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3年10月13日,驻缅甸日军发起代号为“街头谋杀”的空中行动,日军战机秘密进驻密支那机场,专打“驼峰”航线上的美军C-46运输机。美机猝不及防,当日损失5架运输机。一周后,日军再次发动两波拦截,又击落3架运输机。陈纳德将军没有护航战斗机可用,于是派出第308轰炸机中队B-24轰炸机飞运输机航路。日军果然上当,误将轰炸机看成了没有武装的C-87运输机,一日即损失8架Ki-43战斗机,一连3天连续击落日机18架。这两种本来毫不相干的战机之间的空战,最终的有着什么样的结局呢

一:起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20世纪20至30年代,美国陆军航空兵决心以一支规模极大的轰炸机实施高空精确轰炸赢得战争作为其主要理论,基于这个理论,美国大力发展新型轰炸机,1938年9月,联合兀鹰公司基于以往设计大型水上飞机的成功经验,开始设计一种四发动机的大型轰炸机,这种编号为“32型”的新飞机采用大展弦比机翼和“第比斯”翼型,获得了小迎角大升力,巡航速度高飞行航程远的出色效果。立即吸引住了美国军方的眼球,1939年3月就以XB-24的机型代号获准试制原型机。美军要求其最高速度为时速300英里,巡航速度220英里,装载4吨炸弹飞行3000英里的要求,总设计师艾扎克·拉额殚精竭虑对设计进行了30次修改,终于达到了军方设计要求。说来奇怪,这款在二战中大放异彩,为战争的胜利做出巨大责献的重型轰炸机居然既不是北美,也不是波音这样著名的飞机制造公司出品,而是由生产水上飞机闻名的联合兀鹰公司( 后改称康维尔公司)研制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B-24于1940年开始批量生产,服役时正碰上美国正式参战,福特发动机公司、道格拉斯和北美公司组成解放者制造联合体生产集团,。从1940年到1945年,这些联合工厂共生产了19256架轰炸机、运输机以及海军巡逻机,形成一个从A到J的B-24庞大家族,,产量比二战中任何一架美国战斗机都要多。这种飞机的存在和飞行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装上炸弹,准确地扔向敌人目标。至于解放者的正式绰号则出自于驾驶第一批B-24到英国的飞行员鲁本,当时英国人看到这种新型飞机自然就问起飞机的名字,鲁本脱口而出“解放者!”接着他解释道,“解放者这个名字,是因为它可以摧毁德国鬼子的心脏,帮助你们和我们解放暂时困于希特勒枷锁下的千百万人民。”从此解放者这个绰号便名扬天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岛Ki-43“奥斯卡”是日本空军的1型战斗机,这款战斗机代表了日本战斗机飞行员对传统武士单打独斗求荣的痴迷,在与敌机进行一对一的作战格斗时,飞行员可以把他具有高超的机动性的飞机飞到一个可以对对手造成致命打击的位置上,日本空军内部对这一理论也是相当支持,认为作为一支为地面部队提供支援的战术空军主要任务是在战场上建立空中优势。而高超的机动性将使日本空军摆脱空中障碍敌人的攻击机、战斗机和观察机,这种观念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多数战斗经历的结果,1936年,日本主要军用飞机制造商之一,中岛飞机有限公司以实验性的中岛Ki-12为为战斗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深入研究三菱公司进口的法国德沃伊汀D.510战斗机的研究基础上设计了中岛Ki-27战斗机,这台全金属单翼,机动性极好的战斗机被命名97型战斗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Ki-27被命令投入生产一个月之后,日本陆军航空司令部与中岛公司接洽,为更换Ki-27下了订单,基本要求是也同样具有可操作性,而且总体上只有一个微小的改进,这台战斗机被命名为Ki-43,将成为1型战机,作为对Ki-27的改进,Ki-43改进了可伸缩的起落架和武器装备。Ki-43原型机于1938年12月12日试飞,但令人失望,这架飞机比计算出的结构重量重7%,缺乏Ki-27的反应能力和机动性。更糟糕的是Ki-43没有比Ki-27快,随着欧洲几乎所有的战斗机设计都结合了液冷发动机,中岛认识到Ki-43的落后:开始一项径向引擎优化爬升性能,而不是机动性的重型战斗机设计工作,经过长时间的测试,日本空军最终采用了中岛的Ki-44作为2型单引擎战斗机作为对传统的Ki-43的补充,不幸的是日本的航空工业无法生产充足新型战斗机数量。此外部署混合“轻”和“重”的战斗机概念在战斗中被证明是站不住脚的,日本空军发现得太晚了,它需要一架既可操纵又全副武装的飞机与最新一代的盟军战斗机战斗。这意味着它别无选择依靠甚至在服役之前已经过时的中岛Ki-43,最终生产出的Ki-43比任何其他战斗机都要多。

