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毛主席自小生活在湘南韶山冲的农家里,他的经历也让他对百姓的疾苦与荣辱感感同身受。即便后来到了北京工作,毛主席也依旧惦记着在老家的乡亲父老们。

毛主席在临终前,深深挂念着一个人,他还将女儿李敏、李讷叫到床前,让她们今后代自己看望这个人。

他是谁呢?他和毛主席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他为什么会是毛主席临终前最记挂的人?

他是第一批见到毛主席的人

这个人叫毛泽连

毛泽连是与毛主席共曾祖父的堂弟,也是毛泽建的亲弟弟。全国解放后,他曾多次抵达北京,五次见到毛主席,他和他的家人,都曾和毛主席有过密切往来。

1949年8月湖南和平解放后,人民解放军南下,第四野战军的一支队伍途经湘潭,顺便帮着主席打听了下老家亲属们的下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野的兄弟们找到刘亚雄,他的祖父刘霖生是毛主席的老表,和毛主席家之间有着密切往来,根据刘亚雄提供的情况,四野的兄弟们找到了毛泽连和毛泽覃的岳母。

由于山区消息闭塞,所以毛泽连在这之前也并不知道毛主席的下落,还是听了四野兄弟的说明后,毛泽连才得知毛主席还健在。

“我是他的堂兄弟,我们的祖父是同一个。 ”毛主席连说。

“你有多长时间没有见到主席了?”

“记不清了,怎么也有二十多年了吧。”

”你现在有主席的下落吗?你知道他在哪里嘛?”

“不知道,我不知道我三哥在哪里。”

“毛主席现在在北京,你想去见见吗?”

“当然想见一见,只是我……”

毛泽连一脸无奈低着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负责跟毛泽连沟通的四野领导显然看穿了毛泽连的内心。他语气温和地说:“没有钱不不要紧的呀,就看你现在家里面有没有要紧事处理。”

“没有大的事情,就是田里的禾要装扮,家里面还有老母亲要照顾。”

安顿好农活和家事后,毛泽连就踏上了前往北京的旅途,为此,毛泽连也成了第一批见到毛主席的人。

他和毛主席时隔多年后的再次见面

1949年10月,刚举行完开国大典的毛主席得到消息,说他的三哥已经从老家来了,现在人就在中南海静候着。

毛主席和毛泽连初次见面的地点是在中南海丰泽园平房前的一块大草坪上。

一位身材魁梧,穿着一身黄呢子制服的中年男子朝着毛泽连走来,看着那日思夜想的面孔,毛泽连泪眼朦胧。

“主席三哥!”毛泽连亲切呼唤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迈着大步走上前来,同他们一一握手,毛泽连对着毛主席说:“这是表弟李轲,他的父亲是李新明,这次来一是想来看看您,二是想要在这里治病。”

随后,毛泽连又把这一路上遇到的一切仔细说给毛主席听,并说:“我们一路上到处都能看到人民游行,他们还抬着您的像呢!”

毛主席听后故作惊讶:“噢?是这样的吗?他们怎么不抬蒋介石的像,抬我的像干什么?”

毛主席的幽默话语让在场人全部哈哈大笑起来。

1949年对于蒋介石来说,是黑暗的一年,他遭遇众叛亲离的打击和他大势已去的政权。就在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时,蒋介石只能暗自落寞待在位于广州东山梅花村32号陈济堂公馆里。

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蒋介石自己,咎由自取便是如此吧。

人民举着毛主席的像,也说明了什么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蒋介石不能代表人民,人民也不信任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北京期间,毛主席得知毛泽连身患严重眼疾后,几次问到他的视力情况,毛泽连上有老小有下,妻子在老家也没有正式工作,这么一大家子都需要靠他养活啊,眼睛问题对他来说是个务必要解决的麻烦。

那天,毛泽连主动问毛主席:“三哥,北京城里面有没有郎中?”

“有的,我知道你的意思,你就在北京看一看吧。”毛主席提议。

后来在毛岸英的陪同下,毛泽连在北京协和医院做了眼睛手术,虽然视力没有得到全部的恢复,但看东西起码是比以前清楚很多了。

住院回来后,毛泽连又见了毛主席一面,跟着他一起来北京的李轲帮毛泽连说话:“主席,毛泽连家的生活实在是困难,再加上他眼睛不好,主席您能不能出面帮忙解决一下呢?”

