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生。嫦娥六号成功采集月背样本如约返回轨道的消息,引来全世界的瞩目。

然而令人难以想象的是,早在嫦娥六号之前,就已经有一台小小的月球车玉兔二号,在广袤无垠、寂静无声的月背表面,默默工作了5年之久。

在这5年的时间里,它在陨石坑、岩石间、地层中小心翼翼独自前行了1596米,不但为科学家们传来数千张收集的图像和数据,还完成了大部分的科学任务。

那么远超设计寿命的玉兔二号是如何在环境恶劣的月背超期服役的?这5年间它都完成了哪些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超期打工的玉兔二号

如今在月球上共有8辆月球车,苏联2辆,美国3辆,中国2辆以及新加入的印度月球车,但是在所有的月球车中,还在工作的也就是玉兔二号和新加入的印度月球车。

不过印度月球车寿命极短,由于月球昼夜温差高达330度,内部电子元件无法承受极端环境的它只能工作14个地球日。

而玉兔二号自2019年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以来,便在严寒和炎热交替的环境中,在公认月球最古老最深的撞击盆地里工作了5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知道玉兔二号起初的设计寿命只有3个月,而它之所以能超期打工这么久的原因,跟其本身性能,操作模式、元器部件有很大关系。

玉兔二号是135公斤重的六轮高性能越野机器人,每个转弯轮上都有4个转向马达,可以爬上20°的斜坡,跨过高20厘米的障碍物。

由于玉兔二号还携带了全景相机,可见和近红外图像光谱仪,探月雷达等,因此它可以利用自己的导航相机,获得前方位置后,将相关信息传至地面人员,航天中心工作人员通过对地形进行恢复和分析,再辅助玉兔二号选择前进路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所以这样操作也是为了能够尽量减小不必要的损耗。虽然玉兔二号的主要行动要靠地面控制中心上传命令,但它也是可以在相对平坦的地面上,利用激光探测或者避险 摄像头,自主规划路线前进。

而在航天器上使用的元器件上,我国一向都是优中选优,所以组成玉兔二号的电子设备元件本身就具备较长的寿命和较高的标准。

并且为了让玉兔二号,更好地适应月球160摄氏度到零下180度的恶劣环境,工作人员还设置了午休和夜晚休眠的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加上考虑到月球没有像地球大气一样的保护层,宇宙射线会直接袭击其表面,因此航天科学家在设计玉兔二号之时,就为了增加了抗辐射的性能。

这样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延长玉兔二号的使用寿命,也保证了采集数据的精准性,以上都是玉兔二号能够超期服役的因素。

如今玉兔二号经过130个月昼的考验,也完全证明了我国航天技术水平和环节流程设置的合理性。

而玉兔二号在五年的打工时间里,也不负众望,它不仅拍摄了千余张清晰的月球背面地形地貌图像,为科学家研究月背提供丰富的数据资料,还拍摄了不同时期月背被撞击坑地貌,为进一步认识月球历史,演变形态提供更多线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 玉兔二号虽然没有配备特定的识别月球土壤参数的仪器,但是据说当玉兔二号行驶时,车轮滑动下沉,横向轨迹都会受到月壤物质性质的影响。

那么航天中心的科研人员就可以通过计算车轮痕迹,通过滑移率估算模型及其他手段,初步判断出月背土壤物理性质。

比如说科研人员发现玉兔二号月背着陆点的表土就要比阿波罗任务的正面月壤还要坚硬,着陆点的表土物理性征类似于地球的干砂。

除此之外,玉兔二号还完成的一些主要的科学研究,对月背流动区域的地形和地下40米深度的地质分层结构做了分析,这些都为嫦娥系列的登月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知道中国航天在登月工程上,不少人都认为我们是在追随美国的脚步,毕竟漂亮国作为航天大佬,它的月球俱乐部曾经被全世界投以无比艳羡的目光。

但是当我们的嫦娥六号真正登上月背,在月背上插上五星红旗的那一刻,才发现原来追赶了50年,前面根本没人。

半世纪的摸索

想当初我们还只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学徒,如今却在太空这条赛道上一路狂奔,西方国家只能望其项背。

我们是真正实现了从无到有,从追赶到领先的飞跃,玉兔二号实现了月背着陆,提供信息数据资料,嫦娥六号开启人类首次月背采样任务,中国航天的每一步都在稳扎稳打,切切实实实现了自主创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蒙头追赶50年,发现前面根本没人,这句话饱含了太多的情愫,有委屈,有艰辛,亦有一骑绝尘无来者的畅快。

曾经的我们历经美国重重围追堵截,受技术封锁60年,然而越是封锁我们,我们越要实现突破。中国航天人没有被巨大的差距吓倒,没有被艰苦的条件磨灭意志,历经几代人的努力拼搏,我们如今的进步已然让美国惊讶不已,更令他们压力倍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说我们国家已经计划要在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目前一切都在有条不紊进行当中,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梦舟载人飞船、揽月着陆器、宇航员的登月服等主要飞月产品都已经完成方案设计工作,且各种初步试验正在开展当中。

就连现有宇航员 和未来第四批宇航员也在集中训练阶段,与空间站任务不同的是,登月工程中,航天员需要熟练掌握飞船和着陆器正常和应急情况的操作,进出舱体,适应月球重力负重行走,驾驶月球车等技能。

虽然整体来说载人登月是一项具有难度和挑战性的任务,相信祖国航天人员一定能顺利完成任务目标。

最后

不忘来时路,我航天工程发展的每一步,都是全体国人的共同记忆,未来必定能勇赴星辰大海,期待中国航天为世人带来更多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