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贝克

编辑/雪梨王

金庸(原名查良镛)先生离开5年了,但他笔下的江湖并未因此“褪色”。

2024年,是金庸的百年诞辰。6月16日至23日,杭州、嘉兴两地的四家影院举办金庸诞辰100周年纪念电影展映活动。《笑傲江湖》等六部电影在大银幕上重现金庸笔下的武侠世界。

金庸是浙江海宁人。他的祖上查氏早在600年前便定居海宁,是当地的名门望族。海宁自古有文脉,查家是这条文脉中显赫的一环,历代人才辈出,曾经“一门十进士、叔侄五翰林”,被康熙御笔亲题“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

人杰地灵,是海宁最好的诠释。金庸武侠世界的柔情与骨血,在这里生生不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杰摄

〓陈杰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庸笔下的海宁

海宁别名潮乡,位于钱塘江北岸。钱塘江水与海水你来我往,造就了“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

很多人对钱塘江大潮的第一印象,来自金庸武侠的开山之作《书剑恩仇录》。

书中写到,八月十八日,钱塘江大潮之夜,乾隆与陈家洛在海宁海神庙相遇。“这时潮声愈响,两人话声淹没,只见远处一条白线,在月光下缓缓移来。蓦然间寒意迫人,白线越移越近,声若雷震,大潮有如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声势雄伟已极。潮水越近,声音越响,正似百万大军冲锋,于金鼓齐鸣中一往无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沈益亮摄

在《书剑恩仇录》后记中,金庸写道,“我是浙江海宁人。乾隆皇帝的传说,从小就在故乡听到了的。小时候做童子军,曾在海宁乾隆皇帝所造的石塘边露营,半夜里瞧着滚滚怒潮汹涌而来。因此第一部小说写了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那是很自然的……”

1924年3月10日,金庸出生在海宁袁花镇一个书香世家。他在这里读完了小学。13岁那年,金庸考入嘉兴一中,自此离开了家乡海宁。1948年,他从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毕业后移居香港,先后供职于《大公报》香港分社、《新晚报》。这时起,他开始创作自己的首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

和《书剑恩仇录》中的陈家洛一样,金庸也对家乡海宁朝思暮想。他曾说,“如果一个人离开家很久,在外边住的时间一长,对故乡怀念的感觉就越深……总想老了,再回到这个地方来住。”

从1992年到2008年,金庸曾六次重返海宁,并三次专程到盐官观潮:1996年11月11日,金庸第三次返乡,前往盐官观潮,并游览了海神庙;1997年9月19日,金庸第四次返乡,再次来到盐官观潮,当时和他一起观潮的还有香港著名实业家查济民、理论物理学家杨振宁等人;2008年9月,金庸最后一次返乡来到盐官,当时恰逢钱塘江秋汛大潮汛期,他挥笔题下了“天下奇观”四个大字,并说“天下奇观,没有比这四个字形容钱塘江潮水更贴切的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立超摄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潮汐之一,钱塘江大潮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观潮。早在汉、魏、六朝时期,观赏钱塘秋潮就已蔚成风气;而从明代起,距离杭州50公里的海宁盐官则成为了观潮第一胜地。孙中山也曾在夫人宋庆龄的陪同下来到海宁盐官观潮,见到大潮排山倒海般涌来,他心中汹涌澎湃,回到上海后,留下“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的传世名言。

钱塘江水不仅给海宁带来了名扬天下的自然景观,也为海宁人的餐桌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鲜味。正月的江鲈,二月的刀鱼……七月的野生江鳗,八月的河蟹,九月的鲫鱼……海宁这座富庶的江南小城,一年四季都有肥美的鱼鲜。

这份独属于家乡的滋味,也令金庸念念不忘。

他曾在《射雕英雄传》中写到丘处机与江南七怪对阵醉仙楼,“醉仙楼虽是寻常酒楼,却是苏轼题字,酒是绍兴名酿女儿红,还有时令肥美江鲜。”

丘处机宴请江南七怪备下的鲜美鲈鱼,无疑是金庸对海宁风味的一种挂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宁的名人基因

而海宁的风土人情也早已融入金庸的文学创作中,并随之声名远播。金庸的老友倪匡说过,“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都有人知道他的名字”。他一生创作的15部武侠作品,还被翻译成14种不同语言,在全世界售出超过1亿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庸的横空出世并非偶然,而是家学渊源使然。

从迁居海宁的第二代开始,査家就成为当地有名的“文宦之家”。明清时期,查家共出了22个进士,康熙年间创造了“一门十进士,叔侄五翰林”的科举神话。在金庸的封笔之作《鹿鼎记》中,所有回目的名称都取自查家先辈、清代著名诗人查慎行的《敬业堂诗集》。而在小说第一回的注释中,金庸还仔细介绍了查家的一段光荣史。

海宁查家在近现代文贤辈出。比如,诗人、翻译家穆旦(查良铮)就是金庸的堂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朝中期,海宁査氏第三代中有一支迁往北京、天津一带,经营盐业发家致富,成为有名的商人,被称为“北査”,查良铮正是“北査”的后代。他中学时开始写诗,翻译了普希金、雪莱、拜伦等文学巨匠的作品,被许多现代文学专家推为“现代诗歌第一人”。

