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雨季,姜田容易形成高湿环境。连续阴雨天过后,大姜的叶片容易遭受病菌的侵染。叶片一旦枯黄,会导致养分回流受阻,影响姜块的膨大与发育。大姜叶斑病种类多,小编将几种重点病害总结如下,供姜农朋友参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姜炭疽病

染病叶片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出现近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小斑,逐渐向叶内、叶下扩展为椭圆形至不规则形褐色大斑,严重时可使叶片干枯。潮湿时病斑上长出黑色略粗糙的小粒点。该病亦可危害茎和叶梢,在茎和叶梢上形成短条形病斑,亦长有黑色小粒点,严重时可使叶片下垂,但仍保持绿色。

炭疽病危害大姜叶片后,发病速度非常快,通常被称为“火烧病",原因就是遭受侵染的叶片会出现红褐色的干枯,整体看似火烧过一样。提醒姜农,一定要把这种病害作为叶斑病的重点病害来防治。

平时预防可以选择“溴菌·咪鲜胺”、“苯甲·嘧菌酯 ”等药剂,如果发病严重,可以选择“肟菌·咪鲜胺+春雷·溴菌腈”配方。

大姜叶枯病

叶片受害后,首先在病部产生黄褐色枯斑,然后逐渐向整个叶面扩展,严重时叶片变褐、枯萎。病部常产生许多黑色小粒点,即病菌子囊座。

防治药剂可选择“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等。

大姜斑点病

染病叶片首先出现黄白色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中间灰白色,边缘褐色,大小约2毫米-5毫米。潮湿时病斑上长出许多分散的黑色小粒点,即分生孢子器。干燥时病部开裂或穿孔,若许多病斑相连,可使叶片部分或全部干枯。

防治药剂可选择“噻呋·嘧菌酯”、“苯甲·丙环唑”等。

细菌性叶斑病

以上3种大姜经常发生的叶斑病属于真菌病害,而 细菌性叶斑病属于细菌性病害。细菌性叶斑病主要危害根茎以及姜块,导致烂姜,从而导致叶尖、叶缘和叶脉呈现鲜黄色至黄褐色,发病几率相比以上3种病害要小。

一旦发病,姜农可以使用“氯溴异氰尿酸”、“喹啉铜”等药剂进行防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编辑丨吴荣美

编审丨侯庆强

终审丨王兰坤

声明
本文系北方蔬菜报原创,
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