毛主席看了他又看了看毛泽连,语重心长说:“现在国家还是很穷的,不能因为你们是我亲戚我就要帮助你们,要先顾着人民才是……”

听了毛主席的话,毛泽连和李柯双双低下头,他们知道的,他们理解毛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又过了几天后,毛泽连和李柯便告别毛主席回老家去了,临走前,毛主席喊住毛泽连:“九弟,你回去后,要是遇到不能解决的困难,就联系当地政府,你毕竟还是烈士家属,他们会帮你的。我知道你家困难,今后能我能接济一点是一点,但是你要清楚,你是我的亲戚,不能大小事都去找政府啊!”

(毛泽连的亲姐姐毛泽建在六七岁时被过继给了毛主席的父母做女儿,她是毛主席的继妹,1921年为参加革命离开了韶山, 8年后为革命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毛泽连回到老家后,一切按照毛主席说的做,在政府的帮助下,他年迈多病的母亲被送到医院救治,后来得知毛泽连母亲病情后,毛主席从自己的稿费里拿出200元,给毛泽连寄了过去。

可惜好景不长,毛泽连的母亲最终还是去世了,悲痛欲绝的毛泽连将这个消息告诉毛主席。

毛主席得知后,又从自己的稿费里拿出些钱寄给毛泽连,让他们把母亲的葬礼办的体面些。

由此可见,毛主席虽然对亲属是严厉的,但毛主席又是慈善的,他不让亲属向自己伸手,不让亲属依赖政府,并不意味着毛主席不关心他们,毛主席会用自己的方式接济他们,会拿出自己的稿费寄给他们,尤其像毛泽连这样的烈士家属,毛主席会给予更多的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的妻子记错同毛主席的见面次数

从1953年到1960年,毛泽连先后多次去北京,每次去,毛主席都会送给他呢子大衣、鞋子、帽子、相片等作为礼物。

每次住上一段时间后,毛主席总是对着毛泽连说:“在北京不宜久留,你是我的亲戚,应该带个好头……”

其实除了毛泽连多次见到毛主席之外,毛泽连的妻子张玉莲也曾几次见到过毛主席。

在后来的年月里,有人问你张玉莲:“你去过北京没有?见过毛主席没有?”

张玉莲回答:“我去过北京,只见过毛主席两次,一次是在1966年,一次是在1981年,不过那时候已经是毛主席去世的五年后了……”

听到妻子的回答,坐在张玉莲一旁的毛泽连反驳道:“你怎么只见过两次呢?1959年,主席三哥不是还接你吃过饭吗?你咋就给忘记了呢!”

听到毛泽连的话,张玉莲恍然大悟:“对对对!是有这么一回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9年初夏的一天下午,阔别家乡32年的毛主席再次回到湖南韶山。

在1959年之前,毛主席已经在北京见过几次毛泽连了,但是始终没有见过毛泽连的妻子张玉莲,随意这次回来,毛主席想邀请他们夫妻俩去松山宾馆做客。

26日下午,正要去游泳的毛主席听到远处的呼唤声:“三哥!我来了!”

毛主席笑嘻嘻地看着毛泽连一家朝着自己走来,除了他们两口子之外,毛泽连的四岁小儿子毛坚平也跟着来了。

“三哥,给您介绍,这是我爱人。”

毛主席笑呵呵地对张玉莲说:“噢,我们终于见面啦!”

说话期间,4岁大的小平平拽着毛主席的衣角喊着:“主席伯伯好!主席伯伯您看看我呀!”

毛主席笑呵呵地跟小平平打着招呼。

待毛主席游完泳后,毛泽连夫妇便跟着毛主席一同乘车来到松山一号主席的寓所。得知毛泽连家庭情况依旧不好后,毛主席语气沉重地说:“有困难,还是要慢慢去克服才行,你要一直记住,你的堂弟,你是我的亲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

毛主席话里的意思,他明白的。毛泽连在毛主席的影响下没有在困难面前趴下,始终凭借着自己的努力照顾着家人,他始终铭记毛主席的教诲,没有忘记他的身份。

毛泽连一直留在韶山老家过着清贫的生活,即使晚年已经双目失明,也仍在黄土地上工作;就算自己命运坎坷,但他从来没有向政府伸过手;他的家人已为革命事业奉献出宝贵生命,但他从来没有向党索要一分一毫,真正做到了毛主席嘱咐的那句“你要开个好头。”

这般有骨气的坚毅老人,自然也就成了毛主席临终前最记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