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随着一阵下课铃响,湖北省赤壁市官塘驿镇小学的学生们有说有笑,从校门鱼贯而出。

小学紧邻107国道,南来北往的车辆川流不息,学生们的出行安全问题不容小觑。

只见校门口红白相间的斑马线两侧,戴着袖章的教职工一字排开,站在“车让行人”的标识处,距离他们身后几米远的地方,赤壁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官塘驿中队的民辅警们拦住过往货车、公交车、小轿车等。

滚滚车流被截停,交警与老师之间形成了一段无人无车的“缓冲区”。大约10分钟,学生们陆陆续续全部安全通过斑马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官塘驿中队交警截停车流,形成安全屏障,守护小学生上放学路。

“路面上,交警肯定要冲在最前面,我们就是第一道屏障。而这个‘缓冲区’预留出了处理突发状况的空间,也可以更好地保障师生安全。”官塘驿中队队长王治国表示。

“我们守护学生,他们守护我们!”看着不远处的交警,在学校门口值日的李老师有感而发。

官塘驿镇小学校长魏志宏对中队警员们也赞许有加:“每天上放学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有他们在,我们很安心!”

“上岗再早一点,站位再前一点,下岗再晚一点。”这是官塘驿中队落实“护学岗”制度的十八字工作法。

王治国介绍,“我们一般比学生上课时间提前一小时到岗,遇到天气恶劣的情况,会到得更早。放学了,学生都走了,我们不仅没撤退,反而加大对校园周围的巡逻力度,严查酒驾、超载等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形成常态化治理趋势。”

官塘驿,顾名思义,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道和商贾云集之地。而今,官塘驿中队辖区内农村人口多,国省道里程达29公里,还有临水临崖路段。车流量大、路况复杂,给交通安全带来考验。

除了加强路面管控,严查交通违法,中队直接从源头管理,排查安全隐患,将146处隐患点段录入数字化勤务室,进行三级管理。在辖区国省道,山路,临水临崖路段增设反光镜,爆闪灯,减速振荡线七十余处,交通事件检测系统一处,恶劣天气检测系统一处,AI智能劝导系统三处,弯道和支路预警系统一处。此外,中队还深入村湾开展宣传,呼吁村民抵制交通陋习,引导群众安全出行。

有一次,官塘驿中队在辖区白杨村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四、五十名村民在村委会集中观看交通安全警示教育片,其中第一个交通违法案例就是白杨村的例子。看到熟悉的邻居发生惨痛交通事故,在场村民都很唏嘘,纷纷表示要遵守交通规则。

自中队开展工作以来,以“减量控大”为抓手,筑牢交通安全屏障,辖区事故接处警量下降26%,交通秩序明显改善,人民群众安全出行得到可靠保障。(图/文 张力、朱敏)

以合筑美 治理交通顽疾

精细化管理 保路畅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