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24日晚间,瑞和股份(002620.SZ)发布对深交所2023年年报问询函的回复公告。据了解,深交所此前要求公司针对营业收入下降、现金流严重恶化、连续三年扣非后净利润为负、银行账户新增冻结情况、银行贷款逾期解决等多个财务问题说明原因。

2023年对公司来说确实是业绩重创之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3.73亿元,同比下降4003.3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74.39万元,同比下降76.40%。

钛媒体APP注意到,公司财务状况恶化与恒大债务违约有关。为维持生产经营,公司曾通过获取银行授信来化解资金面紧张。只是,银行授信时间有限,面对当下的财务困境,未来留给公司的时间或许不多。

业绩起落皆因恒大

瑞和股份成立于1992年,以公装建筑起家,于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主要业务为公共装饰工程和高档住宅精装修的设计及工程施工。2023年,公司营收15.52亿元,同比下降27.8%;归母净利润-3.73亿元,同比下降4003.35%。对此,公司表示,业绩变动是受恒大债务违约影响,基于谨慎性原则,对相关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实际上,公司当初之所以能发展壮大也正是因为恒大。据了解,公司自2007年起开始与恒大合作,参与恒大地产各系列项目的精装修。为抱紧“第一金主”的大腿,公司在2014年组建以邓本军副总经理为首的恒大客户服务中心,专注为恒大业务发展组织一支强而有力的新力军。2014-2020年,公司营收从15.22亿元上涨至37.68亿元;净利润从0.55亿元上涨至1.75亿元。

2021年,恒大突发债务危机,公司业绩受到影响开始急速下滑。2021-2023年,公司扣非净利润连续3年亏损,分别为-18.51亿元、-1.02亿元和-4.47亿元,合计亏损金额高达24亿元。

其实,恒大资金紧张迹象早已有之。2018年,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从2017年0.63亿元骤降至-2.47亿元。公司解释,主要系第一大客户(恒大)改变结算方式所致。据了解,2018年,恒大在结算资料审核方面引入个性化要求,例如土方工程结算需要提供经过甲方现场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及施工单位四方共同确认的交付场地标高图和完成面标高图。

现在结合恒大的资金链事件回头看,当初恒大一反常态地调整工程款的结算模式或许只是表现,资金能拖就拖或才是实质。

截至2023年末,公司对恒大的应收款项总敞口(含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合同资产及合同履约成本等)合计28.05亿元,累计计提各类减值损失21.04亿元,应收款项敞口净额7.01亿元。对此,深交所要求公司说明与恒大对相应应收款项计提减值准备是否充分。

在回复函中,公司表示,基于恒大客户的现状及回款情况,公司出于谨慎性针对约2.8亿房源(包括已网签1147.88万元)计提比例较去年提高10%(65%提高至75%),同时均在积极推动办理网签手续、销售和转抵下游,公司认为针对恒大客户应收款项计提相关减值准备的金额是准确且合理的、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据2023年年报披露,公司与恒大集团已签订以房抵债协议,正在办理以房抵债手续的实物资产为2.69亿元;可用于抵账的甲供材料应付账款为5.23亿元。剔除上述因素影响,公司对该恒大集团的应收款项净敞口全覆盖。而2022年年报显示,公司与恒大集团正在办理以房抵债手续的实物资产为2.77亿元,可用于抵账的甲供材料应付账款为5.33亿元。历时一年之久,为何公司与恒大“以房抵债”的进度会如此之缓慢?那么公司到底有没有拿到房?两者协议履行又是否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财务困境难解

在业绩亏损的背景下,公司也曾尝试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只是,公司使用的方法似乎是让人嗤之以鼻的“蹭热点”。2021年11月,公司与隆基绿能、上能电气等多家企业签署光伏新能源领域战略合作协议,借此消息让股价迎来涨停。然而,蹭热点却难以转为实质收入,公司光伏业务发展几年依然是雷声大雨点小。截至2023年末,光伏业务仅占公司营收比例的6.2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漫长的司法流程注定让远水救不了近火。2022年12月27日,公司发布公告,向11家银行申请11.24亿元授信,用于借新还旧和生产经营周转,授信期限为三年。据了解,当初为获得授信,李介平,总裁李冬阳及其配偶,以及李介平的多家子公司和孙公司提供担保;抵押物包括深圳福田区的多处房产、青岛市房产、旗下酒店以及工业用地。

即便公司获得银行授信,但留给它的时间也并不多。据2023年年报披露,公司被冻结银行账户金额为1.35亿元,占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资产的57.14%,占货币资金余额的56.15%,冻结账户数量113个,占总账户数量比例52.56%。反观2022年,公司有95个银行账户被冻结或部分冻结。

3年的银行授信期限,对公司来说并不能从零开始,而是要从“坑”里爬出,这对公司来说也将是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为关键的是,公司较长账龄的应收款背后的企业资金面也紧张。据回复函显示,2023年度逾期4年以上应收进度款前五大欠款方分别为华润(深圳)有限公司、兰州铁路局、哈尔滨银行群力总部、天津天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其中前三个企业逾期原因皆为资金紧张。(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翟智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