二:性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B-24载重量很大,可以飞得又快又远,但是做工粗糙得像一辆卡车,大展弦比梯形悬臂上单翼竖椭圆形双垂尾,前三点起落架,装有四台普惠R-1830-43发动机,额定功率为1200马力,B-24的机翼包括两个主要部分位于机翼前缘和后缘附近的翼梁,为18个自密封油箱(每个机翼9个),可容纳3000加仑以上燃料。航程超过3000英里。机身是由包铝蒙皮制成的半单体外壳,结构用包铝纵向桁条、横向舱壁和皮带架支持,分为六个舱室,机头有一个透明的投弹瞄准舱,其后为驾驶舱,再后便是一个容量很大的炸弹舱,长度是B-17的两倍,可挂多达6吨的各种炸弹,两枚炸弹间距为17英尺10英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柔性炸弹舱门是由波纹铝箔焊接,可以卷起在机身的外面,这样更容易在地面装载炸弹,并在飞行中打开炸弹舱,一条穿过炸弹间的狭窄的走道连接着前后机身部分,走动得小心翼翼,机舱门只能承受100磅压力,如果滑了一跤跌在门上就会破门而出,因为没有雨刮器,下雨只能把头贴在舷窗上去观察,没有暖气,在高空零下40-50度狂风下只能有多穿多厚,以至乘员飞十多个小时也没人愿意脱下飞行服小便,没有舱内压力,机组人员内脏里的气体会像气球样胀起来,这种四引擎飞机操控困难,长途飞行让人精疲力竭,而座椅没有装填东西,不能斜放,,连伸一下腰都做不到,没有任何无舒适可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Ki-43战斗机相对B-24而言非常灵活,Ki-43在概念和设计上与柯蒂斯的P-40有很大的不同,Ki-43的设计更倾向于机动性,重量轻,机翼面积大,转弯半径小,爬升速度快,这正是飞行员在近战中所需要的,但是为了实现Ki-43s的低空翼载,它的设计者不得不牺牲火力和生存能力,围绕着发动机制造出最小和最轻的飞机,Ki-43-I的950hp99型中岛Ha-2514缸径向发动机使其最高时速达308英里,但以最高速度飞行的Ki-43-I会产生过大的振动,使瞄准变得不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Ki-43-I的继承者Ki-43-II安装了更强大的1型中岛Ha-11514缸径向发动机,额定功率1150hp,驱动金属三缸-叶片螺旋桨。这使Ki-43-II在13000英尺处的最高时速达到了329英里。翼展减小了不到2英尺,加强了机翼以适应结构性问题。Ki-43-II在飞行员座位后面安装1/2英寸甲板为飞行员提供保护,在有经验的飞行员手中Ki-43可能是一个危险的对手,但作为一个拦截机。Ki-43-II的火力不够,缺乏攻击轰炸机所需的速度。并不适合拦截B-24的任务,要想成功几乎需要理想的条件,尽管如此,Ki-43飞行员也别无选择,只能继续战斗。

三:火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20世纪30年代的十年里,越来越多的的飞机能够携带更多的炸弹和武器飞得更高和更远。全金属单翼飞机成为几乎主流。轰炸机开始装备更多的防御武器,许多空军战术飞机也转变为全金属单翼飞机。潜在对手的速度和耐用性的提高给战斗机设计师带来了挑战,同时在欧洲一些空军开始探索更大口径机枪和机炮的潜力。然而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对战斗机军备的看法仍然保守,那个时候中岛正着手研制新战斗机,陆军测试了意大利的布雷达萨法特12.7毫米机关枪,发现布雷达的12.7毫米81SR弹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高爆燃烧弹,就弹头重量而言,两挺12.7毫米机枪大约相当于4挺7.7毫米的机枪,使Ki-43能够避免增加重量和复杂性的设计,

