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金不昧,乐于助人”是古来美德,也一直被人们所提倡发扬。

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一些人因为做好事而受到伤害的事件也渐渐被报道了出来。

人们这才发现,有时做好事也是需要留下证据,否则反倒会让自己有理说不清,甚至蒙受不白之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2019年的河南郑州,就发生了这样一件“农民工大叔捡到准大学生录取通知书,反倒惹来失主质问”的故事。

究竟这起事件的经过是怎样发生的?又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如今做好事却连连反遭失主质疑的现象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理清这其中的原委吧。

丢失的录取通知书

2019年的8月,又是一年一度的大学报道日子,众多金榜题名的学子,在家人的陪伴下赶赴自己的新校园。

为了迈出独立的新生活的第一步,准大学生小姜在和家人经过一番商量后,她决定要独自前往自己的大学报道。

由于是第一次离开家人踏上远行的道路,所以家人对小姜再三叮嘱身份证、大学录取通知书和身上的钱等重要物件,一定要妥善保管好。

小姜也是满口答应,随意地表示自己才不是粗心大意的人,让爸妈放心。

临家门之前,她把自己的录取通知书和一些重要的证件,包括200元路费全部装在一个袋子里,提在手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姜觉得这样时时刻刻提在手里会比较安全,自己眼睛能时刻看到,如果装在包里或者行李里,万一被人偷了就遭了。

8月18号,小姜第一次独自坐火车。一路上从未见过的风景,令她感到十分新奇。

但兴奋过后随之而来的就是疲惫,在列车到达她的终点站郑州之前,小姜还是控制不住地沉沉睡去。

她手边的袋子里,随着小姜睡着,缓缓地滑掉在了她座位旁。

随着列车到站的提示音,小姜从梦里醒来。映入眼帘的是攒动的人头、汹涌的下车人潮,小姜心里一惊。

因担心自己来不及下车,她连忙起身背好背包,拿下架子上的行李箱。小姜感觉自己两只手都根本不够用,手忙脚乱地就和下车的人群一起往外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正值开学季,车站里人流量较之往常显得格外的多,站台边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了。

好不容易下了车,小姜走出车站,看着眼前全然陌生的城市郑州,她深吸一口气,知道自己未来四年即将在这里度过。

激动和忐忑的心情交织。想起自己的录取通知书里有去学校的路线。小姜就想着再看一眼。

这一翻可不得了。

小姜发现,自己一直拿在手上装有录取通知书的袋子,不见了。

她大脑嗡的一声,一下子就懵了。想起在家里的时候,父母千叮咛万嘱咐,让自己千万别把录取通知书丢了,不然没有办法去上大学。

可现在怎么办?这里是火车站啊,人流量这么大,自己的录取通知书又是在什么时候丢的呢?被谁拿走了呢?

抱着最后希望的小姜,将自己随身的背包和行李箱放下,不顾车站人来人往异样的眼光,将其翻了个底儿朝天。

但结局只会是令小姜失望的,她心里也很清楚,自己当时已经把录取通知书、准考证、高中毕业证书,包括200元应急用的零钱,全部一起放到了一个袋子里。

而为了方便拿取,她全部都放在手边,根本没有装进随身的行李箱里。

心急如焚的小姜,不由得流下眼泪。她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偷自己的录取通知书?这个东西又不值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甚至担心小偷发现袋子里的录取通知书不值钱之后,会把它随手地丢弃掉,那她就不要想找回自己的录取通知书了。

崩溃了一阵之后,小姜立刻拨打了报警电话。

警方介入,找到丢失线索

电话接通后,在询问了小姜丢东西的地点之后,报警电话又被转接给了河南郑州铁路公安处汤阴火车站派出所。

汤阴火车站派出所的民警们,先是在电话里安抚了小姜过于激动的心情,询问小姜是否能够独自来到派出所。如果不行的话,他们就安排民警去接她。

问清了派出所的方位之后,小姜自己一个人走了过来。

在派出所里,警方进一步详细地询问了小姜关于录取通知书丢失前后的经过以及她所乘坐的是哪一辆列车。

小姜将自己能回忆起来的事情和乘坐的列车班次一一告诉了民警,并给了一个大致丢失袋子的时间范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班的民警立刻联系了当地铁路局的工作人员,调取小姜的活动监控,查找相关的线索。

