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美国国防安全合作局18日宣布同意向对岸出售1000架“弹簧刀”巡飞弹,总额3.6亿美元,美国计划利用大批无人机、无人艇和潜航器改变台海力量对比,在未来武统中,这些巡飞弹和解放军的巡飞弹对比如何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美国的巡飞弹水平

巡飞弹是导弹与无人机结合的产物,它既能巡弋飞行侦察目标也能直接打击目标,美国自1994年首次提出概念后,就开始研制“网火”武器系统,“网火”系统也被称为非直瞄发射系,美国陆军1997年提出作为“未来作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网络中心”的概念,将重型火力功能分散到轻型储运发射箱上,每个储运发射箱装载8发巡飞弹,能够无人值守72小时,自动向战术指挥官提供精确火力效果并实时进行毁伤评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火”系统由精确打击导弹和巡弋打击导弹组成,巡飞弹采用了微小型涡喷发动机,滞空时间达30分钟,命中精度2米,但“网火”武器系统因研制难度太高,采购费用高额,财大气粗的美国吃不消,于2010年取消了该项目,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转而研制难度较小的小型巡飞弹,2008年和美国宇航环境公司签订研制合同,计划在该公司的“炮射无人飞行器"基础上研发一种班、排规模分队使用的便携式视距外打击巡飞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宇航环境公司研制的"弹簧刀"单兵巡飞弹成本只有1万美元,由发射器、巡飞弹及地面控制站组成,巡飞弹长360毫米,重1.36千克,两对折叠弹翼展开为610毫米,外形非常小巧,体型与60毫米迫击炮弹相近,前后弹翼、方向舵以及螺旋桨折叠在发射器内,一个人就可方便携带多枚,发射器由发射筒、底座和两根支撑杆组成,发射筒内部装有气体发生器、活塞和巡飞弹,发射时由气体发生器推动活塞将巡飞弹弹出去,活塞由一根系绳和底座相连,可封闭发射时的声音。

发射筒内壁与方形弹体相配合,巡飞弹收到气体发生器点火装置发射信号后即启动控制弹翼张开程序,飞弹发射出去后由电池、电动马达驱动双叶片螺旋桨飞行,最大飞行高度达3000米,巡飞速度19.7米秒,最大飞行速度37.5米秒,最大航程39千米,最多可巡飞50分钟,弹上装有数据链和CPS接收机,由头部的彩色视频摄像机实时向地面控制站传回视频信号,书包大小地面控制站由显示屏、控制面板,操控杆和天线等部件组成,不含电池重6.16千克,电池可持续供电4.5小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操作手通过地面控制面板导引巡飞弹或者输入航路点让巡飞弹自主定位、跟踪目标,很容易发现建筑物,山坡后的目标,确认目标后就会收起弹翼,以157千米/小时的速度滑翔攻击目标,0.32千克的定向战斗部威力和手榴弹差不多,可在目标上空7-9米处形成圆锥状制破片,也可直接攻击目标,巡飞弹支援随叫随到,比空军支援反应快,当遭遇敌方次击,在没有空中或地面火力支援的情况下,操作手就近寻找阵地并发射巡飞弹攻击步枪、迫击炮受弹道限制难以奏效的小巷,山脊后目标。

对特种部队、游击队这小股作战的部队来说,很多时候无法获得情报支援,操作手可通过控制器实时观看传回的清晰画面,侦察作战区域再行动,大大增强自身的态势感知能力,特种作战中还可代替狙击手,在敌人难以发现的地方发动攻击,还能够在目标区上空待机15分钟。,外形小,噪音小,热信号特征低,难以发现并躲避,尤如一把高悬的剑,敌人在防不胜防之下处处提心吊胆、如履薄冰,心理震慑效应不是其它武器可以比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巡飞弹的战场表现

"弹簧刀"巡飞弹问世后只在阿富汗用了75枚,俄乌冲突后美国立即向乌克兰提供“弹簧刀"300和“弹簧刀"600两种巡飞弹,乌军一般用小股部队携带多种轻武器伏击俄军,单兵携行的“弹簧刀”300巡飞弹一定程度上弥补缺乏空中支援的问题,但威力只能用于打人和普通车辆,用于打坦克和装甲车的“弹簧刀-600"重23千克,可以在20分钟内可飞行40千米,然后巡飞20分钟,俯冲攻击速度达185千米/小时的俯冲速度攻击但需要车辆运输。