但是这个武器方案受到保守主义和传统的束缚没有成功,Ki-43-IA只有两挺7.7毫米机枪,Ki-43-IB改为1挺7.7毫米和1挺12.7毫米武器,Ki-43-IC是两挺12.7毫米机枪,大多数K-43-Is装备了1挺7.7毫米和1挺12.7毫米机枪,各备弹500发和250发。Ki-43-II型则是2挺12.7毫米Ho-103机枪,各备弹250发,Ho-103机关枪可以发射高爆弹,盟军的飞行员经常误认为更强大的20毫米炮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空军司令部的白天精确战略轰炸理论是基于大量的轰炸机可以依靠他们的防御,一旦被敌人发现,轰炸机在于严密的队形和由此形成的防御火力组合。B-24有一个租壮机身,上下前后及左右两侧均设有自卫武器(共计有7-12挺127毫米机枪,构成了一个强大的火力网。B-24G在机头上方安装了炮塔,,B-24H是G型的强化火力型,机腹改装球形炮塔,使机枪总数增至10挺,机动机枪炮塔采用更强大的0.50英寸机枪替代手动的0.30英寸机枪

四:人员训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前美国空军,和许多其他空军一样,所有的操作培训都是在单位一级进行的,1940年以前美国空军没有专门的导航员,也没有专门的炮手。随着美国空军重型轰炸机群数量的增加,对飞行员、轰炸机、导航员、无线电等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加,没有一个人能完成现代轰炸机所需的所有工作。为能够操纵更复杂的飞机。美国空军启动了训练专业的轰炸机、导航员、无线电操作员、飞行人员工程师和空中炮手的计划,这些培训项目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组成B-17和B-24所需的战斗人员,1942年,学员要进行了为期15周的训练,包括403小时的地面训练和100小时的空中训练。1943年1月该计划延长至18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员们乘坐老式作战轰炸机和专门设计的训练器训练,大约四分之三的训练计划是理论轰炸,在战争的第一阶段,学员们练习使用诺登M系列轰炸瞄准器或斯佩里S-1瞄准器投掷练习弹,在他们训练的某个时候,导航员和炮兵还要接受操作0.50英寸机枪训练。。重型轰炸训练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对于飞行员来说意味着转换成战斗机密集飞行,更强调仪表和夜间飞行,而导航员强调跨国飞行和轰炸更复杂的轰炸运行。在第二阶段由全体人员执行模拟作战任务,重点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这个第三阶段重点是整队作战,并进行高水平的广泛训练-高空飞行,编队飞行,中队或编队规模更大复杂的模拟作战任务。经过三到六个月的训练的战斗人员最终被派往海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到1941年,日本空军的大部分作战训练都是在部队一级进行的。在完成一个三到四个月的中级培训时,飞行员学员将被分配到轰炸机、战斗机或侦察机。只有到那时他们才会知道他们在战斗中飞行的飞机类型。然后飞行员会前往高级飞行训练学校为他们选定的分部提供更专业的学习。在日本陆军航空学校,未来的战斗机飞行员将获得更多的经验,之后再学习空战战术的基础,包括编队飞行和空对空射击。完成高级飞行训练后,飞行员将被派往作战单位,部队级训练包括编队、越野和夜间飞行、特技飞行、更多的空对地射击和广泛训练在空对地作战中,包括使用枪式摄像机的演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空战训练从一对一的战斗中积累起来,理想情况下,单位级的操作培训将持续六个月之后飞行员将被视为合格,具有累计飞行500至600小时。1941年底,日本空军开始迅速扩大飞行员训练范围,以应付战时对更多飞行员的需求。1943年,日本空军开始进行攻击多架轰炸机交战训练,对战斗机的方向、攻击和规避动作互相攻击训练,练习射击。逐步发展到更复杂的战术强调对敌方轰炸机或战斗机编队的协同攻击。这个训练计划无疑是理想。当日本由于缺乏飞行员、飞机和燃料,而且由于作战压力,日本人己无法进行正式的操作培训。到1944年底飞行训练时间已经减少到少于200小时,