列车的工作人员,知道有一个小姑娘在这趟列车上丢了自己的录取通知书,也立刻进行了广播,希望如果有捡到的乘客,可以主动将东西送回来。

在等待查找的过程中,小姜一直非常焦急,她在座位上坐立难安时不时就要留下眼泪,看得出来她是真的很着急自己的录取通知书。

民警虽然觉得这个小姑娘有点粗心大意,但也不好在对方这么难过的时候教育她,只能递上一杯热水,进行安慰,并加紧帮她查找丢失的录通知书脚步。

经过多方查询,警方终于在列车工作人员所提供的监控录像中,看到了小姜的身影。

录像虽然比较模糊,但是可以看到小姜坐在靠窗的位置,在接近下车站点的时候她睡着了,手上的袋子也随之脱落,掉在了一边的空位上。

等到下车的时候,小姜背着包、拉着行李箱,飞快的融入了人群,而她掉在座位上的袋子还孤零零的放在那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民警将此处监控的时间轴往后拉,就看到,坐在小姜对面的大叔看到了小姜掉落的袋子后,对方半坐起身向四周望了望,似乎是没有看到袋子的主人。

过了没一会儿,这位大叔就拿起了小姜落在座位上的袋子,并在下一站离开了这节车厢。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民警虽然已经找到了小姜录取通知书的下落,但他们更担心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了。

根据监控录像最后拍到的男乘客下车的身影,民警们担心,这位乘客在下车后要是乘坐其他的交通方式离开车站,或是直接转车离开这座城市,想要再找到对方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万一他还不是这个座位的客人,只是看没人就坐下来休息的话,那想要找到小姜的录取通知书就无异于大海捞针。

小姜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顿时哭倒在地,她觉得自己拿回录取通知书是一件非常渺茫的事了。

她开始责怪自己,当初为什么没有听父母的话,把录取通知书收在行李箱里的最深处,都是自己太相信自己了,不知道父母知道这件事情之后会如何的责骂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对于警方询问自己是否对对面的乘客有印象,小姜只是连连摇头,她在火车上,兴奋地只顾着看窗外的风景了,又怎么会注意到对面的男乘客。

一段时间里,小姜完全深陷于悲伤、恐惧的情绪里,无法自拔,她一直在不停地小声啜泣。

民警见安慰一阵无果之后,也只能随小姜去了,他们要把精力集中在为这位粗心大意的姑娘找录取通知书上。

好在小姜的运气还算不错,警方将事件跟当地铁路局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后,工作人员通过对购买那趟班次的座位车票查询,成功锁定了坐在小姜对面的这位男乘客。

随后,铁路局的工作人员又通过拨打电话联系上了这名男乘客,向他询问了录取通知书的事情。

这位男乘客表示,自己的确捡到了小姜遗失的录取通知书,但由于他自己的站点并不在小姜那一站,又有事要办,不能在那一站耽搁。

所以只能暂时帮小姜保管,以防被其他不怀好意的人拿走。

本来这位男乘客,是要把录取通知书寄放在自己站点的服务台,让小姜去取。

但当他通过民警得知,这位准大学生小姜原本打算今天报到住校的,当即表示自己可以托一个朋友,让他的朋友帮忙把这个录取通知书,送到小姑娘的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消息被派出所的民警传达给了正在哭泣的小姜,她的情绪逐渐缓和了下来,并反复确定是不是真的有人会把自己的录取通知书送回来。

在得到再三确定后,小姜不断感谢民警们,满是泪水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抹笑容。

被误解的善意

这一等就等了好几个小时,一直到中午太阳高悬的时候,才有一个头戴红色安全帽的农民工,骑着小电驴风尘仆仆地赶来。

这位满头大汗的农民工大叔走近后,就急忙从自己破旧的工具袋里,掏出了被卷得整整齐齐的黑色塑料袋,将里面的东西一一拿出来.

