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亿分之一的代表,欢迎你们回到东莞!”

6月23日晚,10多位从全国各地奔赴而来的特殊“客人”,在东莞玉兰大剧院参与了一场温情满满的特别活动。说是“客人”,不如说他们是“游子”、是“归人”。他们是东莞曾经的建设者和在莞建设者代表,前来参加“寻找2亿分之一——《东莞东》邀您故地重游”活动。

东莞市委书记肖亚非,市委副书记、市长吕成蹊,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武一婷,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吕元元等市领导会见了代表,并与代表共同观看改革开放主题原创音乐剧《东莞东》,共同回首在东莞的奋斗岁月,致敬伟大时代的奋斗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莞市领导会见活动代表并合影。

常怀感恩,东莞没有忘记每一位建设者

见面会上,东莞市领导与代表们握手致意,问候他们的生活情况,耐心倾听他们与东莞共成长的往事。

“东莞没有忘记这些前辈,没有忘记当年的耕作者”。改革开放以来,东莞从一个传统农业县快速发展成为国际制造名城,离不开千千万万创业者、打工者的奋力拼搏。“寻找2亿分之一,《东莞东》邀您故地重游”活动的举办,就是为了邀请他们重回东莞走一走、看一看,亲身感受东莞的巨大变化。

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46年来,超过2亿人到过东莞工作。“东莞东”火车站,是他们南下打拼的第一站。他们怀揣梦想,在东莞收获事业、收获爱情、收获成长,同时也以建设者的身份见证这座城市的繁荣发展。从东江入海的泥泞之地,到GDP破万亿、人口过千万的“双万”之城,东莞凝聚着所有建设者的汗水和情感。

东莞的温情,让2亿人常怀感动;2亿人的贡献,让东莞常怀感恩。东莞以城之名,精心打造莞产音乐剧《东莞东》,致敬改革开放的奋斗者;以城之名,在全网策划开展“寻找2亿分之一——《东莞东》邀您故地重游”活动,邀请曾经在东莞工作、生活过的2亿人回“家”看看、共叙情谊。

本次受邀回来的代表有50后、60后、70后,也有80后、90后、00后。他们当中,有东莞纪实文学作品《一座城和一群人》的作者和主人公,有亲历太平手袋厂发展历程的领队队长,有心怀感恩传递爱心的产业工人,有参加“百校千人”实习计划的著名学府研究生,有将东莞理念和价值追求传播到外省外市的创业人士,有扎根东莞继续为城市发展贡献力量的行业代表。

60后代表吴向东在见面会上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他在东莞工作生活了28年,亲眼见证了东莞从一个小县城发展成为一座“双万”城市,并与妻子创作了纪实文学《一座城和一群人》。他感受更深的是,很多人在东莞学到了一生的立命之本,同时他们也让原生的家乡有了初步的现代工业文明观念。他认为,东莞这座城市更像是一所制造业的黄埔军校,前瞻性地为中国城市化进程做了人力、技术和观念上的准备。

故地重游,一座城与2亿人的双向奔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钟吉梅站在自己老照片前。

57岁的钟吉梅,在《东莞东》演出现场展出的老照片展中,看到了自己28岁时在东莞务工的老照片,流水线上的奋斗时光历历在目,瞬间感动得热泪盈眶。

据了解,“寻找2亿分之一—《东莞东》邀您故地重游”征集活动由东莞市委宣传部主办,向全网征集东莞改革开放46年来关于奋斗、温情、城市变化的时光影像。6月1日至23日,活动共收到自北京、湖北、江西、广西、贵州、四川、河南、内蒙古、湖南、陕西、广东、浙江、宁夏、江苏、安徽、天津、甘肃、重庆等全国18个地区的1040张照片,并从中邀请一批代表重游东莞,并观看《东莞东》音乐剧。

6月22日至23日,十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曾经的、现在的、未来的东莞建设者代表们,获邀来到东莞,去到植物园、沉香博物馆、太平手袋厂、海战博物馆、国贸中心等地,亲身体验东莞城市巨变,唤醒许多美好的回忆,激发出许多对东莞新的认知与感悟。

当走进太平手袋厂陈列馆,68岁的胡华喜说,仿佛重返1989年的青春岁月。那一年,老家在江西九江的胡华喜作为太平手袋厂第一批农民工领队,亲身参与了这家企业的蓬勃发展。他说:“太平手袋厂不仅让我获得了宝贵的工作经验,更让我深刻感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变。”

