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圣拳武学文化的新发展(中华武学研究工程)

摘自《中华国学文化与大道武学文圣拳》第五章

文圣拳在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的四十余年里,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成为当代中华武学中最具影响力的拳种之一。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体委挖掘整理以来,各项弘扬与发展工作都取得了很大成就。上世纪八十年代被称为“山东四大名拳”之一,后被誉称为“中华历史文化名拳”,2009年9月27日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近四十多年来,文圣拳在中华武林中独树一帜,各项保护和传承工作取得很大进步,参加国际、国内武术大赛斩金夺银,武学研究取得丰硕成果,非遗武术“四进”活动扎实推进,群众性体育运动蓬勃发展,在承办山东省武术精英大赛和地方武术赛事,促进国际武学文化交流,参加社会文化体育活动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有效地促进了各地全民健身运动和精神文明建设,涌现出一大批文圣拳代表性传承人,弘扬八方,名震武林,享誉中外,实现了百花齐放,高起点、高层次、高境界、规范化、正规化、体系化的全面振兴和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中华武林中具有代表性和重要影响力的拳系之一,成为鲁西南地区乃至山东、苏北、冀南、皖北、豫北、京杭大运河流域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形式,为促进中华武学的发展和“文化山东”的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谱写了新时代文圣功、五步架、五步神拳、离卦拳、义和拳发展的辉煌篇章!文圣拳是中华武术中的“黄钟大吕”“泰山北斗”,对其研究的重要意义,是它比较全面地揭示了中国武术的本质规律与思想文化内涵,具有广泛地普遍性、根本性、系统性、全面性、代表性与同一性,对中国其它武术流派及拳种的研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将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文圣拳发展对中华武学作出的重大贡献,是整体推动了一部武学乃至整个中国武术文化的发展,克服了百年来人们对武术的片面认识,首开中国武学文化全面发展之先河,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中华武学思想和文化体系,在促进中国武术文化发展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文圣拳武学有效地传承了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文化与墨家文化、兵家文化、中医学等,特别是对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想文化的研究达到了历史上新的水平,从中华文明的高度,全面揭示了三教合一文化的本质特征和其三大普世价值观“爱”“善”“和”的思想和理论,这将是继宋明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三教合一文化之后,又一座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哲学发展的高峰。《让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想和文化促进21世纪人类文明的发展》一文,从三教合一思想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三教合一思想文化的本质特性(融合性、包容性、多元性、和谐性、同一性),三教合一思想文化“三大普世价值观”“爱”“善”“和”,三教合一思想文化是中华大道文明的集中体现,三教合一思想文化在世界思想文明史上的地位,三教合一思想文化是世界宗教统一的重要理论基石,三教合一思想文化是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思想理论,确立三教合一思想文化体系的重要意义,以及让三教合一思想文化促进21世纪人类文明的发展等九个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完整地构建了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想文化体系,对于促进中华文明的进步和世界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弘扬儒释道三教合一与墨家思想文化是一项重要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它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文圣拳武学研究,构建了“三大传统文化体系”,即文圣拳武学文化体系,中国民间宗教武学文化体系,以及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想和文化体系。同时对中国士文化的道义哲学理论、中国民间宗教文化等进行了深入地探索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中华思想文化研究中,形成了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五教”(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万教相通相融的思想文化理论,特别是对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想文化体系的建立,促进了中国新思想、新文化的建设,这是对两千多年来中华民族思想和文化建设的重大贡献。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想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和谐社会”“大同社会”“大同世界”“大同宗教”“大同文化”“大同文明”的重要思想和文化,是中国古代“大同思想”的创新与发展。三教合一并不是将儒释道合为一教,而是一种包容的思想和文化。它是一种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在包容和谐中求发展,在对立斗争中求平衡,在融合汇通中求统一。“和合”思想可以吸纳、借鉴不同文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思想文化的精华,从而融合创新出更加优秀的文明形态。儒家讲入世、讲“仁义”,道家讲出世、讲“无为”,释家讲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即以“出世思想”,作“入世事业”,主张“人成即佛成圣”的慧业。三家思想同根同源,殊途同归,万流归宗,即所谓“三教虽殊,同归于善”。《易大传》:“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宇宙本原乃虚空,万千法门能圆融;殊途同归理一体,诸恶莫作奉善行;众生难逃因果率,参悟佛道自天成;万教通达归一善,合和天下世大同”(卢飞宏,《万教合一》,2019年9月29日)。