这其中正是小姜的录取通知书、高中毕业证、准考证以及那200块钱零钱。

确认一样东西都不少之后,大叔就准备离开了。而令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小姜突然拦住了这位农民工大叔,随后便大声地质问对方:

“你为什么要拿走我的录取通知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句指责的话,无疑是将眼前的农民工大叔当成了贼。这位质朴的大叔,瞬间就有点愣了一下,然后尴尬地摸了摸头和小姜解释道:

“我没有偷你的录取通知书,这是我朋友捡到的,在外地办事,托我帮你送一下。”

但听到这里的小姜,却依旧不依不饶,表示对方如果没有偷自己的通知书,那为什么要送回来这么迟?

并马上表示,捡到后不把东西放在火车站附近的派出所,而是选择带走,实在是让人生疑!

说白了,小姜还是很怀疑火车上的拿走她录取通知书的男乘客,和眼前这位农民工大叔是一伙的。

她觉得,两人原本是想偷走她的录取通知书。就是看里面没有钱,警方又找到了自己,他们这才不得不把东西给她送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咄咄逼人的小姜,这位农民工大叔也很无奈,他只能和这个姑娘解释自己是有正当工作的,在工地干活,只有中午休息的时间才有空出来给她送东西。

另外,他的朋友之所以会把遗落的录取通知书从座位上带走是担心,万一有别人看到之后捡走扔掉,或者是当成废品卖掉,那就彻底找不到了。

并且还表示,自己的朋友因为要去下一站办事,所以本是打算送到下一站的派出所,结果就接到了警方的电话。

又通过警方了解到,丢失通知书的小姜并没有给自己准备太多的钱住宾馆,而是打算直接住到学校去的,还需要读书,这才联系到他,赶紧将录取通知书送了过来。

虽然大叔解释得有理有据,但小姜心里还是不信,脸上满是怨气。

见此情形,一旁的民警赶紧出面调解:

“监控显示得很清楚,是你自己将东西遗失在火车上的。别人帮你捡到了,没有义务帮你进行保管,更没有义务帮你送回来,人家肯好心给你送回来,是人家心地善良。你不要把自己丢失的怨气发泄到别人的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姜被民警教育了之后,明白是自己的反应过激了,于是她诚恳地和大叔道了歉。

并表示自己刚刚那么激动,是因为录取通知书对自己来说实在太重要。希望大叔可以原谅自己。

大叔自然没有和小姜这个初入社会的小姑娘计较。

趁着这个机会,警方也和眼前的大叔普及一下,捡到别人的东西应该怎么处理。也希望大叔能够转告给他那位捡了小姜东西的朋友知道。

依照我国法律,捡到失物是应该归还的,如果不归还会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如果捡到东西的时候,不知道丢失人在什么地方,要将东西送到附近的公共部门,并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千万不要带着捡到的东西四处乱跑。

如果东西十分贵重,弄坏了,人家是有权可以告自己侵占,让自己赔偿的。

在事情的最后,警方也高度赞扬了农民工大叔和其朋友,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

尾声

等这位农民工大叔走后,民警才开始教育起小姜。

体谅小姜是刚刚高中毕业,第一次踏入社会,所以民警也只是简单的提点了两句。

表示出门在外,对于贵重物品的保管,一定要放在一个自己放心的地方,而不是随手拿在手里,因为旅途上有很多意外情况,随手拿在手里就很容易会造成遗忘的情况。

其次他们也表示,这一次小姜能够将丢失的物品找回来,运气其实占了很大一部分。

不管在小姜的心里,那个拿走她东西的大叔究竟抱着什么样的想法,最终他还是让朋友把东西送回来了,那么她就必须要感谢他们的善意。而不是去质疑对方的意图。

知恩图报,不仅是一个大学生应有的美德,也是每一个公民的良心。

接受了警察的批评教育之后,小姜也再次感谢了警察帮她找回自己的录取通知书,并表示自己以后一定会小心保管自己的贵重物品,不让今天的事情再次重演。

其实遗失录取通知书,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每年到了大学的开学期,就会涌现出各式各样,各种花式遗失录取通知书的新闻。

有去帮助父母买菜,把通知书丢在菜市场的;还有骑共享单车的,把录取通知书、档案袋全部丢在了单车上。

每当遇到这样的情况,警方就要开展大范围的搜查和走访。

但是找到遗失的物品毕竟也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如果真的出现了录取通知书遗失又无法再找回的情况,该怎么办呢?