乌克兰自己也开发了ST-35“无声雷霆”巡飞弹,巡航速度120--140千米/小时,作战范围为30千米,可在在空中停留时间60分钟,弹头重3.5公斤,可以打击雷达站、指挥所,发射时要将载荷模块和光学部分连接到机身,还要铰接投掷模块和多旋翼组件,全程需要15-20分钟,发射时多旋翼平台携带着升到400-600米的高度,巡飞弹从多旋翼平台脱离飞向目标,多旋翼平台返回或飞行1000米高度进行信号中继,不如“弹簧刀”有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罗斯也有自己的“柳叶刀”-3M巡飞弹,本质就是一种传统无人机,需要五分钟架设简易弹射器,长0.95米,高0.165米,翼展1.21米,全重15千克,战斗部重5千克,需要五分钟架设简易弹射器,动力系统是电池驱动的后置螺旋桨发动机,最大飞行速度为80~130千米/小时,最大作用范围40千米,最大射程70千米,发射后在空中滞空时间40分钟识别目标,一旦确定目标就会垂直撞向目标,攻击坦克薄薄的顶部装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理论上“弹簧刀”技术更成熟,但数量不足,在战场的表现不如源源不断生产的“柳叶刀”-3M巡飞弹,一架“柳叶刀”-3M巡飞弹单价仅300万卢布,俄军多次采用巡飞弹执行防空压制任务,俄军本来拥有绝对的空中优势,但乌军依靠s-300、“山毛榉”、及西方援助的“爱国者”,sAMP-T/MAMBA、IRIs—T及“风暴”等防空系统,在北约情报的支援下给俄空军造成了60多架战斗机及50多架武装直升机的惨重损失。

迫使俄空军很少进人乌克兰领空了,为此俄军改变战法,不再由战斗机担负防空压制任务,经常在乌军s-300、“山毛榉”防空导弹射程外发射卫星制导炸弹,一旦乌军前移防空系统,俄军就发射巡飞弹摧毁这些防空系统,几乎屡试不爽,巡飞弹还用摧毁了乌军“海马斯”火箭炮、M-777榴弹炮、“豹”-2A6坦克、“凯撒”155毫米车载榴弹炮,乌军士兵普遍反映巡飞弹、无人机是战场上的主要威胁,这种威胁已经超过了俄军炮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乌军的“夏季大反攻”中,乌军4个旅进攻卡缅西克一库班一线俄第58集团军阵地,乌军第47机步旅以“豹”-2A6主战坦克和M2A2步兵战车作先锋,以一路纵队沿着一条土路发动突击,俄军第42摩步师第70摩步团和第291摩步团以巡飞弹不间断在5千米以外的空中巡弋,构建实时情报网,乌军还没接近冲击出发线,152毫米加榴炮首先发射“红土地”激光末制导炮弹,巡飞弹则摧毁头尾坦克和扫雷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迫使乌军提前展开,紧急向道路两侧疏散,闯进路边俄军预设的大纵深雷场,乌军用一辆挂有扫雷铲的“豹”-2坦克和1辆BMR-2扫雷坦克在雷场中开辟通道,但又被俄军巡飞弹击毁,当乌军困在雷区不能动弹时,“龙卷风”火箭炮趁机发射9K55K1末敏弹,60枚子弹头在乌军装甲集群上空下起“钢雨”,在无人机指挥下,俄军攻击直升机在15千米外“放冷枪”,发射“旋风”反坦克导弹后迅速脱离战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乌军第47机步旅损失了6辆“豹”2坦克和10多辆M2A2步兵战车,连俄军第一道防线还看到,在扎波罗热方向,乌军两个小时就损失了30辆坦克和11辆步兵战车,奥列霍夫方向乌军7天就损失了41辆坦克和102辆装甲车,大反攻中乌军共损失了260多辆坦克和780多辆装甲车,60多辆“豹”-2坦克折损一半,113辆M2A2步兵战车折损了三分之一,数千官兵死伤,连俄军核心防御阵地也未触及。

三:中国的巡飞弹水平

巡飞弹经过俄乌战争验证,对岸也开始准备装备巡飞弹,那中国在巡飞弹系统发展状况又如何呢?首先,中国有数款类似“弹簧刀"300的巡飞弹,如北方工业公司的飞龙-10单兵巡飞弹、希德防务技术有限公司的蓝鹭-30单兵巡飞弹,都是采用重量、结构和外形都与步兵迫击炮相当的发射筒发射,机体结构和“弹簧刀"300相似,前后两组折叠机翼,尾部还有一组垂直平行尾翼,采用电动螺旋桨推进,留空时间30分钟,最大飞行速度200千米/小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机头安装了圆形光电转塔,可以安装红外、激光、微光和白光摄像头/传感器,战斗部重几千克,可换装侦察监视、攻击、干扰等多种载荷,装备合成营的无人机分队,执行中近距离的战术侦察,或者打击固定工事和据点和移动坦克装甲车辆、低空低速无人机,攻击时既可以由操作人员在回路中进行微调和目标选择,还可以随时终止攻击或更换目标,也可以由巡飞弹自行攻击目标,没有打击目标还采取伞降方式回收再使用,技术上比“弹簧刀"成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德红外公司的S570巡飞弹也是一款单兵携带筒式发射巡飞弹,全重7千克,弹头破甲深度60毫米,杀伤半径8米,采用X型折叠弹翼气动布局,能持续巡飞25分钟,光电导引头是红外和CCD白光双模通道,有优异的侦察识别能力。中天公司的ZT-5巡飞弹气动布局和发射方式和S570巡飞弹一模一样,但全重只有5千克,最大巡飞时间30分钟,ZT-5巡飞弹独创的功能是可以由大型无人机携带发射,最大射程达20千米,打击精度小于0.5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天公司还有类似“弹簧刀"600的巡飞弹,ZT-25巡飞弹全重25千克,战斗部重8千克,光电头成像分辨率更高,打击距离50千米,采用拖车滑轨弹射起飞,另一款是ZT60巡飞弹,重60千克,战斗部重25千克,打击半径达100千米,采用车载箱式发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CH-901巡飞弹重45千克,战斗部重3千克,长1.2米,最长留空时间120分钟,可以车载又可以单兵携带,具备实时双向传输数据能力,主要供营连执行前沿侦察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甩出美国9条街的中国巡飞弹技术

