护提供了便利条件,每个内河攻击中队都会配备1~2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水面运输舰艇,美军还购买了英国SR.N5型气垫船作为巡逻舰艇,排水量为7吨,艇身上附加了轻型装甲,艇首绘制了一对黄黑相间的眼睛和一张宽大的獠牙血口,气垫船在沼泽河流上可以畅通无阻,也能越过平坦的陆地,甚至能够越过1.2米高的障碍物,速度极快,只是航行时噪音巨大容易暴露行踪,尽管如此,特种部队还是很喜欢凭借其超群的机动性发起闪电式突袭,陆军后来也购入3艘气垫船,称为“龙舟,“海豹”特种部队则喜欢用一种8.6吨的铝合金摩托快艇,最高航速可达45节,可以搭载4名突击队员,3挺7.62毫米机枪和1具40毫米榴弹发射器用于支援“海豹”特种部队的水上活动,

二:内河舰艇的战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越南战争中的双方的海上力量对比极为悬殊,美国海军封锁了90%的海岸,但漫长的海岸线和数量众多的平底帆船、小船很难一一拦截,为切断北越的海上和内河交通,陆续组建了115特遣部队,116特遣部队,117特遣部队,分别负责近海封锁,内河巡逻和反游击战,115特遣部队负责越南海岸九个40海里宽的巡逻区,每个巡逻区由一艘指挥舰和若干巡逻艇,严密盘查过往船只,自从设立了115特遣部队,北越海上运输量下降90%,也截获了数量惊人的补给,116特遣部队负责所有通往西贡重要水道都经过的的桢沙特别区,通常部署在各个河口确保航道交通,巡逻艇数量达到250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常以双艇编队每天进行12~14小时巡逻,每周每艇要巡逻80小时,主要的任务就是检查内河水域数不胜数的小船,有时也会低速安静地靠近越共藏身地点实施攻击,117特遣部队和115特遣部队,116特遣部队不同,每个作战分队都配置了指挥通讯船、浅水炮舰、装甲运兵船、攻击支援巡逻艇,主要任务是运载步兵登岸与敌交战,通常情况下,地面部队会在情报部门确认有敌人活动的特定区域扫荡,如果扫荡没有结果,可能会在该地区进行战斗巡逻,并在小径和水路上建立伏兵。地面部队可能在当天撤出或在该地区停留三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水面巡逻是漫长而单调,也许连续几天都平静如水,也许转瞬间就可能陷入两边河岸的火网夹击之中,游击队通常尽量避免与巡逻艇正面交锋,除非因为特定的目的,一旦战斗发生,将十分激烈但持续时间很短,遇袭时巡逻艇都会开足马力全速向开阔水域撤退,袭击者也会很快遁去,巡逻艇成员伤亡比例高于其他类型的单位,所以巡逻艇成员必须在海军近海瓦列霍的操作训练中心参加为期11周的河上突击艇训练课程,学习生存,躲避,抵抗,逃脱训练,刚到越南的快艇船员通常都被拆散了,每个人都被派到不同的船上去获得经验,一些人员在登船时接受了基本的越南语培训,才能参加这种例行而危险的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越游击队是一支斗志昂扬、训练有素、装备尚可的部队,他们的优势是了解地形,他们也通过船只移动,通常伪装成当地的商人和渔船。普通平民自愿或被迫为游击队运送材料,由于地形崎岖,而且武器必须由人包装和用小船携带,他们很难组织部队和执行大规模行动。因此,交战范围都很短,除了在最宽的河流上,很少超过61米,狭窄的河流和运河可能接近6.1米。北越游击队的伏击由10-20个人组成,沿着91-274m的河岸,配备4 - 5个反坦克火箭发射器和1挺机枪在27-91m的狭窄处设置了伏兵。当然,伏击是有风险的,巡逻艇携带了大量的自动武器,而且可以在几分钟召唤炮火,还可以呼叫武装直升机和战斗轰炸机,它们可以在20分钟内到达现场,当游击队撤退时,他们经常暴露在开阔的平原上,不得不放弃他们的重武器,狙击手对巡逻船与其说是一种严重威胁,不如说是一种麻烦。