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生态环境部举行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裴晓菲主持发布会。以下是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最新情况通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闻发布会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态环境部宣教司司长、新闻发言人裴晓菲

一、第三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面完成督察进驻阶段工作

第三轮第二批7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于近日全面完成督察进驻阶段工作。进驻期间,各督察组把推动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作为工作重点,查实一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核实一批不作为、慢作为,不担当、不碰硬,甚至敷衍应对、弄虚作假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曝光28个典型案例。

截至6月9日,各督察组共收到群众来电、来信举报38773件,受理有效举报32781件,经梳理合并重复举报,累计向相关省(市)转办24314件。相关省(市)已办结或阶段办结14692件,占比约60%。其中,立案处罚2258家,立案侦查77件;约谈党政领导干部877人,问责党政领导干部208人。对已经转办、待查处整改的群众举报问题,各督察组均已安排人员继续紧盯,确保问题查处到位、整改到位、公开到位。

二、生态环境部审议并原则通过四项促进新质生产力政策文件

生态环境部近日召开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加快推动排放标准制修订工作方案(2024—2027)》《规范废弃设备及消费品回收利用处理环境监管工作方案》《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暂行规定》《生态环境部贯彻落实〈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实施方案》等生态环境领域促进新质生产力“1+N”政策体系相关文件,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引领、倒逼作用,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三、《沿海城市海洋垃圾清理行动方案》印发

生态环境部近日联合有关部委印发《沿海城市海洋垃圾清理行动方案》,将在全国沿海地市城镇建成区毗邻的65个海湾开展为期三年的拉网式海洋垃圾清理行动。

《方案》提出了建立健全海洋垃圾常态化治理体系、严控陆源垃圾入海、强化海上垃圾防治、及时清理岸滩和海漂垃圾、规范处置上岸垃圾、加强海洋垃圾调查与监管等6项重点任务,引导沿海地方形成陆海统筹治理海洋垃圾的闭环管理。并明确了到2025年“65个海湾内岸滩垃圾得到及时有效清理,海面漂浮垃圾密度明显下降”,到2027年“65个海湾内海洋垃圾密度大幅下降,常态化达到清洁水平”等目标。

四、生态环境部召开美丽中国建设成效考核指标体系研究座谈会

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美丽中国建设及成效考核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做好相关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近日,生态环境部召开美丽中国建设成效考核指标体系研究座谈会,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凝聚共识、形成合力,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到位。

会议要求,要紧扣美丽中国建设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全面覆盖美丽中国建设“六项重大任务”和“一个重大要求”的战略部署。要统筹各方面重点任务,突出全领域、全方位、全地域、全社会推进,构建多部门协同治理、协调推进的大环保格局。要把握好系统性与突出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完整性与简明适用和可监测可操作、长期稳定性与阶段灵活性、完成目标与推动创新、定量与定性等五个方面的关系。要以成效考核为统领,以指标体系为基础,以监测评价和进程评估为支撑,构建导向鲜明、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体系。要发挥好考核的导向和引领作用,提升考核工作精准性,确保考核体系设置契合实际,有较强可操作性,考核结果与人民群众切身感受相一致。

五、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绿色发展论坛将于下月举办

7月8—9日,生态环境部将会同上海合作组织睦邻友好合作委员会、山东省人民政府、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在山东青岛举办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绿色发展论坛,论坛主题为“携手绿色发展,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设主论坛和上合组织2024生态年、技术创新赋能绿色高质量发展、气候行动助力绿色低碳转型三个平行分论坛。

本次论坛将是今年7月我国接任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后在生态环境领域的首场主场活动,欢迎媒体朋友们届时关注报道。

来源 | 生态环境部

近期文章推荐

中国环境记协

微信号:zghjj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