因为身处南北两地,查良铮和查良镛一辈子都没见过面。但巧合的是,查良铮把“査”拆成“木”“旦”,用“穆旦”做了笔名;而查良镛则是将“镛”拆成“金”和“庸”,用“金庸”做了笔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近代文坛,金庸还有一位近亲徐志摩。金庸母亲徐禄是徐志摩的堂姑妈,金庸唤徐志摩“表哥”。小时候,金庸跟母亲回徐家,见过这位才华横溢的表哥。当时徐志摩已从英国留学回来,在剑桥大学求学期间,他写出了《再别康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围绕金庸,还有更多家喻户晓的名字——军事家蒋百里是金庸的姑父,“航天之父”“两弹一星”功勋钱学森是金庸的表姐夫,琼瑶则是金庸的表外甥女。

查氏家族的文化底蕴,是海宁名人辈出的缩影。从唐代到现代,这座典型的江南水乡还孕育了诗人顾况、戏曲家陈与郊、史学家谈迁、数学家李善兰等文化大家。写出“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南宋才女朱淑真,“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王国维等,也都是海宁人。

据不完全记载,海宁仅清代入《文苑传》者就有393人,20世纪《中国名人大辞典》收有海宁名人130位,1989年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名人大辞典》中收录海宁籍名人48人。

为什么海宁盛产名人?究其原因,一方面,这方水土自唐宋以来,就是杭嘉湖一带大米和丝绸的集散地,经济富足;另一方面,优越的自然环境形成了浓郁的地域文化环境。海宁不仅是“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也有着“文化之邦”的美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立超摄

据《海宁州志》记载,元明至清康熙年间,这里建起多家书院,众多学者曾在此讲学,清代著名学者、思想家黄宗羲就在海宁讲学达五年之久。在民间,海宁人也流传着“先贤”如何勤奋好学,最终有所成就的故事。长辈们经常拿这些故事来激励后生奋发图强,见贤思齐。

海宁还有着丰富的藏书文化,据吴晗《江浙藏书家史略》统计,海宁有藏书家38家,在浙江省仅次于杭州而居于第二位。众多的书院、藏书楼为海宁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金庸就曾说过:“家中藏书很多,幼时虽然看不懂,但找书很方便,不仅有古书,还有新书。家人间的活动也很文雅,闲来多是下棋、看书。”

富庶的经济、浓郁的学风和人文积淀深厚的文化氛围孕育了海宁为数众多的文化望族。这些家族对教育的重视,以及浓厚的家学传统的熏陶,造就出一代又一代名扬四海的人才,他们前赴后继、奔流不息,书写着海宁特有的“名人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座被低估的宝藏旅游城市

金庸的故居位于海宁市袁花镇。袁花镇东面,有一座不算高大的“龙山”,龙山脚下有一座“查家桥”,桥旁有一座黛瓦白墙的深宅大院,漆黑的木门外竖起一座白色的影壁,颇有《射雕英雄传》中归云山庄的味道。

今年适逢金庸诞辰100周年,金庸故居经过改造更新,向公众开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座白墙、灰瓦的檐翎房是1998年根据金庸本人及家人的回忆,在原址上复建而成,总面积1598平方米。整个建筑有三进,每进之间有两米宽的南北走廊,有墙门和天井,墙高六米多,有康熙皇帝亲笔题写的牌匾与楹联。院中长廊上还刻有金庸作品中的“72侠客”,不少金庸迷专程前来按名索骥。

从金庸故居出发,向西20多公里,就是海宁观潮的最佳地点——盐官古城。这座古城有两千多年历史,早在汉代便开始晒盐制盐,因此得名盐官。

盐官是海宁千年历史文化的精华所在。有“江南紫禁城”之称的海神庙,是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海神庙之一;坐落于宰相府第风情街的陈阁老宅,是雍正朝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陈元龙的宫式府第;国学大师王国维的故居一直坐落于盐官西门内,是王国维少年时代的生活之处。

在盐官古城,不仅可以观潮,还可以感受海宁积淀深厚的文化氛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立超摄

2018年,总投资超100亿元的盐官音乐文旅项目正式动工。项目依托已有的陈阁老宅、金庸书院、孔庙学宫等,新建复建盐务秤放局、盐乐坊、瓷器博物馆、水上集市、盐官报社以及王国维国学馆等景点。

而今,游客服务中心、游船码头、北大街、民宿等不同区域的基础建设已近尾声,项目即将试营业,面向国内外游客掀开面纱。可以想见,“盐官古城+音乐”文旅特色IP无疑将成为海宁继金庸之外的又一张文旅名片。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当前,旅游消费正从景点观光向休闲度假、深度体验转变,更加注重精神文化享受。文化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形态,正逐渐成为人们追求精神满足和文化体验的重要方式。

近年来,海宁被评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市、区),并在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中排名第24位,这充分展示了海宁在文旅发展上的潜力和空间。

随着修复名人故居、开发盐官古城等举措持续推进,海宁文旅融合的故事不断“上新”。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做好、做足、做新潮文化、名人文化等特色IP文旅体验,正逐步形成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入城市发展的“海宁实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立超摄

海宁不仅是有着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现代城市。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探访金庸故居,体验江南水乡的韵味,还可以感受到海宁作为经济重地的活力与发展。

随着人们对文化旅游的不断追求,海宁必将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到更多游客,成为文化旅游的新高地。在海宁的街角,将会有更多来自各地的游客,与金庸、徐志摩等文化名人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