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甘肃庆阳宁县是人口大县、农业大县。“十三五”末,该县地区生产总值不足60亿元。

进入“十四五”,宁县一年一个台阶,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达84.47亿元。该县相关部门预测,2024年宁县地区生产总值预计突破百亿元,这意味着宁县将提前一年实现“十四五”目标。

宁县是新兴的能源资源大县,是国内目前预测煤炭储量第一大县,预测煤炭储量1027亿吨,探明可采储量145.06亿吨;石油预测储量4亿吨;天然气预测储量1636.04亿立方米,探明储量204亿立方米。

宁县位于庆阳南部,扼甘、陕、宁三省之要冲,显著的区位优势和便捷的交通,也让宁县成为三省结合部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窗口。

宁县辖18个乡镇,户籍人口54万。2023年末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县常住人口32.54万人,长期在外打工的近22万宁县人如果带着资金、技术、项目返乡创业,无疑又是一笔沉甸甸的财富。

举其所长,则事无不成。

“十四五”期间,宁县以盘资源、强工业破题跃升,以抓项目、扩投资蓄势聚能,以尚实干、促落实提档质效,禀赋优势转化为产业能级、经济发展优势的态势愈加清晰凸显。

6月20日起,央广网甘肃频道将推出《看得见的未来·宁县》系列报道,记录宁县奋发向未来的知行之路。

央广网兰州6月24日消息(记者李红军)连续四年高位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让甘肃宁县的乡村环境变美了。宁县村民们说,以前羡慕城里人的生活环境好,现在好像反过来了。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民群众健康,事关美丽中国建设。宁县县委书记段登云表示,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宁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挑战非常之大,这倒逼我们要持续加力度、升温度、拓深度,锚定“近悦远来、宜居宜业”目标,加快催生“畅、洁、绿、美”新景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俯瞰宁县县城(央广网发 曹康 摄)

截至目前,宁县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农村人居环境全域整治格局已经形成。从整洁有序到美丽宜居,从全面推进到整体提升,从探索建立机制到常态长效深化,如今,宁县变得多彩,也为陇东黄土塬“绣”出了更多的错落有致和色彩斑斓。

县委书记的时间表

“村庄环境卫生脏乱差,尤其是到了秋冬季,飘落的枯枝树叶、散落的柴草垃圾、庄前屋后的乱堆乱放比较多。”2021年,段登云就任宁县县委书记,如此的农村人居环境,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彼时,段登云研究部署开展“三拆一治一排”专项行动,全域纵深推进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宁县辖18个乡镇、257个行政村,总人口54.83万,其中乡村人口38.3万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面广、线长、量大,加之农户有庄前屋后堆放柴草、粪堆等杂物的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尚未养成,工作任务艰巨且繁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宁县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现场(央广网发 宁县委宣传部供图)

2021年11月,段登云在对部分乡镇“三拆一治一排”专项行动进行暗访督察后提出:“‘三拆一治一排’专项行动是实现近悦远来、环境赋能、发展回归经济的必然要求,首先要突出‘拆’和‘清’,其次要集中进行‘治’。”

2021年底,宁县印发《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县乡道和重点项目(点)沿线涉及村为示范村,其他村为整治村,示范村和整治村同步推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宁县召开“三拆一治一排”暨环境整治推进大会(央广网发 李建强 摄)

2023年12月,宁县印发《纵深推进“三拆一治一排”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到2024年底,全县60%的行政村规范达标、田园风光看到雏形,2025年底达到80%,2026年底达到100%。

段登云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要着眼长远,做好规划,一步一个脚印,一年接着一年干。”

为此,宁县县乡两级成立由党政“一把手”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高位谋划,统筹推进,形成主要领导总体抓、联乡领导包干抓、属地乡村具体抓、责任部门联动抓,全县齐动员、人人都参与的工作格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宁县开展“三拆一治一排”专项行动(央广网发 宁县委宣传部供图)

今年2月,十七届宁县委第十三次全体会议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精心、精细、精致抓好人居环境整治,在充分发动群众的基础上,分区域实施、标准化推进、一把手跟进,逐村逐户“拆、治、排”,因形就势改造风貌、提升内涵,避免出现“破窗效应”;继续推行“一路一树、一树一景,树下栽花、花下植绿”,加快推进用能制热,干群一心打造田园风光。

宁县农业农村局提供的数据显示,近年来,宁县累计拆违拆废31040处,治理乱搭乱建19187处,排险15689处,整修道路904公里,整治排水渠316.2公里,整治牌面3948个,安装太阳能路灯3769盏,腾退建设用地3989亩,栽树26900棵,种花373.634公里。

有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良好基础,目前,宁县已创建省级“和美乡村”1个,市级“和美乡村”3个,创建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10个、市级乡村建设示范村7个。

在乡情美景中留住乡村味道

盛夏时节,走进宁县太昌镇肖家村,湛蓝的天空下,一排排农家房屋鳞次栉比,水泥路面宽敞平坦,房前屋后干净整洁,道路两侧,一面面国旗色彩鲜艳,一幅幅文化墙绘寓教于乐、一畦畦花草树木青葱蓊郁……