中国传统文化三教合一、平衡、和谐、团结的哲学思想,对于促进对世界宗教本源融通认识,结束各个宗教之间和不同信仰之间的对立与斗争具有积极意义;三教合一思想和文化必然会促进人类社会到达光明美好的世界。它在解决世界“文明的冲突”中,成为一些西方学者心目中的“榜样”和典范,也早已为西方学术界所重视并进行深入全面研究。三教合一、“五教”、万教相通相融思想的形成,为促进世界宗教的和谐发展奠定思想和理论基础。构建三教合一、“五教”、万教相通相融的思想和文化体系,对于促进中华文明的进步和世界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圣拳“三大传统文化体系”的建立,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中华武学思想和文化体系,这对于促进中国武术其它各流派和拳种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在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并存的时代,三教合一文化已成为推进世界各个宗教和文化间进行非暴力公开对话的有效模式,同时为增进世界不同宗教及信众和无信仰民众之间相互了解与和平相处,以及为促进世界各宗教和文化的和谐共存、维护世界和平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中华传统儒释道,三教融合领风潮;清晰源流二千载,和合万家天下好;交流互鉴出新果,引领文明正气浩;独树一帜成体系,太平盛世万年朝”(卢飞宏《三教文明颂》,2019年6月13日)。民族自信源于文化的信仰,让文化自信成为精神信仰,用儒释道三教合一开放、创新和包容的思想理论来提升人类思想认识,让中华民族文明智慧为建立人类世界性的普遍信仰和普世价值体系而作出贡献。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是思想文化最辉煌灿烂的一个时期,也是士人群星荟萃、星河浩瀚的时代。诸子百家的学说奠定了中国整个国学思想文化基础,在政治文化领域对后世影响深远,影响力一直延续至今,影响范围广及全世界。特别是老子、孔子、孟子、墨子、庄子等诸子百家学说至今仍然具有世界性的文化意义。中国自从秦国君主专制制度确立之后,在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里,国学文化和思想发展没有重大的建树,这是我们这个民族,特别是士人阶层需要深刻反思的问题。在封建专制国家体制社会中,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无不以束缚百姓思想作为重要的统治手段,对异己思想采取严厉的打击政策,大力推进奴化教育,因循守旧保守、中庸思想长期占据了主导地位,由此在我们民族中产生了弥漫于整个社会的思想和创新惰性,极大的阻碍了民族思想文化的解放和创新精神的发展。文化是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小到一个人灵魂的核心驱动力。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民族复兴的根本。文化复兴并非是指诗词歌赋、“四大小说”等文化,其最核心的是中华文明的竞争力。中华民族在先秦时期有浩瀚的诸子百家思想和文化,造就了灿烂的中华文明根基。中华文明应该是“诸子百家”各归其位,道家、儒家、墨家、释家、法家、兵家……等四梁八柱,一道多用,

