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背景

“双减”政策的出台,要求学科作业、校外辅导减少的情况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活动,体育锻炼,特别是利用延时服务让孩子多参加体育活动。

为了响应国家阳光体育的号召,太原市小店区恒大小学开展冬季长跑活动、夏季课间做操、课外体育活动与体育课相结合。夏季每天上午两节课后进行集体广播操。现在做的两套操,一套是国家规定的《七彩阳光》,另一套是恒大小学体育组教师根据当下流行的励志音乐创编的自编操《健康动起来》。冬季课间操时间进行跑操活动。但是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爱好。集体做操并满足不了学生运动的个性化需求。

有个五年级的小个子男生,戴着墨镜,在课间做操时,总是在班级的最前面站着不动,即使巡场的体育老师和检查班级的同学走过来提醒,他也无动于衷。和班主任老师了解情况后,知道他天生患有严重的弱视,在学习广播操时根本看不清楚教师的示范,当时就没学会做操,虽然现在主席台上有教师的示范,但是也看不清楚,不会做操,所以只好干站着晒太阳。

案例问题

也许对于这位男生来说,虽然不会做操,但是能够出来晒晒太阳已经很好了。但是,作为教师,很想让他能够动起来,哪怕是和其他人不一样的运动,哪怕是不在这个统一的时间和大家一起运动,只要他每天能运动一段时间,达到一定的运动量,他都能够拥有更加强健的体魄。

那么,该如何合理利用延时服务时间与阳光体育大课间有效结合,满足像这位学生一样的运动的个性化需求,以达到“双减”的目标呢?

首先,大课间活动时间有所调整。每天上午两节课后的集体做操或者跑操时间不变,眼保健操时间调整到一下课进行,做完眼保健操后再下楼做操,确保孩子们能够认真做完眼保健操。下午两节课后的时间分为两大部分,前一个小时托管,写学科作业,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之后的时间进行班级阳光体育活动或者社团活动。校级的体育训练或者社团活动贯穿这整个时间段,即从两节课后一直到放学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大课间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应对上级的比赛要求,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根据恒大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及数量。恒大小学特开设校级体育训练队和社团,内容有:田径、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健美操、空竹、跳绳、踢毽子。班级社团中体育内容有花样跳绳、大绳、踢毽子、跳皮筋、羽毛球等,各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组织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后,是参加校级训练队和社团的制度。校级训练和社团实行走班制教学,采用双向选择制度。田径训练队的招生是根据往届校运会的学生成绩,教师择优选择,或者是各班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中发现好的苗子推荐到田径训练队。再问学生的训练意向如何,与家长沟通,看家长是否支持。除了田径训练以外的各个社团,开学初面向一至四年级的学生招生,宣传并发放报名表。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社团初期,教师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喜爱程度以及上课表现进行筛选,经过两周的学练会进一步选拔,分成梯队。没有被校级社团选中的学生,回到自己班级,参与班级社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着,是运动量的要求。每个训练队和社团根据各自项目的特点和训练计划进行练习。每堂课的练习密度高于平时上体育课的水平,达到75%到80%,平均心率在140次到160次每分钟。底线要求是每个学生上完一节课必须出汗。体能提高的同时,技能也要有所提升,是体育课堂的延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是活动成果展示。每年举行趣味田径校运会,班级篮球赛、班级足球赛,跳绳踢毽子比赛等。通过校级比赛激发每位学生的运动兴趣,有更多时间参与体育锻炼。空竹社团和健美操社团上六一节目或者体育节开幕式表演。各个训练队和社团能够积极参加省、市、区级组织的比赛,并获得佳绩。

案例评析

学校通过分层次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认真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学生大受裨益,都能够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他们的体质也大大提高了。

满足个性需求,激发运动兴趣。

案例中提到的那个五年级不做操的男孩子,在新学期初,各个社团报名时报了跳绳,虽然最后没有被校级社团选中,但是他用在体育课上老师学到的跳绳技能,在班级社团活动中认真锻炼。大课间做操时,他不再是孤独地站在那里,而是在班级队尾跟着音乐节奏做跳绳动作,逐渐地喜欢上了运动,对他的视力提高也大有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加强体育素养,增强健康体魄。

体育运动可以促进人的感知的发展,能增强人的记忆力能促使人的思维更加敏捷。能提高人的创造力。

体育不仅仅是促进身体发育、增强人们体质和掌握运动技能,同时对促进人的心理健康起着很大的作用。体验体育,能给人带来极大的心理满足。

健康需要运动,运动促进健康。只有时时刻刻来锻炼自己的,纠正自己的心态,运动自己的体魄,才能拥有一颗健康的心,一颗青春的心。才能更好地立足于这个社会,从而实现理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养成良好习惯,合理安排时间。

引导孩子合理安排学习计划,养成自主学习、不依赖家长辅导或校外补课的良好学习习惯。根据孩子年龄特点,为孩子选择合适的运动,培养孩子的健康管理意识,管住零食、管住手机、管住电脑、管住自己,正确处理好学习、运动、娱乐之间的关系,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度安排家务劳动。

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既解决了学生家长的后顾之忧,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也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丰富了学生的课后生活,延时的自习课堂强化了学生学习定力,优化了学生意志品质,真正做到了为孩子生命蓄力,为孩子成长赋能,培育孩子生命成长的力量。

(网易山西 黄晶 通讯员 李娟娟 助编 刘祥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