其实也不用太慌张,一般会有两种方式去可以进行很好的处理。

第一种,是先联系你考上的大学的高校招生办公室,学校的工作人员会根据特殊情况,做出相应的处理。

如果一旦查证到了,你确实已经被该所学校录取了,那么就可以通过自己的姓名、身份证、准考证的编码。

按照招生办的工作人员要求,准备好相应的学籍证明材料后,就可以不用拿录取通知书来进校就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你的大学在老家,那就更好办了,可以去当地的教育部门开具遗失证明。每个省份都有对应的教育部门,专门针对当地教育情况做出协调和处理的。

大学录取通知书遗失,可以到当地的教育部门招生办公室做相关报备,让工作人员开具一张录取通知书的遗失证明。

自己就可以凭借这个证明,同样也可以完成相应的大学报道。

我相信,车上的大叔捡到小姜的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并没有想要霸占里面的东西。

毕竟录取通知书和两百块钱,对于能够自力更生的大叔来说并不重要,他说朋友帮忙将东西送还给小姑娘。

相信他的朋友,也不会料到自己并没有得到一声的感谢,反而是一句句的质疑。

在这个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农民工大叔的尴尬和不知所措,这说明大叔根本没有想到过自己会被失主质疑。

很多网友看到这一幕的时候,都表示以后再想做好人好事,拾金不昧,一定要提前打开摄像头,录像录音,证据充足,动作简练,见到之后要立刻交给警察。

不然,拾金不昧很有可能会没干成好事,反而让自己脱不了身。

言语间的讽刺,简直要溢出屏幕,但是网友们的愤怒也并不是空穴来风。

举个例子,2021年浙江省湖州市一位先生,在路上捡到了一台平板电脑,他将捡到的信息发布到了自己的朋友圈和几个本地的生活群,希望能够找到失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快,失主女士就被找到了,平板成功还了回去。但是这位先生的糟心事也开始了。

因为这位失主女士开始打电话,发微信不断地质问这位先生,说她的平板出现了损坏。

摄像头,还有显示屏不灵的问题。一直想方设法地希望这个先生承认平板是自己弄坏的。

她甚至质疑这位先生是真还还是假还,是不是玩坏了之后才还给自己的,还表示自己原本准备了500元的感谢费,可500都不够修平板的。

这件事的问题关键,就在于一切都没有证据去证明,有理也说不清楚,捡到平板的这位先生只能硬吞了这口恶气。

虽然这类事件的发生,在绝大多数的拾金不昧的事件中是极少数。

但正是这些少数的行为,就像是万红丛中一点绿一样,十分显眼,让那些想要拾金不昧做好事的人,望而却步。

思考

前几年,“老人摔倒,反讹诈帮扶人”的事件不断发生,导致如今人们的心态,逐渐演变成了看到老人摔倒后,大家的第一反应是思考帮扶还是不扶。

同样,当拾金不昧遭人敲诈,那么下次再看到被遗失的东西,人们也不会再选择捡起归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做好事当好人,如果连自身的安危都没有办法保障。那么下次再会去做的人只会越来越少。

好在,虽然每个人的道德素质有高有低,但律法的标准是永远不变的。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希望在做好人好事的时候,要提前录像、拍照、留存证据,都是为了以防万一。

所以,不能因为做好事可能受到污蔑就违背本心不去做,要相信我们还有律法作为依靠。

就如同前文提到的,这位准大学生小姜遗失录取通知书,最终也在民警的调解下,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向大叔主动进行赔礼道歉。

那个捡到iPad的先生,也在警方的调解下收到了女失主写的道歉信,双方达成了谅解。

后在记者的采访中,这位捡到iPad的先生还是坚定的表示,这件事情不会影响自己的选择,如果接下来有机会的话,他还是会继续拾金不昧。

相信有重来一次的机会,那个被误解的农民工大叔,也还是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