肖家村不仅是甘肃省第一个农村党组织中共邠宁支部所在地,也是甘肃早期革命运动的播火者王孝锡的故乡。

近年来,肖家村依托红色资源优势,先后对邠宁支部旧址进行了维修,制作百年党史、少年强则国强、乡村振兴等内容浮雕墙19面和红色民俗文化等大型宣传长廊及手绘墙画27处900平方米,并以红色历史为底蕴,对316户农户房屋进行了风貌改造。与此同时,肖家村整理修缮老粮仓2座,收集旧磨盘40多个,打造1000余米特色乡间道路1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太昌镇肖家村一角(央广网发 太昌镇人民政府供图)

肖家村的嬗变折射出太昌镇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生动实践。

“依托红色资源,对王孝锡、任鼎昌烈士陵墓进行维修改造,拓宽王孝锡红色教育基地400米道路路基至12米,完成联合村红色美丽村庄试点项目前期各项工作,生动地展示了王孝锡等革命先烈的英勇革命事迹和浴血播火的光辉历程。”太昌镇人大主席王瑜说。

同时,太昌镇还按照“在乡情美景中留住乡村味道”的思路对镇域乡村特色元素进行挖掘打造,先拆后建,对现存老粮仓、磨盘、农耕具等元素统一规划,留住村民们割舍不断的乡愁记忆。

在联合村,依托王孝锡烈士红色教育基地及王孝锡故居布展工作,收集整理老旧马镫、马鞍、马灯、炕桌、戥子等生活器具和耧、耱、犁等老式农业作业器具,因地制宜布设太昌古镇原貌图,建成了太昌古镇线,进一步印证了太昌镇久远的人文历史。

在申明-小盘河山道墙面上,布设具有太昌乡土气息的小图案、小风景17处,建成乡土民俗线1条;国道244线和各村主干道上,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新建反映乡土文化的小游园、小凉亭、小柴屋等小景观320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太昌镇肖家村一角(央广网发 太昌镇人民政府供图)

“依托金农果业公司建设东风村现代农业示范村,发掘红色资源建设联合村红色旅游示范村,发展微小农业产业建设杨咀特色农产品生产示范村,大力发展粮食产业建设申明粮食种植示范村,发展苟家、肖家、青牛乡村文旅打造乡村旅游示范片带,推进现代企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刘堡工农互补示范村,维护生态安全打造小盘河乡村生态旅游示范村……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一村一品’总体要求,找准各村定位,让每个村都出彩。”王瑜说。

构建人人参与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没有休止符,久久为功,才能治理到位。构建人人参与的基层治理共同体,是确保工作常态长效的基础保障。

宁县瓦斜乡永吉村是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随着村庄环境的不断变好,一些群众慢慢地由不理解、看笑话,逐渐向支持、赞许、参与的方向转变,干净整洁的环境谁不喜欢?”永吉村党支部书记刘正儒说。

“我们着力构建全民参与、人人治理的基层治理共同体,将环境整治及卫生要求写进村规民约,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群众新的卫生习惯。实行美丽庭院、星级文明户评比制度,以红黑榜的方式进行线上线下通报,五星级文明户可优先列为群众代表,符合条件的可纳入后备村干部进行培养。让优秀的环境整治响应者直接参与村级事务管理,达到共建、共治、共享的目的。”瓦斜乡乡长黄泽湦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瓦斜乡农村人居环境焕然一新(央广网发 瓦斜乡人民政府供图)

黄泽湦介绍,瓦斜乡结合星级文明户管理,同时实行积分制兑现奖品制度,星级越高积分越高,当月在村级积分超市可兑换物品价格越高,以此激励群众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瓦斜乡原沟村村民门亚军说:“以前村里的事都是干部干、群众看……现在大家争着抢着当先进,积极性高得很!”

连日来,在春荣镇“三拆一治一排”现场,人力、机械齐上阵,将违建、危房、危窑、危墙逐个拆除,群众除了对拆除的建筑垃圾进行清理之外,大家还自发的清理自家门前杂草,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和瓦斜乡一样,春荣镇在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通过奖励先进、树立典型,充分发挥示范户带动作用,调动起群众支持和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以家庭“小美”汇聚乡村“大美”,形成了人人参与治理,人人共享治理成果的良好氛围,建立了干部群众齐抓共管的常态长效治理机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春荣镇干净平整的乡村道路(央广网发 春荣镇人民政府供图)

春荣镇党委书记石博介绍,春荣镇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重要的民心工程和检验干部作风的重要手段,制定“一年拆到位、两年治到位、三年管到位”的整治目标,强力推动、镇村联动、干群齐动,着力打造“两点三线”精品工程和“千家万户”示范工程,以精品打造辐射全域治理,以千家示范带动万户参与,集中开展以危旧废全拆、隐患险全排、脏乱差全治的“三拆一治一排”行动。

截至目前,春荣镇已完成“拆除”任务的90%,打造宁五、宁左、宁九三条精品线,春荣、铁王两个街区精品点,21条村庄样板路,1200户金银花庭院经济示范户。同时,按照“清彻底、码整齐、扫干净、可持续”的工作标准,共动用人力1.8万人次,调动机械2642台次,清理三堆2350处,镇村主干线已完成“三堆”清理任务的95%。

石博表示,下一步,春荣镇将把整治力量和重点向户内延伸,在把“面子”做足的同时,也把“里子”做实,真正实现山水田林路房屋、村庄一体化推进的田园风光。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