这些小型巡飞弹都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火力毁伤效能有限、射程有限和不适宜体系火力作战行动,巡飞弹战斗部威力十分有限,只能打个土木工事或装甲车辆,对坚固工事和大型舰艇只能算是搔痒,控制范围也很难超过100千米,体系火力作战对空域管控十分严格,长时间滞留的巡飞弹严重影响其他武器的弹道协同,再就是巡飞弹发射准备时间长,反应时间不如普通火炮,简陋的无线数据通信也易被对方发现和干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推出了CM-501巡飞弹,这是一款集目标侦察、指挥控制、精确打击、毁伤评估于一体的多用途精确打击武器,和美国陆军梦寐以求又得不到的“网火”武器系统几乎一模一样,系统可以垂直发射,也可用箱式火箭炮倾斜发射,除可发射CM-501XA/CM--501X巡飞弹外,还可发射CM-50IGA/CM-502精确打击导弹,一辆6x6装甲运兵车携带16个垂直发射单元,导弹种类可以自由组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CM501X、CM--501XA巡飞弹采用大展弦比下单翼+4片横向折叠的X形尾鴕,长2米,重100千克,战斗部重18.5千克,控制半径60千米,巡飞时间30分钟,除车载外,还能挂载在直10武装直升机上,CM-501GA则是非视距导弹,长2米,弹径180毫米,重100千克,战斗部重20千克,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射程40千米,制导系统是惯性加电视/成像红外制导或卫星加半主动激光制导,CM502导弹小一点,射程25千米,适合车辆,小型舰艇,武装直升机装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使用时先发射CM--501X/CM--501XA巡飞弹飞至目标上空盘旋搜索目标,发现目标后通过数据链召唤成本较低的CM-501GA精确打击导弹进行打击,打击移动目标时命中率超过90%,打击静止目标时误差不到1米,20千克的战斗部装药量相当于一枚155毫米榴弹,足以对坦克装甲车辆、坚固工事造成巨大损坏,如果时间紧迫或者燃料耗尽,巡飞弹也可以直接攻击,之后再发射另一枚巡飞弹继续侦察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鉴于现代战场电子干扰设备越来越多,巡飞弹面临越来越恶劣的复杂电磁环境,中国电子科技集团还将巡飞弹概念与无人机“蜂群”概念结合,推出蜂群1号无人作战系统,系统装在CTL181A猛士6x6越野车上,配有一个4x12管巡飞弹储运发射箱,发射时向上抬起一定角度,就可以以1秒一发的速度在3分钟内射岀48枚巡飞弹,蜂群1号巡飞弹基本和北京昂飞科技公司研发的飞龙-10单兵巡飞弹差不多,最大的不同是拥有集群控制算法和网络化集群通信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军巡飞弹每次只能出动一到几架,打击单一目标,很容易被反无人机系统和低空防空武器系统拦截,蜂群1号一上来就是48架巡飞弹,10架就是480架,这些巡飞弹在空中完成编组,相互之间高速互联,覆盖更加广阔的地域,实时处理各类目标情报,形成目标排序分配清单,然后进行任务规划,同时发动密集打击,飞行中还可以变化队形实现突防,通过饱和式攻击规避反无人机武器的打击和拦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一种蜂群巡飞弹是“暗刃”无人车载巡飞弹系统,巡飞弹发射时征候比较明显,非常容易就被敌人巡飞弹发现识别井跟踪定位,“暗刃”无人车载巡飞弹系统刚采用履带式无人车作底盘,车长2米,车宽1.37米,重700千克,车顶装有四联装发射装置,采用自主路径规划技术,可自主导航越野和在前沿长时间待机,发射的飞龙-10巡飞弹,重10千克,战斗部重达2千克,巡飞时间60分钟,这是是个老型号,国内同类装备中并算不上先进,但仍然能够实现组网集群攻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结语

毫无疑问,巡飞弹已成为现代战场上的一种新型作战方式,美国本来走到了世界前列,遥遥领先,但经过30年的发展,至今只有两种已经不算先进的巡飞弹,还指望这两种巡飞弹快速提升对岸不对称战力,只是不知面对解放军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壮大的各种巡飞弹,谁才是被打成地狱的一方,解放军不但巡飞弹多,反无人机手段更多,指望几架偶然飞来的巡飞弹就能改变战局真是想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