五:战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3年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军在印度的基地距离缅甸南部有750多英里,远远超出英国皇家空军飓风战斗机和美国空军P-40战斗机的活动范围,B-24轰炸机别无选择,大部分任务没有战斗机护送,只能单独深入被占领土,当遇到敌机时,逃避战术是是最有效的,如果接战,轰炸机必须依靠训练有素的编队飞行和密集的防御火力。B-24轰炸机的标枪队形这是一种在缅甸战线使用的便于进攻和防御的队形,尤其适用于雨季使用,具有良好的机动性,多用于精确轰炸。这种编队在己方上空采取疏开队形,在敌方上空采取翼尖几乎挨着翼尖的密集编队飞行,编队由六架三角形飞行的飞机组成形成正三角形,中队之间相距500英尺,其中一个中队升了500英尺,另一个降了500英尺第四中队在后方飞行,与第一中队保持一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六七架飞机的小编队B-24由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机组人员驾驶,可以进行锐利的闪避机动同时仍然保持重要的编队完整性。对B-24编队的大部分攻击来自1点到2点方向,B-24中队发现转弯可能会破坏Ki-43的进攻。可以给炮塔上的炮手一个向进攻者开火的机会,减少了Ki-43瞄准和射击的时间。最好的规避策略是在日本战斗机开始攻击之前仔细计时转弯,通常这会迫使日军飞行员从轰炸机编队旁俯冲过去发动新的攻击。另一个有效的规避策略是避开战斗机正准备进行正面攻击,让Ki-43飞行员别无选择,只能从后方面对B-24的尾部炮塔进行攻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飞行员知道B-24具有良好的武装和良好的保护,飞行员们认识到Ki-43只有两挺12.7毫米机关枪击落B-24不是一项容易的任务。有限的火力使它很难对B-24造成惩罚性的破坏,除非日本人能在足够的数量Ki-43,由20架或更多战斗机组成的编队可以对B-24编队起作用,日军战斗机攻击美军B-24轰炸机编队,最初采用的战术是背阳对编队长机从上方实施隐蔽攻击或突然袭击。在轰炸机编队上方飞行,利用大阳或云层作掩护,寻找战机。时机一到便背阳发起攻击。用大角度俯冲扑向轰炸机编队长机,近距攻击后,向侧方脱离,在轰炸机编队下方拉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缅甸、印度战场,日军战斗机擅于利用轰炸机的机翼死角,从10点钟到12点钟方向进入攻击,日军战斗机从后方攻击B-24轰炸机时,十分注意利用飞机的方向舵来保护自己,从不轻易进入B一24轰炸机编队的尾后火力范围。另外,为了避免轰炸机头部炮塔火力的射击,日军战斗机常采用侧方和后方攻击实施后方攻击时,通常是从轰炸机的后下方或后方进入。同利用轰炸机尾部死角相比,日军战斗机飞行员喜欢利用机翼死角。实施背阳俯冲攻击便是为了利用这两个死角

六:结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1943年B-24进入战斗之前,日本战斗机主要面对的是小型中型轰炸机,Ki-43在战场上拥有最大的空中优势,B-24对Ki-43飞行员构成了重大挑战,Ki-43-II只配备了两挺12.7毫米机枪,对击落一架B-24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任务。但美国重型轰炸机编队绝不是无懈可击的,在正确的环境,在大多数正确的战术和足够数量情况下,Ki-43飞行员可以造成重大损失,空战经验迫使美国空军放弃它的“未受攻击轰炸”原则和改用远程战斗机护航几乎所有的轰炸任务。在1943年的六个月的战斗中美军只损失四架B-24战机,在缅甸上空,美军以损失10架B-24战机的代价击落16架Ki-43,日军很少能派出超过12架Ki-43战机拦截B-24。如果这个数字增加一倍或三倍会怎么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答案来自1943年8月和9月在中国上空的空战,1943年8月24日,美军轰炸汉口,损失率达57%,1943年9月15日赴轰炸海防,损失率高达惊人的80%。11月14日一个中队损失了50%。12月1日一个中队损失了24%。显然,这些损失率是不可持续的。解决办法就是远程护航战斗机,P-38s和早期型号P-51s战斗解决了远程战斗机的辅助油箱技术,所有任务都有护航战斗机随行了,1944年初,日本空军进入了一个不可逆转的衰落时期。很多Ki-43在由于缺乏备件,失去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和缺乏训练有素的替换人员被摧毁在地面上。日本飞机产量在1944年夏天达到顶峰后稳步下降。原材料、熟练工人短缺和B-29空袭扰乱了航空业。日军己没有得到足够的替换飞机弥补这些的损失了。到1944年,B-24和Ki-43没有再发生战斗,双方又回到原来的的设定任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