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雁先锋”系列报道

时代呼唤担当,使命催人奋进。近年来,在广州花都大地上,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无论是在乡村振兴主阵地,还是在基层治理最前沿,广大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扎根基层、倾情付出,为初心扬帆、为使命拼搏,为花都区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基层力量!

为深入挖掘、生动展现“头雁先锋”的鲜活事迹,进一步营造服务基层、争创一流的良好社会氛围,花都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头雁先锋”系列报道》,该报道分“乡村振兴看头雁”“基层治理看头雁”两个篇章,下面请看:

“头雁先锋”系列报道⑬

李月洪:温情化雨,

文明“拆”出百姓甜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头雁先锋”系列报道⑬丨李月洪:温情化雨,文明“拆”出百姓甜日子

“没有租房过渡,直接搬进安置区,小区配套又好,间屋又大又光猛,好舒服。”搬进安置区后,花都区花山镇小布村村民江德炼感到特别舒心。他说,这要感谢党和政府,尤其村党委书记李月洪处处为村民着想,为百姓分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朝晖 摄)

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涉及到小布村19个村民小组、约1000栋房屋、100间企业厂房,征拆面积约1400亩。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村党委书记李月洪带领村“两委”干部迎难而上,在征地拆迁这一重大民生工程中,展现出了别样的温情和智慧。面对这一挑战,李月洪深知,单纯的行政命令和强制执行,不仅难以得到村民的理解和配合,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要将村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实实在在为村民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纠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郭利群 摄 )

“李书记,不是我不愿意搬迁,我家里有个智力残疾的儿子,人家不愿意租房给我。”原来,当地有个习俗,房子一般不出租给家中有行动不便的老人,或重病、重残等特殊家庭居住,导致不少村民因租不到临时过渡房,不愿意签约。李月洪召集“两委”班子讨论研究,将情况向上级反映,并提出将辖区内启动区5栋共295套安置房优先安排给有需要的村民,最终在短时间内完成相关村民的安置,这样从旧房直接搬进新房的暖心服务,解决了村民迫在眉睫的问题,也使征拆工作顺利推进了一大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李朝晖 摄 )

解决因拆迁补偿导致的家庭矛盾,不仅需要做到合法,还要合情合理,李月洪凭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用细心、耐心和温心化解了不少村民家庭的权益问题。当征拆工作紧锣密鼓开展的时候,有一天,一名村民哭着来到李月洪的办公室,声称其母亲重病需要一大笔治疗费,但因姑妈要求分拆迁补偿而产生家庭矛盾,导致迟迟没有签订拆迁协议,收不了征拆补偿,希望书记能够帮忙解决。原本好好的一个大家庭,因为拆迁补偿的分配和赡养老人的问题而产生矛盾。李月洪多次上门调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村民一家达成一致意见解决问题,和好如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郭利群 摄)

群众利益无小事。李月洪表示:“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乡亲们交出一份满意的'征拆答卷',让群众真切地感受到地方高质量发展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如今小布村征拆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一个个安置区也相继建成,李月洪又在谋划如何带领这些新“市民”走向幸福的新生活。

来源:花都区融媒体中心

图文:李朝晖 蔡剑豪

通讯员:郭利群

编辑:杨烁

复核:谢惠瑜 吴敏娜

校对:贾愚 彭天阳

审核:邓必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