同样是在太平手袋厂陈列馆,来自湖南的刘理重遇了他在东莞认识的“人生贵人、永远的大姐”,他们紧紧拥抱,共叙当年。二十年前,邓凤群向刘理递出的一碗热饭菜、一次温情收留,点亮了刘理的人生。2004年,刘理遭遇生活困境,工作没着落,吃饭都成问题,此时,虎门怀德银辉玩具厂主管邓凤群向他伸出援手,帮他度过难关。“非常高兴能在年轻时候遇见东莞,感谢这座友善的城市,点亮了我人生的道路。”刘理动情地说道。

无论是故地重游,还是故人重逢,“2亿分之一”的代表们表示,这场跨越岁月之旅重温了东莞的温暖和善意,找到了自己当年作为无数个2亿分之一奋斗的价值和意义。

音乐响起,城市奋斗者跨越时空的对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莞东》音乐剧剧照。

6月23日晚,火车的鸣笛声在在舞台响起,音乐剧《东莞东》唱响主题曲《人潮人海》,述说关于东莞的青春奋斗故事,46年、2亿人在东莞挥洒汗水的更多瞬间在此刻得以具象化和艺术化的呈现。“2亿分之一”的代表们一同观看演出,并上台分享观后感受和心情。

重回东莞,钟吉梅的心情一直很激动,看演出时再次流下热泪。她说:“《东莞东》音乐剧非常棒!仿佛重现了我们当年的生活,在主角身上就像看到当年的自己一样。虽然我现在已经回到老家生活,但是在东莞获得的成长、留下的回忆一直陪伴着我。”

拥有百万粉丝的炒粉姐唐应来自湖北,扎根东莞22年了。她在台上分享,与音乐剧中的角色一样,十几岁来到东莞,做过不同的工作,最终找到了创业方向。“东莞对夜市经济的包容,守护了城市的烟火气,也守住了我的创业心。”。唐应坚信,东莞不会辜负每一个认真生活、努力奋斗的人。

“感谢东莞这座包容有爱的城市和可爱的人,牵引我在人生奋斗路上勇往直前”,“看着东莞大街华灯璀璨、车水马龙、高楼迭起,我真心为东莞感到骄傲”……活动结束后,“2亿分之一”的代表们纷纷写下了属于自己的“东莞重游记”,字里行间无不是对东莞的眷恋。

46年来,东莞从“打工的地方”进阶为“生活的城市”。就像音乐剧《东莞东》主人公王雪英,一个一无所有的乡村姑娘,走出东莞东火车站后成长为“世界工厂”里一列敢想敢拼的“动力火车”。“2亿分之一”代表们奋斗成长的故事,是中国经济腾飞的时代缩影,也是东莞的“影像志”。《东莞东》深情讲述了打工者与城市之间的故事,向每一位“2亿分之一”致敬,向伟大时代的奋斗者致敬,同时向更多的“2亿分之一”发出诚挚邀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亿分之一”活动互动环节。

共续传奇,“双万东莞”邀请更多才俊扎根东莞

改革开放的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东莞作为“中国经济的晴雨表”,一直在努力穿越周期。每一次风雨也是涅槃的契机。去年,东莞经济遭遇到不小压力。但今年第一季,再度努力扬起向上势头。

东莞出产的沉香叫莞香,是沉香中的极品,清丽隽永、时光沉淀。虎门销烟,让东莞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纵使晚清山河飘零,但林则徐面对列强无比坚定。改革开放,东江入海口的东莞,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包容并善待了无数个2亿人分之一,把异乡建设成故乡。

正如“2亿分之一旅行团”来自天南海北,这46年来的2亿人,里面有“顶硬上”的广东人,有“不服周”的湖北人,有“霸蛮”的湖南人,有“辣不怕”的江西人,有“雄起”的四川人,有“逢山开路”的贵州人,有精明的浙江人,有硬朗豪爽的北方人,还有敏锐的香港人,柔韧的台湾人,形形色色的歪果仁……

他们在东莞找到机会,超越了自己,融入这座城市,也成就了这座城市。平凡人只要敢拼,东莞都会让你绽放出自己的精彩。这一切凝结在一起,成为东莞这座城市抵御风雨的底色,这是东莞之于时代的意义。

而这也是东莞尊重劳动者、重视打工人的原因。东莞尊重每一个奋斗者,感谢每一个人的付出。今天,东莞主政者代表这座人口千万的城市,向过往46年的2亿人致敬。那个时代,那群人,值得被看见。

46年2亿人,就是2亿个传奇。这座城市,正等着天南海北的你来这里书写下一个传奇。东莞衷心希望选择留下的建设者们继续扎根东莞,已经离开东莞的建设者们常回东莞看看,向各界传递东莞的友善包容,还没有来过东莞的人们多来东莞走走,亲身感受东莞的活力、机遇与未来,在这片创新创业沃土上成就精彩人生!

编辑 柯锐

校对 杨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