即使是在慢船上,也很难击中一个人大小的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游击队使用了各种各样的武器,包括中国和苏联提供的武器,从美越军队那里缴获的武器,甚至还有法国的武器。最常用的小型武器对钢壳船只和装甲的影响有限,其中包括7.62毫米的AK-47突击步枪和SKS卡宾枪能穿透船钢体壳,12.7毫米是对付船只的主要武器,但它们的重量限制了它们的使用。同样的限制适用于57毫米M18A1和75毫米M20无后座力炮,最有效的反艇武器是苏联设计的RPG-2和RPG-7反坦克火箭发射器,这些肩扛式发射武器结构紧凑,精度高,重量轻,成型装药高爆反坦克弹头对对付河上船只非常有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电线引爆的水雷一个严重的威胁,由于内河船使用轻钢、玻璃纤维或铝船体,静水冲击是相当大,造成严重伤害和破坏。3米范围内的4.5公斤装药具有破坏性。幸好多亏了聚苯乙烯泡沫漂浮剂、多个隔间以及靠近海岸,很少有船会完全沉没,即使沉没了,这些船也很容易被打捞上来,因为它们体积小,水域浅,美军用了各种各样的河上扫雷艇来对付水雷,由于引爆地雷的最简单方法是遥控,因此使地雷失效的最有效方法是切断电线。这只需要使用一根底部的拖曳链,这是一根很重的带短叉的链拖在船尾,虽然扫雷艇必须靠岸边跑,因此很容易受到攻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军内河舰艇实际就是火力碉堡,机枪是内河舰艇的必备选择,由于内河交火距离通常在15米范围内,而且内河舰艇不断剧烈机动,机枪只能实施概略射击,以密集的火力达到压制效果,勃朗宁12.7毫米M2型重机枪始终是首选武器,大多数巡逻艇都会配置一挺或数挺,有些安装在支柱型枪架上,有的以双联装形式并列安装在环形枪座上,12.7毫米机枪虽然在攻击野战工事时并不十分有效,但450~550发/分的射速将河岸的芦苇丛和灌木丛林成片割断,极为胜任近距压制,M60型通用机枪是越战时期美军步兵的制式机枪,作为补充火力见缝插针安装在内河舰艇上任何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0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在内河战斗中得到广泛使用,高爆弹的碎片对暴露的人员效果良好,但对掩体作用有限,于是美国海军研制了Mk2型81毫米舰载迫击炮,大量装备内河舰艇,Mk2型81毫米迫击炮既可以直瞄射击,也可以曲线间接射击,最大射程超过3600米,迫击炮上方还加上一挺M2型12.7毫米重机枪,两种武器相互补充,构成远近结合的火力,使用的高爆弹在空中爆炸对于在开阔地域的人员十分致命,美军还开发了一种Mk120型弹,内含1200枚钢箭,射出炮口3米范围内散开,形成一片密集的“箭雨”,极具杀伤力。

三:结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海军在湄公河的战斗是没有任何经验可供借鉴,面对的不是敌军舰队和炮台,而是神出鬼没、行踪隐秘、暗藏杀机、无处不在的游击队,美军将结构简单的轻型商用快艇进行改装,具有应急性、实用性的突出特征,。这些内河水道作战的巡逻艇、炮艇等小型舰艇毫不起眼,却是前线主角,在形同迷宫的水网地带中,这些小舰艇战斗环境凶险得多,他们需要面对河岸两边突然开火的AK-47和扑面而来的RPG火箭弹,在短兵相接中游走穿梭于沼泽丛林,承担了巡逻、突袭、侦察、两栖登陆、火力支援、运输救援等类型繁多的作战任务,是越南战争催生的最具实用性作战武器平台之一,这浅吃水、高机动、装备精良、功能多样的内河舰艇并不简单,它们同样精彩纷呈、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