根本永固,“奇经八脉”,各有其道,大道归一,谓之一统。一个民族的崛起和复兴,与其民族精神的崛起和民族文化的复兴息息相关,新时代文明发展需要思想和文化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需要“新文艺复兴”运动,时代呼唤中华民族新思想、新文化的产生。思想先于文化,文化先于制度。思想意识是行动的基础与先导,它指导着我们的实践行为。思想文化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基石。在当今国家大力提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形势下,文圣拳传统文化研究工作,为新时代“百家争鸣”迈出了新步伐,开辟了新境界,为促进当代社会思想解放与进步,为探讨文明相融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途径,以及促进传统文化的复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较好地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新时代思想和文化的建设增砖添瓦,为二十一世纪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贡献智慧,为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我们要万分珍惜文圣拳来之不易的成就,再接再厉,努力进取,要有包容天地的精神和海纳百川的胸怀,以“志于道”的思想和精神传承和发展好优秀传统文化,要有“拓荒牛”一样的坚韧和执著,以昂首挺胸、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开拓向前的精神与意志,脚踏实地,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继承创新,忠诚实干,将这部千古传承的马上征战功夫、中华武学的修炼大典进一步发展光大。

文圣拳武学研究是对中华武术文化发展的重大贡献,深刻触及到了中华民族文化深处的灵魂,成为中华武学发展的一座丰碑。特别是对士文化研究和探讨,我们深入阐述了中国士文化的精神、哲学和特质,对武士文化的研究也达到了一定高度,从而为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建和复兴付出努力。士是中华民族的风骨、精神和脊梁;弘扬士的精神、思想、品格和信仰,对于重塑中华民族精神和灵魂与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将产生积极而重要的影响,从而可以真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重要的思想智慧源泉。人的因素是第一因素,一切都将由人的因素所决定。现代武术人缺乏的是士的文化和精神,确切地说是武士的精神和品质。武术只是成了民众健身的一种手段,一种养生长寿的理想追求;一些习武人丧失了“志于道”的信仰,可以说是有的已经完全失去了士的风骨和思想,从而也必将导致现代武术的没落。时代呼唤武道传承、武魂复兴,武术精神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武术魂是民族魂、中华魂,就是爱国之魂、武士之魂,侠者之魂,君子之魂,是五千年来中国民族屹立不倒的民族之魂,这种民族之“魂魄”将永远存续在中华民族儿女的心灵深处,必然随着民众的觉醒而迸发出强大的力量。最强的武术应该是思想和精神的结合、力量与智慧的结合、道德与信仰的结合、“武道”与“武魂”结合。智者无忧,行者无疆,勇者无畏,仁者无敌。促进武士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责任重大,任重道远,它将进一步给中华武术注入“活”的思想、精神和灵魂,这对于促进中华武术的发展,振兴民族尚武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圣拳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瑰宝,也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每个华夏子孙有责任和义务将其继承和发展光大。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和强大主要是思想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灵魂和发展的推动力。武术的发展同样需要有思想和文化的支持,一部没有丰富思想和理论支撑的武术就会失去其根基和灵魂,也不会具有恒久的生命力。我们文圣拳在强大的武学文化支持下,必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文圣拳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要顺应社会潮流,与时俱进,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作出贡献。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不断丰富、完善和提升文圣拳武学文化内涵,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建设和发展,从而为促进中华武术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思想为先导、以文化精神为支撑,有赖于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武术是中华文化的精神标识和内核,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离不开武学文化的全面振兴,离不开伟大的民族尚武精神,要树立“武术大文化观”,真正将武术作为一种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让中华武术振兴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公元2020年5月24日,庚子年,闰四月初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简介:卢飞宏,字翰林,号浮来居士,别号东方飞宏,东海卢氏,飞宏子,1966年出生,大学文化,中共党员,原籍山东省日照市人,山东省临沂市公安局工作。曾在黑龙江省黑河市公安机关工作二十余年,历任刑侦科长、刑警大队教导员、队长与政法委领导等。中华文圣拳全国总会副会长、秘书长,中国当代武术名家,非遗武术文圣拳第九世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民间宗教武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世界华人运动会中国山东分会济宁分会副主席,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想和文化研究专家,山东省青少年非遗武术教育研究中心研发专家,吉林省武术科普专业委员会高级顾问。《文圣拳武学三部曲》编者,即第一部《圣拳经典》(作者:卢飞宏、张丽光),第二部《文圣论道》,第三部《大道之行》(上、下册)约200余万字的武学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