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为岁首之月,在此期间的传统习俗非常丰富,眼下将要迎来农历二月,正值开春之际,万物复苏之时,对于我国的农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这个月份当中,围绕着“农耕祈福”也有着不少的传统节日。二月初一作为农历二月的第一天,自古以来也流传着诸多的习俗与讲究。老辈人常说:做好3件大事,寓意人寿年丰,日子越过越顺,老传统别丢,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内容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1件事:祭太阳神

在我国民间传统里,二月初一是“太阳的生日”,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天。太阳带给我们持续的光明和能量,万物的生长都离不开太阳,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对于太阳的诞生之日便是非常重视。在这一天,人们会将家里打扫干净,在家中设置供桌,由家中的男丁,面向太阳祭拜,感谢太阳带给天地万物的福泽,祈祷新的一年里可以风调雨顺,日子能够像太阳一般火红热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要祭拜太阳神以外,在这一天人们的吃食也很有讲究,家家户户几乎都要蒸制一种圆形多层的糕点,并在上边装饰上太阳的图案,以此来象征太阳,人们将其命名为太阳糕,希望吃了太阳糕,日子可以蒸蒸日上,越来越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太阳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人们在这一天还会将五谷杂粮放到一起蒸熟,也就是现代人非常喜欢的杂粮饭。在过去,人们吃杂粮饭既是表达对于太阳和大地的感恩之情,同时也在提醒自己,春耕开启,要开始勤劳耕种了,这样才不辜负太阳的福泽。

当然在正月里,人们大部分都吃了不少的肉类,这时候吃上一些杂粮饭也很适合,其中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于润肠助消化,还可以为我们补充多种营养素,为一年的好身体助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2件事:祭土地神

在过去我国是以农耕为主的时代,它事关人们的吃喝,是人们生活的头等大事,所以在二月初一这一天,民间还流行着另外一个与农耕有着紧密联系的传统节日——春社日。在这一天的主要任务是祭拜土地神。

在古代很长一段时期里,人们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没有现如今这么方便的灌溉设备,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全靠天上下雨,人们害怕水旱灾害,这直接影响到能否吃饱穿暖。人们所能干预的条件有限,所以在农耕之余,便流行着很多祈福的日子,其中最为典型的便是春社日(祈祷丰收)和秋社日(秋收后报喜),这两个日子都是祭拜土地神。

在《社稷》中便有着相关的记载:“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广博不可一一敬也,故封土立社”,在过去人们的观念中,将祭拜土地神看作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这更像是人们精神赖以寄托的一个载体,充分反映了人们对于丰收的迫切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月初一祭土地神,是一个广为流传的习俗,也因着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不过大体上是一致的,人们会准备面食,酒,肉等供品来祭拜土地神,来祈祷风调雨顺,粮食大丰收。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讲究祭拜完毕后,要将这些酒和祭品吃掉,在人们眼中这些都象征着福气,人们认为吃过之后家人可以得到土地神的庇护,从而祈得家人平安多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3件事:放生

春天是新的开始,万物重获新生,是植物繁盛的季节,也是动物们繁衍生息的时候,所以在过去,人们便很自觉地在春天仔细保护这些生灵,尤其是对于庄稼生长有益的动物,比如青蛙,蜜蜂等。这也是人们在为农作物的顺利生长做准备工作。

在农历二月初一,民间讲究不杀生,不砍树,不倾巢,不捉幼兽等。此外人们还会将家中平时圈养的一些小动物,带到河间,山林中,将它们放归大自然。人与万物有着密切的联系,唯有和谐共处,才能长久发展。善待万物,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茉莉有话说】

祭太阳神,祭土地神,放生祈福是二月初一这一天的3件大事,这是自古流传下来的习俗,或许在岁月的洗礼中,很多人都已经淡忘了,但是我们还是有必要多多了解。时刻谨记粮食来之不易,要心存敬畏,多多爱惜。对于身边的小动物们也要心存善意,这也是在善待我们自己。这些会让我们的内心更加充盈,对于生活更加热爱。每天为了热爱而努力,自然日子也就越过越顺了。

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记原创,码字不易,严禁不良自媒体抄袭、搬运。欢迎大家点赞,收藏和转发!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